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染沉痾同治帝崩駕毀遺詔西太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儲秀宮。

慈禧太后獨自一人坐在房中著大煙,儘管表面上顯得那麼平靜。安然,而內心卻在翻騰著,尋思著這宮中的大小事務,特別是近期皇上的疾病雖經御醫救治,仍不見一絲好轉,相反有一天重似一天的趨勢,作為太后見自己的親生皇兒病到這種地步,怎麼能不心急如火呢?然而,作為皇太后,幾十年的宮廷生活,在皇權和內宮的爭鬥中煉就了大清泰山崩於前而顏不動的風度。所以在即將面臨的一場新的權力爭奪戰的前夕,她仍能作出若無其事的樣子。

恰在這時,有太監來報,說恭親王欣有事要面見太后。慈禧一愣神,忽聞是恭親王求見,就對來報太監說:“既然是恭親王來見,快請他進來,我正有事要找他呢?”不多久,恭親王奕欣人內拜見太后,禮畢賜坐。太后吧噠一口煙,若無其事地問道:“恭親王這大冷天急匆匆來見本宮,不知有何要事?”

“回太后,臣有事奏報太后!”

“什——麼——事?”

“山東濟南府最近發生了一件特大火燒洋教堂的案子,死傷二十多人,尚未破案,而英國駐華大使理查德和約翰·思揚多次到總理衙門質問此事,要找大清國重金賠賞損失並限期追捕到兇手,這——”

“嗯,這事我知道!給你看這奏摺也就明白了。”慈禧說著,將一份奏摺遞上,奕欣急忙接過一看,是濟南府臺王正起送來的,上面寫著。

十一月初,濟南府發生一洋教案,不法拳民數人夜入洋教堂,殺死並燒死燒傷洋教士多人。下官接報後,即刻遣捕快、衙役追捕兇犯,三後,捕獲主犯兩人,從犯四人,並押解山東巡撫丁寶楨處關押。

案發後,下官將此事急報丁巡撫,讓他協助臣破案,丁巡撫推說洋人咎由自責,自取死亡,不可嚴追,可以無頭案拖之。今臣將要犯解往丁巡撫處,他不審不問,第二密令手下放之,對外揚言是犯人越獄,並再次假意追捕犯人,以他人耳目,此事確鑿,請皇上詳察。

臣濟南王正起x年x月x奕欣看罷,抬眼瞟一下慈禧太后的表情緩緩說道:“太后,這事——”

“好個丁寶楨,竟敢慫恿拳匪與朝廷作對,真是膽大包天!”

“也許丁寶楨有他的難處,這些洋人在我大清國內也太…”

“恭親王,這些洋人你惹得起嗎?如果引起外亂,怎能對得起列祖列宗,自大行皇帝賓駕上蒼至今,國內尚安,外亂已無,這太平之世難得維持,不可放縱百姓與洋人作對,以引出國禍。丁寶楨實是不識大體,誤國誤民!”慈禧說著,一臉嚴峻的神。奕欣不好再嘴為了寶楨辯解什麼,心中想道:哼!你口口聲聲為大清國,還不是想借此機會除去丁寶楨,為安德海一事,你一直耿耿於懷,這事果讓這狠毒的女人抓住把柄,丁寶楨這次恐怕不死也要罷官,我不能見死不救。

奕欣正心中琢磨如何解救丁寶楨,忽聽慈禧太后又說道:“恭親王,這事我們不提,先說別的,剛才我正準備派人到府上請王爺,不想王爺自己來了。”奕欣一驚,忙說道:“臣剛才聽李總管說太后代我,剛才只顧說那洋教案的事,把太后的事給忘了,該死,該死!但不知太后找臣有何事?”

“皇上已病多,不見好轉,這大統之事你看有誰承繼最為合適?”奕欣一聽此話,嚇得面蒼白,撲通跪他說道:“回太后,當今皇上正值盛年,血氣方剛,偶染小病,讓御醫認真治療就是,立嗣之事,太后現在尚不應考慮,特別是正值皇上有病期間,不知太后意下如何?”慈禧嘆一聲說道:“恭親王,你也知道,皇上這病是天花麻疹,我大清朝人至中原二百年有餘,皇子皇孫,王公貝勒因這天花症不治而死者有多少!當今同治皇上是我親生骨,作為皇額娘,我何嘗不希望他早康復,人朝主事,我和慈安太后也可享幾天清福,只是皇上的病一天重似一天,讓我坐臥不寧,只怕皇上——”慈禧說著,搖了搖頭,從眼角滑下幾滴清淚。奕欣見皇太后如此傷心,也不好安,沉思一會兒說道:“聽說同治皇后阿魯特氏誕生之期不遠,可等皇后分娩後再議定此事。”

“皇后雖身懷有孕,但產期尚早,況且也不知是阿哥還是格格?只是皇上的病恐難支撐到月底,這國家不可一無主,此事恭親王可考慮一下,但不必現在回答本宮,也不必外傳。”

“是太后,臣想探視一下聖上龍體,看聖上病情是否有轉機,再尋求天下名醫為聖上治病,太后不必過慮。”

“謝恭親王!”慈禧太后看著恭親王奕欣離去,急忙衝著門外喊一聲:“小李子!”

“喳!奴才在。”李蓮英跌跌爬爬地跑進來跪下說道。

“恭親王已去東暖閣,你速去派人探聽他與皇上的談話,如實回報本宮,不得有誤!”

上一页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