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作為一年一度的全球最大慶典活動,能夠代表某家媒體前往現場進行採訪,對於一名記者而言可是一份不得了的殊榮。
而且據說這一屆的點火慶典,會由曾經擔任過可控聚變點火計劃總工程師的陸院士擔任特邀嘉賓,這次慶典的歷史意義就更加的不得了了。
能夠用自己手中的鏡頭記錄下這一瞬間,每每想起自己身上的使命,克魯尼都會動不已。
為了將這裡的盛況實時報道給他的粉絲們,以及關注著《新世紀》報的讀者,早在七天前他便提前來到了這裡,為今天的報道做足了準備工作。
然而……
即便是有了充足的心裡準備,當慶典的當天抵達現場之後,他還是被眼前的這幅盛況給震撼到了。
尚未踏入亞洲之心的展廳,光是站在那鋪著紅地毯的廣場,他便從那一座座展品中受到了那種震撼人心的
覺。
“東亞重工的K-11型空間採礦模塊!裝備有八對等離子體切割器!能夠安裝在任意型號的大型採礦空間站上,也能夠作為獨立的自動化採礦設備,對百萬噸級以上的小行星進行開採!上帝……他們真把這玩意兒給做出來了。”嘴裡喃喃自語著,看著展位上的那臺空間艙,克魯尼抬起了顫抖的雙手,將手中的鏡頭對準那臺龐然大物按下了快門。
早在兩個月前,東亞重工就曾在自家的新聞發佈會上放出了消息,表示正在設計一款用於百萬噸級以上小行星重型採礦設備。
由於百萬噸級以上的小行星開採在業內一直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因此這一消息放出之後,立刻在整個太空採礦行業都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作為科技領域的記者,克魯尼一直都在跟進這一新聞,並實時關注著這件事情的最新進展。
沒想到,這才兩個月的功夫,他便在這場點火的慶典上親眼看見了這座傳說中的龐然大物。
然而他還來不及為眼前所見到驚訝,便聽見耳邊傳來了難以置信的驚呼。順著那些人的視線看去,只見一隻銀白
的手臂陳列在透明的展櫃中。
“海馬體集團的最新款仿生學義體!”
“配備有包括光校準器、四十二個微型電驅動裝置,支持多角度摺疊與多用途作業,分為自動化和非自動模式……簡直碉堡了!”
“臥槽,牛掰了啊,海馬體集團還真把自動化作模式給做到植入義體上了?那豈不是可以一邊做家務,一邊下個本了?”
“我覺得能買得起這種植入義體的人大概也不需要自己做家務……總歸這一隻手的價格,已經趕上一臺家用款仿生人了。”此起彼伏的驚詫聲不絕於耳,眼前的一切都令克魯尼到目不暇接。
到現在,他總算是明白了,為什麼每一次點火慶典,都會讓整個科技圈如此的瘋狂。
與其說這是一場慶典,倒不如說這是一場科技界的世博會,一場屬於學者、科研人員、以及工程師的盛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