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1937年抗戰爆發前,國民黨在各條主力戰線上阻擊軍侵略,戰功卓著,有目共睹。在全球大戰如火如荼之際,大上海成了亞洲避風港、全球淘金者的東方樂園,成就了太多傳奇故事。正是由於政府的強大
控力,大上海才有昔
的繁榮盛況。換句話說,政府既然能駕馭上海這艘大船,豈能消滅不了王亞樵這種惹事的舢板小船?
“國民黨政府是在利用王亞樵?”司空摘星並沒有專心開車,笑嘻嘻地嘴。
“坦白說,是借用,而不是利用,因為政府並沒有給予王亞樵的暗殺集團任何好處或暗示。從1932年到1936年期間,上海諜報局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地向王亞樵洩本人的軍情,巧妙地促成了十幾次石破天驚的暗殺事件,打擊了
寇的氣焰。這樣做的副作用也很明顯,就是助長了暗殺集團的士氣,使這群江湖草莽不知天高地厚,以為憑著幾條槍、幾個土炸彈就能天下無敵,稱霸江湖了。”顧惜
解說到這裡,不自覺地冷笑起來。
畫面中出現了王亞樵身邊幾大親信的照片,包括參與1931年7月22“北站刺宋”行動的華克之、龔
浦、謝文達、張玉華、孫鳳鳴、陳成、蕭佩偉、陳鳳書、朱德興、劉剛、龍林、唐明、李楷、彭光耀、許志遠、黃立群、朱大剛、陶惠吾等人。
誠如顧惜所說,要想用“暗殺”手段發動政變、顛覆政府猶如“蜉蝣撼樹”絕無可能。只不過,彼時的熱血青年報國無門,一旦遇到王亞樵那樣的江湖領袖,便義無反顧地投入戰鬥,就算拋頭顱、灑熱血,也至死不悔。
“他們畢竟是為國家而戰死的,對比渾渾噩噩、任人宰割的老百姓來說,他們是最早的覺醒者,不是嗎?中國,如果缺少了熱血青年,早就亡國淪喪了。在這個年代,國家同樣需要那種‘為了大眾不惜犧牲自我’的人,不是嗎?”葉天嘆了口氣,輕輕地為那些人辯解。
顧惜深深地看了葉天一眼,想說什麼,卻只是張了張口,隨後又忍住。
車子上了瀘黃高速公路,兩邊全都是綠的防風林,偶爾閃過小村莊、房屋、集市的影子。
司空摘星隨手點開電唱機,揚聲器裡飄出的竟然是臺灣著名女歌星蔡琴深沉舒緩的聲音:“踩不完惱人的舞步,喝不盡醉人醇酒。
良宵有誰為我留,耳邊語輕柔。
走不完紅男綠女,看不盡人海沉浮。
往事有誰為我數,空對華燈愁。
我也曾陶醉在兩情相悅,象飛舞中的彩蝶…”那是一首名為《最後一夜》的歌曲,曾經風靡港澳臺和中國大陸,是蔡琴的成名曲之一。
司空摘星搖頭晃腦、附庸風雅地跟著哼唱了幾句,忽然回過頭,瞪著顧惜說:“喂,這首歌獻給蔣公子不錯,你說呢?蔣公子在鹽源縣、四大家子墳村的最後一夜,從充滿希望地憧憬勝利到一敗塗地、殺身成仁,這一夜的曲折變化甚至能拍一部懸疑電影…”顧惜
的臉
立刻變了,垂手拔槍,重重地頂在司空摘星的脖子上。敗軍之將不可言勇,但他卻無法忍受別人的侮辱。
“顧先生,不要衝動!”葉天撲上去,右手食指一屈,按住保險栓,隨即大聲喝斥“司空,給顧先生道歉,給蔣公子道歉,你太過分了!”這種童言無忌的話,只適合十歲以下的兒童說,從司空摘星嘴裡冒出來,難怪顧惜怒氣爆發。
車子在公路上扭了三次麻花,幸好這一時段前後五百米內都沒有車子,才不會釀成大禍。
“可我說的是實話,剛剛過去的最後一夜,對蔣公子很有紀念意義,這首歌完全可以在他的追悼會上播放。我只是提個建議,大家何必發火?老顧,你他的是個臺島間諜,瞞了我們這麼久,把老段他們也騙過了…”司空摘星嘴硬,罵罵咧咧地解釋,不肯道歉。
以他的無賴個,無所顧忌慣了,只顧順嘴胡說八道,噴個痛快,
本不看顧惜
的臉
。
“拜託,不要開槍,大家都是中國人,大家現在同在一條船上,我代司空道歉,請放下槍再說。”葉天語氣誠懇地說。
兩下實力懸殊,他當然可以利索地繳下顧惜的槍,以此平息事端。但是,他不能那麼做,因為他理解失去戰友和同袍的切膚之痛。蔣公子之死,對顧惜
打擊甚大,後者能苦撐著
出資料、解說情況已經是難能可貴之至。當前大家有共同的敵人,即青龍和十二星座殺手,如果再起內訌,自相殘殺,轉眼間就會出現“親者痛仇者快”的慘烈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