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對於司馬遹來說,借蝗災之際大力宣揚慈善之舉,既是經濟需要,也是政治需要。
募捐可減少朝廷在抗災方面的經濟損失,而所謂政治需要,主要是指司馬遹可藉助抵禦蝗災之際,募集善款來凝聚人心。
天下庶民敬服司馬遹,是貪朝廷推出的均田制之利;世家豪族奉司馬遹為主,是懼司馬遹之兵威。無論底層庶民,還是豪族世家,在過去短短的幾年內恐怕還無法讓他們完全心服口服。
一旦將來司馬遹出現危機,難保不會有人另起心思,或棄司馬遹遠走,或舉旗叛變,這樣的事情在歷史上發生的太多了。
自古以來,如成事,必須在收攬民心上有所作為,如昔
高祖入咸陽而約法三章。
今青州蝗災,卻恰巧給予司馬遹繼續收攏人心的完美契機。
況且,蝗災是人類公敵。除蝗治蝗時,大晉治下之民,必將眾志成城,萬眾一心,身為皇帝的司馬遹如果能親自倡導此事,將有助他快速積攢聲望,收取民心,真正穩固他的統治基。
在接見了天師之後,司馬遹正式向天下百姓頒佈《除蝗令》,內容有四:其一,蝗災期間,不準捕殺蛙類,不準殺飛鳥。敢捕一蛙,鞭十;敢
一鳥,杖十。
其二,緊急徵募巢湖所有雞鴨。並向集中錢財,自廬江、江南,大量購置雞鴨。放牧于田地。
其三,凡未耕新地,皆種菽豆;已種之地,若能改種菽豆,盡皆毀田,改種菽豆。
其四,裡、甲聚集保丁,耕種菽豆之餘,組織人員,獵殺蝗蟲。
蛙類、飛鳥、雞鴨。皆是蝗蟲天敵。後世證明,它們除蝗效果斐然。蝗蟲食麥梁稻穀,不食菽豆,種植菽豆。則無虞蝗災侵襲。
《除蝗令》傳至青州的時候。恐怖蝗群正在肆青州部分郡縣。
蝗群來時。漫天飛舞,猶如烏雲遮住太陽,生生將晴天變成陰天。那是一億隻蝗蟲。還是百億隻蝗蟲?蝗群遮天蔽,蔓延數郡,普通百姓見此都忍不住嘴
有點發幹,對蝗災充滿絕望。
蝗蟲數量太多,太多!
殺一萬也好,殺一百萬也好,本無濟於事。
望見猶如遮天城牆壓來的蝗群,無數民陷入絕望,失去抗爭之心:“如此恐怖蝗群,怎能殺盡?算了,咱們繼續逃難去吧!”好在司馬遹來自後世,在接到青州急報之後,迅速採取了有力措施。
青州刺史山簡強忍住內心絕望,率領五千府兵、民兵,親臨戰陣,指導各郡各縣,掩埋蝗蟲,焚燒蝗蟲,預防明年再起蝗災。縱然今年無法抗拒蝗災,也務必保證不使明年再生蝗災。
為鼓勵起青州民眾抗災之心,山簡舉著朝廷聖旨高呼:“陛下有旨,遣天師鄭隱前來助我等滅蝗,並以募得鉅款不將抵達青州!”為了儘快解決蝗災,鄭隱天師一行都是騎馬乘車連夜而行,也多虧朝廷這些年來大力修葺各地道路,才讓大師免受旅途勞頓之苦,可就算這樣也讓鄭隱吃了不少苦頭,不過當天師看到災區百姓的慘狀的時候,也顧不得舟馬勞頓之苦,讓手下不斷地加快行進速度。
越是接近災區地界,眼睛所看到的地方滿目荒涼,災民已經在地方官員的帶領下,逐步實施著朝廷下發的治理蝗災之法了,看著他們把家裡僅有的雞鴨全部放養開來撲食蝗蟲,鄭隱一行幾人都點了點頭,只要大家都行動起來,蝗災很快會被控制住,直至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