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從對賈珩夫人的瞭解,顯然這位貴妃一直將自家女兒的事兒放在心上。
崇平帝道:“朕以為,可行兼祧之法。”
“兼祧?”宋皇后重複著兩個字,隱約覺得非同尋常。
崇平帝著宋皇后和端容貴妃的疑惑目光,解釋道:“這是民間慣例,是一人奉祀兩府香火,並行不悖,現在榮府因賈赦父子坐罪
放,榮國公一脈香火無人奉祀,朕於心多有不忍,想著如有一天賈子鈺他立了功勞,賜婚咸寧,順便讓賈子鈺兼祧榮國府,奉祀香火,倒也為兩全其美之事。”宋皇后聞言,一雙妙目晶瑩閃爍,思量著其中之意,問道:“陛下,兩房都是正
,一人承兩嗣,是否會亂了統緒之傳?”提及後面四個字,宋皇后心頭一顫,有些話她不好問,可藉此暗示天子,倒無不妥。
端容貴妃輕聲道:“是啊,陛下,這是否引起前朝官員的反對?畢竟於常禮有違,如引起軒然大波,反為不美。”崇平帝道:“朕先前也沒想到,這是上次禮部侍郎姚輿上疏進言此法,以為可絕後世禮儀之爭,以姚輿素來執拗守禮,既言可行,那就可行,朕常有思,如後嗣之君不孝,過繼子嗣承延宗廟,倒不用想著一心想著將自己的本生父親進尊位,抬進祖廟享受香火供奉。”後嗣之君沒有子嗣,這並不需諱言,因為青史比比皆是。
宋之濮議,明之大禮儀之爭多出此由,在清時光緒、宣統反而並無此爭,某種程度上兼祧的民間習慣也發揮了禮教作用,所謂“承繼同治,兼祧光緒”。
既然給出瞭解決禮法自相矛盾的策略,帝王再稱自家本生皇考為皇考就顯得失德信於天下。
當然,在此方世界,說嘉靖就是因為不講以小宗入大宗的宗禮制度,繼而天遣失國。
端容貴妃思量片刻,幽幽嘆了一口氣道:“陛下既有此番遠慮,臣妾自是遵聖命行事。”如是能給咸寧一個名分,她也沒什麼話可說了。
崇平帝輕笑了下,說道:“還要再看他們兩個,如情投意合,朕也不吝成人之美,如是咸寧她自己也沒有什麼心思,那也就罷了。”端容貴妃抿了抿櫻,心頭生出一股好笑。
心道,她會沒什麼心思?她現在只以為找到如意郎君了,歡喜的不行。
宋皇后道:“陛下心著國事,家事還要陛下
持。”
“天家無家事。”崇平帝慨了一句,說道:“不
心也不行,如今東虜在北,外患一
盛過一
,如今河南又起內憂,如不為後嗣之君開萬世太平基業,朕有何顏面見我大漢的列祖列宗。”他這次吐血暈倒,也不得不為將來打算,如果他真的一病不起,就需要及早屬意儲君人選,齊王荒唐、女幹滑,心頭全無社稷,不可君天下。
梁王情暴躁,器量狹窄,也不宜承嗣。
楚魏兩藩,魏王為皇后所出,自是希望魏王能為成才,也能減少朝局動盪,而且如果魏王承嗣,將來繼承大統,五軍都督府的嚴家也能和賈珩互相牽制。
可萬一魏王不成器,就需楚王,那麼楚王基淺薄,勢必會重用賈子鈺平虜,而因賈子鈺和咸寧之故,宋家一脈以及魏楚兩藩也能得以保全,不致釀成人倫慘劇。
至於子鈺會不會與他心意相左,執意擁立魏王,他會通過其他法子予以制衡。
甚至於如楚魏兩藩皆不成,還可立最小的兒子陳澤,因為咸寧之故,賈珩也能護住陳澤。
不過那時,主少國疑,權臣當道……希望不要有那一天。
他還需得保養身子,如能親平東虜,立萬世太平基業,君臣和翁婿相得,傳一段青史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