第223章蝗災與慈善事業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洪武四年八月,皇宮御書房內,皇帝司馬遹坐在御案前,他此時沒有批閱奏摺,微眯著那雙睿智的雙眸,皺著眉頭思索著某個問題。

前幾朝廷接到青州刺史山簡急報,稱青州個別地區發了極為嚴重的蝗災,並且有向青州全境的蔓延的趨勢,為了預防萬一,刺史府緊急向朝廷求援。

接到青州急報之後,內閣不敢耽擱,他們一邊稟告給皇帝司馬遹,一邊趕緊組織人手準備支援青州。司馬遹接到消息後也不敢怠慢,蝗災在古代絕對是王朝統治的最大傷害者。每次一發生蝗災,往往伴隨的都是民遍地,餓殍橫野。

在吩咐完內閣之後,司馬遹依舊沒有放下心來,他一邊翻檢著青州送來的急報,一邊思索解決問題的方案。青州刺史府在急報中稱,進入洪武四年以來,青州幾個郡府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旱災,到了八月份幾個縣更是遭遇了百年難見的蝗災,那裡的百姓今秋肯定是要顆粒無收,許多人大都逃荒到了青州郡治所。

在古代,由於‘蝗’通音‘皇’再加上天人應學說的深入人心,使得歷代朝廷在治理蝗災方面都沒有形成一個有效的策略。要知道在華夏幾千年的歷史上,蝗災是非常常見且危害極大的自然災害。

據後世統計,秦漢時期華夏蝗災平均8。8年一次,兩宋為3。5年,元代為1。6年。明、清兩代均為2。8年,受災範圍、受災程度堪稱世界之最。

司馬遹一邊翻看著青州刺史府遞送過來的邸報,一邊腦海中在搜索著,前世他在網上也曾看到不少有關蝗災治理的法子,準備整理一下給內閣執行。

蝗災不好治理,就是在現代,也是要經過好長時間的農業治理和對當地的水土改造,使得當地的氣候發生改變,才讓蝗蟲在此無法生存,從本上斷絕蝗蟲成災。除此以外。就是養些家禽之類的撲食蝗蟲。還有就是‮物藥‬噴灑,再者就是不要破壞蝗蟲的天敵,就是飛禽什麼的不能隨意撲殺。

司馬遹把當初在網上看到的關於防治蝗蟲之法,在心裡細細的梳理一遍。用筆記錄下來。可是這裡沒有現代的高科技農藥。怎麼辦?忽然腦中靈光一閃,記得前世逛論壇時,遇到的幾個高人閒談時。好像扯到古時候有人用草藥熬成汁,對蝗蟲進行噴灑,可抑制蝗蟲到處亂飛。

那個時候他還嘆古人的智慧真是博大深,當時圖個有趣就記住了幾種草藥名稱,當蝗蟲遇到這種‮物藥‬後會落地,被撲捉後還可食用,對人體不會有大的危害。

他準備一會兒找鄭隱大師問問,鄭隱不但是靈寶教的神領袖,同時也是一位醫術非常高超的大夫,他對中草藥有很深的研究,如今大晉各地眾多草藥廠生產的成藥製品很多都是他的研究成果。

眼看天一晚,司馬遹丟下手中的工作回到了後宮,賢妃綠珠一邊哄著女兒入睡,一邊輕輕問道:“陛下,臣妾聽說青州發生蝗災了?”

“嗯,是啊,這賊老天真心不讓天下百姓好過,百姓們好不容易享受幾天安穩子,這下又要受苦了。”司馬遹慨道。

“那陛下你看臣妾有什麼忙可幫的上嗎?”綠珠看著滿臉疲憊的司馬遹有些心疼的問道。

“嗯?你…”司馬遹本想說你一個後宮的貴妃能幫上什麼忙,但轉念一想他突然領悟這不是一次讓貴族投身慈善事業的好機會嗎?一直以來司馬遹都想將華夏古代那種人文關懷給免費起來。

在華夏古代,華夏人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很多時候一些鄉紳願意為了好名聲從事一些慈善事業,比如修路鋪橋,捐建學堂等等,甚至在天災的時候還有人願意拿出糧食賑濟災民。但是這樣行為卻因為害怕承擔‘邀買人心’之罪而不敢大肆宣揚推廣,因為當一個人或者家族的名聲因為這樣的方式而蜚聲內外的時候,也就意味著將引起當權者的猜忌。

“愛妃還真別說,朕還真有事情需要你幫忙。”司馬遹一邊在大腦中快速思考著問題,嘴上一邊回答著綠珠的問話。

“哦?陛下請吩咐,臣妾願助陛下一臂之力。”綠珠本是關心之語,她沒想到司馬遹真有事情要他做。

“也沒啥大事,朕希望明天你聯合後宮的妃子一起,組織一場慈善宴會,這個宴會主要是宴請京師達官貴人的夫人和小姐們。”

“陛下何為慈善宴會?”

“呵呵,慈善宴會說白了就是一場募捐活動,在活動中找一些有價值紀念意義的東西賣給大家,以此來籌集一些錢款。眼下青州正遭受蝗災,要想青州百姓安然渡過蝗災除了朝廷大力賑災外,這民間力量也得發動起來。俗話說‘多難興邦’,通過一場捐贈活動可以大大凝聚朝廷上下的人心。”

“原來如此,臣妾明白了,請陛下放心,明臣妾就去找皇后商議此事。”聽完司馬遹的解釋,綠珠眼前一亮,像她這樣的後宮女人,整整夜的待在皇宮中,時間一長也會無聊的,如果真像司馬遹說得那樣,通過這次將慈善事業當成後宮一項長期的事業來做,未嘗不是一件排憂解悶的好想法。

第二朝會上,朝廷上下都因為青州發生蝗災而變得氣氛緊張起來,群臣因為認識有限對治理蝗災方面本提不出有效建議,對此司馬遹深表不滿。儘管他心底早就有了腹稿,但有時候還是需要鍛鍊一下朝臣,否則他們養成了習慣之後,一遇到問題總會拋給皇帝而不是自己想辦法解決。

“諸位愛卿可有治理蝗災的方法?”司馬遹皺著眉頭看著沉默不語的大臣們,有些不滿的說道:“各位朝廷養你們可不是讓你們吃白飯的啊!大家也都想了幾天,難道還拿不出可行的法子治理蝗災嗎?若任由青州蝗災蔓延下去,當地受災百姓可怎麼過活。說話呀!今兒怎麼都變得啞巴了,平時為一些小事,你們不是總能爭執嗎?”一杆大臣趕忙跪地“皇上英明,臣等惶恐。”就在這時,只見朝堂外的侍衛大聲稟告道:“皇上,鄭隱大師求見。”司馬遹一聽,主演來了,臉也變得好了起來,底下的大臣們,用手擦擦額頭剛才冒出的冷汗,心道“真不愧是大天師啊,解救大家於水深火熱之中。”司馬遹看都沒看下邊鬆口氣的臣子們,道:“快讓天師進來見朕。”侍衛聽了皇上吩咐,趕忙下去傳話。

鄭隱大師被侍衛領著進入了宮門,看到裡面的建築宏偉霸氣,步過廣場,一層層臺階直通太極殿!臺階兩側五步一崗,那些侍衛直的矗立著,神情相當的嚴肅,侍衛領著天師鄭隱到了殿前向內通報,鄭隱抬頭看了看匾額“太極殿”三個燙金大字是龍飛鳳舞,霸氣凜然,大晉的國運終於被當今天子給逆天改命了。

只聽到裡邊太監傳道:“傳天師鄭隱覲見。”天師鄭隱整理了下衣容,看到殿門打開,他抬頭,氣度灑然的進入內殿。

殿門打開的一瞬間,殿內的眾人直覺得來人,是身披霞光而來,他的整個身體被霞光籠罩著,一襲白衣飄然出塵,嬰兒般稚的容顏,灑脫飄然的氣質,睿智靈動的眼神,一切都是那麼神聖而不可侵犯,只見他起衣服下襬,跪下道;“世外之臣鄭隱見過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司馬遹也一時被鄭隱的氣勢所引,聽到來人的稟告聲,一時還沒回過神,只聽身旁的貼身內侍小鄧子小聲道:“皇上,皇上。”才醒過神,收斂神情道:“平身。”鄭隱緩緩抬起頭來,起身站於大殿之中,氣質灑然,無一點恐慌和緊張之

鄭隱抬頭看了看龍椅上的王者,當年的翩翩少年已經長成一個英武拔的青年帝王,五官似雕刻而成,眼睛深邃,透著銳利的光芒,劍眉入鬢,蓄著短短的美須,氣質凜然天成而不容侵犯。

司馬遹穩穩心神,按照預先的方案開口問道:“天師,朕聽說你有治理蝗災的可行之法?”

“回皇上,草民的確是有治理蝗災之法。”鄭隱大師聲稱有法子可治理蝗災,大臣們並沒有懷疑,因為隨著靈寶教的發展壯大,在民間鄭隱大師差不多就是‘活神仙’的代名詞。就是站在朝堂上的大臣又有哪個沒有聽說過大師神奇的醫術,在他們看來大師提出的辦法一定是好辦法。

“啟奏陛下,百姓遭了蝗災,若朝廷得不到有效的處理,蝗災必將氾濫,致使我大晉百姓離失所,飢不裹腹,嚴重的可致民心動盪,國不安寧。”司馬遹點點頭道:“大師說得沒錯,對於蝗災朝廷決不能放任不管,而是要加強管理,儘量減少災害帶來的傷害,天師將你的防治之法呈上來吧!”鄭隱站起身,理了理衣襬,拿出昨晚自己據皇上提示而整理出來的蝗災防治之法,雙手呈上,只見小鄧子接過之後呈給了司馬遹。

司馬遹假裝看得及認真,還時不時的點點頭以示贊同,看完後司馬遹將紙張又遞給了下面的大臣們。然而,其他大臣可沒有司馬遹那麼淡定了,尤其是一些世家大臣們紛紛提出自己的疑問。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