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二四衝上去平推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自從吾悟破天道,遁入存在派之後,覺得生活沒有了意義,唯有看大家的書評,才能覺到吾與凡塵,還有一絲未了。)宿州地處安徽北部,明代的行政規劃屬於南直隸,因為明朝沒有安微省這麼一個省存在。宿州在隋朝開通的通濟渠上,也就是明代的汴水,宿州又處在南北官道上,可謂水路通要地,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扼汴水咽喉,當南北要衝”為百戰之道。

這麼一個兵家必爭之地,清朝只有三千人守備,這在平常算是正常。但是明軍渡過長江,東西部署,步步北進。已過了幾個月,宿州沒有來援兵一兵一卒,就不算正常了。

攻擊宿州的明朝軍隊人數也不算多,只有五千,用五千人攻擊有三千守備的大城,當然不算多。

不過這五千人隸屬西虎營。

趙謙諸將和使官一同登上一處小山上的土臺,趙謙摸出一個望遠鏡開始觀察前面的宿州城。諸西虎營的獎領也有望遠鏡,但是李定國和劉澤清的使官們沒有,諸將便將望遠鏡讓給他們觀看。

一個使官躬身道:“大人用五千兵馬取宿州,可有何妙策?我等本身也是披甲之人,願聞大人高策。”趙謙道:“不用任何謀略…”趙謙指著平原上排列成足球場大小的黑方陣“直接衝上去平推。”使官愕然,其他官員面面相覷,差點啞然失笑。

一騎飛奔到土臺下,喊道:“稟報大人,張將軍請示下,大人還有何指示?”趙謙看著下面喊道:“命令各部,不得毀壞聖人廟宇。”因為這裡曾是老子、莊子出入論道之地,也曾留下孔子游說的輪跡。鄢陵季子掛劍徐公墓以踐“心許”的掌故譽貫古今“鞭打蘆花車牛返”作為道德文章的典範,使閔子騫成為孔子高足“七十二賢”之端,閔墓閔祠為讀書人膜拜了兩千多年。

任何一個有頭腦的統治者,都應該知道這些東西對統治的重要

“得令!”趙謙看了旁邊的官員,便對下邊的傳令官喊道:“命令全軍進攻!”

“得令!”使官們不知趙謙賣的什麼藥,些兵馬這麼一站,就要全軍進攻,這是用兵之道麼?

旁邊豎著兩面大旗,一面是龍旗,一面是月旗,正吹的北風,旗幟在風中翻飛飄揚。北風吹氣塵土砂石,打在眾人的臉上,偶爾就有人吐口水,將吹進口中的沙子吐出去。

這時幾騎在方陣的隊列間穿梭,一邊高喊:“大人令,全軍進攻!大人令…”

“咚咚…”鼓聲響起,不一會絲竹之音也配了進來,猶如在開一場響樂會一般。眾使官竊竊私語,有人小聲道:“敢情他們將打仗當兒戲…”

“啪!”突然一聲震天的巨響,那足球場大小的方陣上的士兵舉槍,動作整齊劃一。這倒讓圍觀眾心下讚歎,至少趙謙軍軍紀和訓練很好。

軍官在隊伍前方策馬橫向奔騰,拖著長長的尾音喊道:“上刺刀!”

“嘩啦嘩啦…”震天的腳步聲響起,那些明軍真的開始前進,腳步毫不遲疑。

更雷圍觀眾的,是炮聲響起之後他們看到的情景。

“轟轟…”宿州城的防炮響了幾聲,炮彈砸在老遠,騰起幾股黃塵黑煙,大概是在試炮。南邊明軍陣營地方,因為土地乾燥,被幾千人一踩,騰起了大片灰塵,十分影響圍觀眾的視線。

步兵在前,車炮軍在後,開始緩緩向前移動。炮聲響起後,絲竹鼓樂之音並沒有停,眾人反而開始一邊前進一邊齊聲唱起歌來。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