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什麼大禍將至?”沒有人回答他了,只有山風毫不知情地拂著智明的臉,嗚嗚作答。他留在原地發了一陣呆,百思不得其解,算命籤無辜地躺在地上,隨鑽進來的風歡快地翻動了幾下,智明走過去撿了起來。它,竟然是一張禍?
他看看茅棚,木頭所建,頂上蓋著厚厚的茅草,裡間只比一人高一點點,室內簡陋樸素,用大樹的木樁做成桌子,角落鋪了一張席子,正面木頭牆上掛著張太極八卦圖,其他空無一物,好像不是人常住的地方。
智明盯著八卦圖看,覺得跟他平時看到的不太一樣,再仔細分辨,原來它不是八卦圖,只有太極四象圖,“太陽”
“太陰”像兩條黑白魚相互依偎在一起的陰陽圖符,並無“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卦分立八方。
又端看許久,“太陰”旋進“太陽”
“太陽”散入“太陰”黑白“太陰”
“太陽”竟旋轉起來,眼睛亂了,頭開始發暈。智明走上前去,用手摸摸,才發現“太陽”白魚圖中的“少陰”其實是空的,印出裡面木頭的顏,他掀開那圖,裡面的木頭居然是黑
的,並不是天然的黑
,似有人修整過,刷成一個黑圓型,他用手東摸摸西敲敲,“少陰”正對的那層木頭很硬,敲起來指骨頭痛,智明用指甲去摳,沒有劃痕。
正摸索用力間,突然整面刷成黑的木頭牆“嘎嘎”作響。智明嚇得後退一步,木頭牆向裡面一縮,向左邊滑過去,
出了一面類似窗戶的圓木
口,向裡面張望,有些黑暗,看不分明,又隱隱
覺有風貫出來,還有泥土的氣息,裡面是個山
?從貫進來滿滿的山風來判斷,還是個極寬闊的山
。
智明來了神,伸手個圓木
口又摸索了一陣,
覺觸手處有刻畫的痕跡,用手去仔細
受,嗯,一道橫線,接著是兩道並列的短橫,下面又是兩道並列的短橫,“一橫、兩短橫、兩短橫”這是什麼符號?他的目光掃了一下還懸掛著的太儀四相圖,眼睛一亮,是了,這是八卦裡的“艮”卦,如果這個是“艮”卦,那麼它的左邊應該是“兩短橫、一長橫、兩短橫”的“坎”卦,它的右邊是三個“兩短橫”的“坤”卦。
智明按自己的思路先摸了左邊,果然是“坎”卦,又摸右邊,真的是“坤”卦,智明大喜,耐心地一個一個地摸下去,“兌、離、震四、巽”四卦都分別被他摸出來了。但是摸來摸去,摸不到“三條長橫”的“?x”卦。
智明沒有洩氣,他沿著圓木口又仔細耐心地摸了一遍,這副奇怪的太極四象圖,七卦隱在木頭牆裡,還有一卦不知所蹤,智明坐在地上扶著頭,用手指在木樁上一道一道畫八卦圖,八卦裡缺“?x”卦是什麼意思?
“乾天坤地”智明的腦子裡突然冒出一個詞,“乾”代表天,天,天在哪裡?天在頭頂上,智明“霍”地站起來,抬頭看屋頂,上面全是茅草,看不出有什麼不對,他的目光越過茅草屋頂,看向木門,木門的最上邊是一面銅鏡,銅鏡呈黑,看來年代久遠,已經不能照出東西了。智明走過去,把黑
銅鏡取下來,“三長橫”赫然在目,“乾”卦找到了!他伸手去摸,手指沿著三道長橫劃撥,在最中央的一道橫上觸到個突出的點,用力一摁,只聽“嘎嘎嘎——”響,對面整面木頭牆轉了過來,裡面居然是一個很寬的山
,看上去有五六米高,十餘米寬,空氣很好,山
頂還有月光透
下來。
智明滿心喜悅走進去,耳邊響起老道士說的:“快走,天機洩…大禍!”要不要走?有大禍將至!但如果什麼都不知道就走,不知道大禍是什麼?不知道明和在哪裡?還不如等大禍臨頭!好奇探究之心比恐懼害怕更勇敢更無畏。
智明決定留下來。他扶住剛才摸到的圓窗口,在空出來的“乾”卦好一陣摸索,果然有個觸點,一摁,把木頭牆又關了回去,這機關做得很細,居然有個小孔,從山
裡面可以看到茅屋裡的動靜。這山
和茅屋的主人真是個神人,做了這麼細緻的機關,如果不是像智明這種什麼都喜歡摸一摸、動一動的好奇寶寶,這種
彩絕對會錯過了,好戲總要在後頭!
關好了木頭牆和窗戶,智明打量石,正前方靠裡邊
出些新土,還有一些新的石頭堆在一起,這山
好像新近倒塌下來的,被掩埋了一半,否則還要更寬一些。
石的前半部分是安好的,土地是乾燥的,同樣有木樁做成的桌子,木樁上放了盞油燈,智明點亮了油燈,看見木樁上還有幾本經書,有一本還是翻開的,智明拿起來,還沒有用力,書頁就斷了一半,智明忙放下,輕輕翻開,黃
糙的書冊,是一本很老的線裝書,寫著古老的小篆,智明輕輕翻到第一頁,上面寫著《太上
應篇》,他又翻看其他幾本:《關聖帝君覺世寶訓》、《文昌帝君陰騭文》,都是道教的經典文章。最底下的一本是《玄天上帝金科玉律真經》,封面很新,他翻看了一下,裡面的書頁動輒就碎,有些頁面好像已經被撕下來。
讀研時,智明跟林一天教授研究過古篆文,覺得不完全像,介於小篆和金文之間,筆畫似圓似方,乍一看像圖,仔細一看又像舞動的字,讀起來很吃力,每一字每一詞似乎都能看懂,放在一起又似不懂,完全不知道所云。他盯著那些字體看,似曾相識,這些字形在哪裡見過呢?他突然一拍腦袋,從口袋裡掏出明和的算命符,藉著燈光仔細辨別,果然,算命符的字型筆畫跟古經書上的字十分相似,雖然算命符竭力寫出簡體字字形,但撇捺之間飄起來,筆筆向上挑的形狀如出一轍。
這是明和的筆跡!就算不是他的筆跡,也是他模仿寫出來的字。難道,這是明和修道的地方,可以守義道長和明能道士已經避禍逃走了,明和應該也不會再回來了吧?
正思量間,智明聽到動靜,山外的茅棚似乎有人在敲門,篤…篤篤,篤篤…篤…,側耳傾聽,居然跟小道士明通的敲法一樣,是明通又回來了嗎?他猶豫著要不要打開石
出去開門。
“怦——”茅屋的門就被撞開了,用極大的力量,隱隱帶著說不出的敵意,威壓和恐懼像兩團雲霧罩在智明的頭上,他的心“怦怦——”地跳起來。
難道是“大禍”?真的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