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她自己都沒注意到,雖然她平裡都認為自家阿姊和宋玉延會成家,可畢竟還未到她們談婚論嫁的時候,所以她沒有那種緊張。一旦宋玉延跟唐家提親了,她才會有些慌張和不安。

唐枝希望妹妹能克服這種心理,但是又不能直白地跟她說大道理,便跟宋玉延想了這樣的補救措施。

_____到了年底,二十一叔跟烈嬸相好了幾個黃道吉讓宋玉延挑,明年的三月便有一個吉,十月也有一個,若是這兩個子都不挑,那隻能選擇後年的二月了。

宋玉延選了後年,也就是1011年的二月,她把子送到唐家去,唐浩跟陳採杞夫倆有些不解,“等到那會兒,阿枝都十八歲了,會不會太晚了?”唐枝道,“不出一個月便過年關了,算來離那一也不算太遠。況且我們都已經定親了也不必擔心左鄰右舍會說閒話,大哥與大嫂正好可以在明年生個大胖小子,我還能幫忙帶一下。等我出嫁了,小葉也能獨當一面了。”唐浩跟陳採杞被她的話說得滿臉通紅,而仔細考慮過後,他們也認為唐枝說得對,若是唐枝明年就出嫁了,那陳採杞也正巧在那時懷上孩子的話,家中只有一個唐葉是應付不來的。

唐浩倒想辭了衙門的工作回來照顧兒,可唐枝和陳採杞都認為時機不太對,因為劉綽有意培養和提拔他,平常帶他下鄉考察,又給他出題目考他是否從中學習到什麼,考完後又給予意見,教他如何寫策、論、賦等。

跟在劉綽身邊,唐浩對環境的能幫到劉綽少踢些鐵板,而劉綽身為正兒八經通過科考的進士,由他教導唐浩,對唐浩也是受益匪淺的。

唐浩也認為該等劉綽調任了,他再來想這個問題也不遲,便只能“委屈”他的妹妹晚一年再出嫁了。

於是成親的子就這麼決定了,宋氏族長一家、宋玉延的朋友們也都知道了這事,紛紛來信恭賀她。她還接到了千里之外的杜衍的賀書。

杜衍進士及第之初補任揚州觀察推官,去年便改任秘書省著作佐郎、知平遙縣,也就是正職是秘書省著作佐郎,負責撰寫國史等文字類工作,而他是帶著這樣的正職被外派去平遙縣當知縣,管理該縣的事務。

平遙縣在山西,秦朝開始便屬於太原郡,而太原向來都是軍事戰略要地,也是唐朝李家發跡之地,故而杜衍被派去平遙當知縣,除了路途遙遠以及平遙不比揚州繁華之外,也沒什麼可挑剔的地方。

杜衍常常寫信告訴她太原的風光如何、百姓多麼熱情淳樸,羊可口,她沒嚐到是她的損失。

看見他即使在那麼遙遠的地方依舊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還試圖勾起她對平遙的好奇之心這種幼稚的舉動,她也沒什麼好擔心的。

想了想,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她便畫了幾幅江南的山水圖給杜衍寄了過去,也好讓他在思念江南的時候……看見畫會更加思念江南。

兩個月後,宋玉延便收到了杜衍的回信,大意是他看了宋玉延的畫後做了個夢,夢見了故鄉和故人,然後哭溼了枕頭,還害得他的兩隻眼睛跟核桃似的都無法見人。而罪魁禍首宋玉延必須要補償他,最好便是給他再郵幾件留青竹刻過去,才能彌補他受傷的心靈。

宋玉延覺得杜衍混官場的時間變長後,這臉皮也是越發地厚了。

第71章做鞋子又是一年開,明州的天兒還冷得很,唐枝在開前拿了一些竹紙去賣,將得來的錢買了一些苧麻布回來做了兩雙布鞋,一雙給宋玉延,一雙給妹妹唐葉。至於她兄長唐典事的鞋子,自有嫂子幫忙做。

明州被風颳得實在是冷,姑嫂倆只好躲在被窩裡做鞋。而陳採杞雖然是官家小娘子出身,可自幼就跟著其母學習女紅,這些細活不在話下。

陳採杞還藉此機會跟唐枝嘀咕一些閨房之事,唐枝聽得神情羞赧,陳採杞自己也說得面紅耳赤。唐葉進來跟她們學習做鞋,懵懂地以為做鞋也能讓她們熱得臉上發燙,結果她即使躲進了被窩裡,也依舊凍得手指通紅。

唐葉似乎明白了什麼——原來她阿姊跟嫂子是被冷得臉蛋通紅的!

也不怪乎她覺得冷,實則是這被也不怎麼耐寒,唐葉都不知道嫂子之前一個人睡覺時是怎麼過來的,她好歹還能跟自家姐姐抱著取暖。

唐葉忽然想起一事,對嫂子與阿姊道,“嫂嫂、阿姊,我聽宋大郎說,天竺有種植物叫棉花,長得白絨絨的,跟雪一樣,它能紡織成棉布,棉花則可以填充枕褥,不僅柔軟還十分暖和。”宋玉延也是穿來後才發現的,百姓冬天禦寒用的是木棉纖維,也就是木棉樹上結出來的果實纖維,它也可以保暖禦寒,可是它跟現代經過加工的木棉纖維不一樣,天然的木棉纖維硬短,跟飄絮一樣,無法紡織。

所以富貴人家用的是絁、羅等用蠶絲生產出來的織物作為被套,然後將木棉纖維等絮物填充進去的,而尋常百姓用的多是麻、布,至於填充物?多是柳絮、蘆葦絮等。

木棉樹從定植到能產木棉需要五年,每年淨產木棉兩公斤,即使按畝來算,每畝地只能種三十多棵樹,畝產木棉便是六十多公斤。而棉花是灌木狀植物,也是一年生木本,再差的田畝產也有兩百五十公斤,所以相較於木棉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