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備讓她當藝考生。

而且她常常跟唐枝吹噓:“不是我說,我覺得我上輩子一定是很有才華的人,我畫的畫那絕對是大師級別的!”唐枝常常以白眼回饋她。

____陌生的記憶接收完畢,宋玉延卻是有些回不過神來。直到門口走進一個步伐匆匆、眼神銳利,但是身形跟未發育的初中生似的女生,她走上講臺,放下課本,什麼都沒說,直接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字。

雖然她的態度看似慵懶冷漠,可是原本還鬧哄哄的課室一下子都安靜了下來,包括唐枝也一下子直了身板。

第二學期剛開學不久,她們班的歷史老師,依舊是令學生聞風喪膽的周小迪。別看她長得嬌小可人,穿衣風格也總是粉少女風,可實際上她為人不言苟笑,總是板著一張臉,眼神銳利彷彿能看穿人心,再調皮的學生,在她的注視之下,情願發呆,也絕不敢有什麼小動作。

周小迪沒什麼廢話,直接讓學生翻開課本講第一單元。

宋玉延又是一陣恍惚,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一回事——難道她又穿越了?不是這麼悲劇吧?!

先不說這個宋玉延跟她的家世背景完全不一樣,便說她還是高中生,就足夠讓人想吐血的了。好不容易高考完,又大學畢業、碩士畢業,準備讀博,結果一朝打回原形,讓她再經歷高考,她可受不了。

而且哪怕她已經是高材生,可是回到高中,高中的知識,她還真的沒把握能過關。

她這邊正在發呆,旁邊的唐枝卻愣了一下,然後又撞了撞她的手臂。她回過神,瞥了一眼這小丫頭,低聲問:“這麼了?”唐枝拿古怪地眼神看了她一眼,想不明白她今個兒的口氣怎麼這麼溫柔。不過她沒多想,而是指了指課本:“我錯了,你爸媽給你起名字,或許是照著歷史人物起的吧?”宋玉延:“……”什麼玩意兒?

她翻開歷史課本第一單元。這一單元是講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也就是古代農工商的發展情況。

前面的內容跟宋玉延記憶中的人教版沒什麼區別,然而到了五代之後,出現的不是大家所知的宋,而是周朝。

看到這兒,宋玉延有一絲不安,然後她盯著唐枝,想知道唐枝是否也有“這不科學”的反應。

很可惜,唐枝沒有反應。

“……這節課我們學習古代中國在冶礦業、制瓷業、絲織業等工業、手工業部門取得的主要成就……”周小迪在講臺上娓娓而談,而宋玉延則看著單元后面的一些小知識而頭皮發麻。

這不是宋玉延所知的歷史,應該說,這更像是她穿越之後的那個時空的歷史,她雖然在歷史上沒有留下傳記,也沒有多少史料記載了她的故事,可仍舊能從別人的文集、著作裡找到她的身影。

比如杜衍的後人收集整理他的詩詞歌賦為文集,便收錄了他寫給宋玉延的不少詩詞,還有他的朋友為他寫的墓誌銘裡也提到過“宋錄方”。他的兒子在類似回憶錄裡也寫他多次唸叨他的朋友“宋錄方”。

還有她遺留的字畫、竹雕,由於竹雕很難保存,故而她留存於世的竹雕作品並不多,後來還是考古人員挖掘了一些未被破壞的周朝前期的歷史人物的墓,從裡面發現了一些保存還算完好的竹雕,宋錄方在竹雕藝術方面之名,才算是大振。

而世人也正是從這些分散的資料裡,整理出了關於“宋錄方”的一生的成就。更有人整理出了一部關於宋錄方的字畫、竹雕作品的書籍,成為藝術行業入門必讀的歷史。

宋玉延:“……”覺好羞恥怎麼辦?

課堂上的周小迪也不是隻會照本宣科的老古板,她時常會給學生講一些歷史人物的八卦事,這倒是提起了不少學生的興致。既然這一堂課講到了手工業的發展,那周小迪自然是要說一下相關的歷史人物的八卦事的。

“大家知道最早出現水泥的是哪個國家?”

“中國!”當即有學生踴躍地發言。

周小迪皮笑不笑:“沒錯,是古羅馬,因為地理環境的原因,古羅馬人用火山灰、石灰混合物等加水攪拌,用來砌房。”

“只不過中國在1008年左右就出現了工業化手段才能生產的水泥,而最早用水泥建造的工程是如今寧波的古海塘……”

“有史料佐證,水泥的產生是因為宋錄方……他不僅在文學上有很深的造詣,在農業、手工業、工業等方面也有卓越的成就。可惜的是,他年少成名,後來就趨於平凡,再也沒有大膽的創舉。”

“因為生卒年不可考,所以對於他後半生的事蹟也無從考察,因為缺少史料的記載,他後半生的字畫也少了一絲靈氣,所以人們認為他或許是江郎才盡,所以才被歷史淹沒,從年少成名,名震天下,到變得平凡、寂寂無名。”宋玉延:“……”這是在說她?好像又不是在說她。

她不知道自己成為後人的談資時是何心情,只是覺得有點難受。那個充滿了回憶,有她愛的親人、朋友的地方,已經成為了歷史啊!

_____放學後,宋玉延回到家,打開電腦搜索了一下自己的資料來看。正如周小迪所說,關於她前半生的事蹟很多,而後半生的事蹟卻寥寥無幾。

不過這也正常,就像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畢昇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