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二九天道在何處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趙謙趁機想從長平公主口中得到太子的下落,卻不料朱徽娖道:“城破之前,父皇允皇兄等人逃出宮,一直沒有消息。”車隊走到衚衕口,突然趙謙聽見一個人喊他:“廷益!”趙謙四顧周圍,就看見了高啟潛,高啟潛著布衣,已然沒有了以前那種從容覺,臉憔悴,頭如枯草。

趙謙從內心一直很敬佩這個太監,而且高啟潛現在對他很有用處,心中驚喜,走上前去,像以前那樣躬身道:“下官拜見高公。”高啟潛自然沒有料到趙謙會如此執禮,略有吃驚,搖頭苦笑,還禮道:“廷益如此執禮,令老夫惶恐,老夫不敢受。”趙謙忙道:“我只要還活在人世,就是大明臣子。皇上雖已先去,但並未革職高公,高公依然是司禮監的人,何以不敢受?”高啟潛和車上的朱徽娖聽到趙謙的話,心裡都有些動。世事無常,轉眼王朝灰飛煙滅,趙謙手握軍權,能做到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唉。”高啟潛嘆了一氣,這一聲嘆中包含了多少滄桑與無奈。

這時朱徽娖道:“請趙大人和高啟潛同車敘話。”高啟潛和趙謙聽罷謝恩,上車。

朱徽娖道:“聞趙大人慾往京城,何時啟程?”高啟潛聽罷趙謙要去南京建都,默然,他是很想跟著去,他一個太監,離了朝廷宮廷實在像沒有的浮萍,苟活人世。但是高啟潛也不好直接要求。

高啟潛的表情趙謙看在眼裡。

趙謙躬身答公主話曰:“原本打算率軍北上阻擊李賊敗軍,但形勢展太快,京師尚有諸多事務要處理,只得放棄這個打算。待李賊至,就近在京師與賊軍一戰,然後護送公主與皇子從天津乘坐戰船南下。”高啟潛想了想,說道:“京師諸臣工,通習政事,趙大人可帶願意走的人同去京城。”高啟潛這個建議是十分有道理的,一則如他所言,一個政府的運轉是需要人才的,這些官員大部分還是具有處理常事務的才能,非草班子可以比擬的。二則京師諸臣,多少在士林有些名望,招攬在左右,可以壯大門面。

“高公所言極是。”趙謙點點頭道,又對朱徽娖說道“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公公殉國,內廷無人,臣舉薦高公代掌印一職。”什麼舉薦,只是個形式,表示尊重朱徽娖這個皇族的人,真正拿主意的,還不如趙謙。

朱徽娖倒不反這種做法,說道:“就依趙大人所請。”高啟潛聽罷一喜,在車上就地跪倒,叩謝朱徽娖,當然趙謙也知道,高啟潛謝的不是公主。

高啟潛又問:“廷益尋到皇子下落了麼?”

“還沒有。”趙謙面有憂道“高公可有消息?”高啟潛搖搖頭。

趙謙沉道:“時間不多,還未有皇子下落,該如何是好…朱氏龍脈,除先皇皇子下落不明外,尚有不知下落的福王(朱由崧,他爹老福王被李自成就著鹿煮了,稱福祿宴),囚居中都的庶人朱聿鍵(因私自招兵鎮壓農民起義,被指心懷異心,被貶庶人,鳳陽淪陷之火,亡在外,下落不明),桂端王(朱由榔,就番衡州,被張獻忠所破,下落不明)…”現在趙謙是連一個皇族的人都找不到,不由得有點窘迫。在封建社會,一個政府沒有皇帝,是萬萬不行的,所謂國不可一無君,你沒有皇帝,就不能叫做國。

更嚴重的是,萬一某軍閥找到了朱氏子嗣,擁立為帝,就更麻煩了。趙謙一直以忠於明朝的姿態面對世人,籠絡人心和人才,如果皇帝在別人那裡,他的處境就尷尬了。

朱由檢死了之後,趙謙對其他任何派系不再有信心,他只信自己,要他聽其他軍閥的顯然做不到,也沒前途。

高啟潛等人也不願意皇帝在別人那裡,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便是這般。

朱徽娖被趙謙入紫城暫住,高啟潛聚集了一幫太監宮女照料內廷,趙謙自去忙著對付李自成餘部以及清理李自成留得財產。

趙謙在京師清查了各處,找到李自成壓榨的錢財七百餘萬兩,這些錢,大部分是從官員家裡強取豪奪來的,一部分是從皇宮裡搶來的。

野史李自成攻陷,繳獲崇禎內帑一千萬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完全是巧合。崇禎壓就沒多少錢了。

四月末,趙謙差人護送銀子及願意投靠明政府的官員到天津,乘坐戰列艦去了南京。

這時候,李自成餘部也到了京師,因李自成辛辛苦苦搶來的錢被人黑吃黑搶了,連初封的妃子竇美儀也被趙謙直接給槍斃,李自成大怒,下令攻擊京師。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