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醞釀了許久的情,他開口說道。
“這座運行了半個多世紀的空間站,也終於快要退休了。”
“是啊,一個時代結束了。”看著那往返穿梭在空間站與大氣層之間的穿梭機,站在葛懷志教授旁邊的朱海清院士,也頗為慨地說道,“以後這番景象,怕是也只有在紀錄片中才能看見了。”就在昨天,媒體們剛剛報道關於超光速技術的民用化研究出現突破
進展的新聞的時候,這座連接天地的通天之塔,也終於完成了最後一個區段的施工。
隨著建木號電梯與位於海平面上的蓬萊市中央高塔穩穩地對接在一起,人類文明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而這個時代,將由他們親手開啟。
“實驗還有多久開始?”
“還剩下大概30分鐘,”看了一眼手錶,站在兩位專家旁邊的工作人員,語氣動的繼續說道,“北斗星號軌道貨梯已經裝入軌道,技術人員正在對軌道進行最後的檢查。”
“這一部分工作務必要慎重,”看著這名工作人員,葛懷志教授用嚴肅的口吻繼續囑咐道,“尤其是軌道貨梯上的安全設備,千萬不要漏掉了。哪怕試運行時軌道貨梯上沒有站人,也不可在安全問題上有任何的馬虎!”那工作人員立正站定,鏗鏘有力地回答道。
“是!”幾乎是同一時間,距離天庭號空間站不遠的一處軌道天文觀測站,二十多個高分辨率鏡頭幾乎是對準了爭做太空電梯從頭到腳的每一個區段。
站在觀測站的控制室內,菲爾德研究員和他的助手約翰尼兩個人目不轉睛的盯著全息屏幕上的畫面,那道僵硬而銳利視線幾乎要將整個屏幕刺穿。
就這樣過了約莫5分鐘,菲爾德迅速做出了判斷,開口說道。
“他們要開始試運行了。”
“試運行?”約翰尼愣了一下,臉上寫滿著急地說道,“可是……為什麼我們這邊沒有收到消息?”
“你是豬嗎?”忍不住罵了他一句,菲爾德罵罵咧咧地繼續說道,“那些泛亞人又不是你的員工,幹什麼事情憑啥和你報備?況且他們真要是打著商量辦事兒,還用得著咱們在這兒盯著嗎?”深深了口氣,約翰尼的語氣急促了起來,焦急地
著手指說道。
“我們該怎麼辦?”
“怎麼辦?問航天局吧,我們負責的只是觀測,可不包括幫他們排憂解難。你問我?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死死地盯著那條連接著天地的銀線,菲爾德嘴裡雖然罵罵咧咧著,但臉上仍然不浮起了一絲羨慕的表情。
這都還沒一年的時間,從空間站到電梯的各區段,甚至是那座漂浮在海上的港口……
這些傢伙真的還是人類嗎?
“報告我已經發送過去了……目前還沒有回應,”看著通訊頻道上那死寂一般的沉默,約翰尼將視線繼續投向了菲爾德,“接下來呢?”本懶得理這傢伙,目不轉睛盯著太空電梯的菲爾德,敷衍的甩了一句給他。
“等著!”即便身處於對手的立場。
身為一名工程師的他,也不願錯過這歷史的瞬間。
一分一秒也不願意!
與此同時,遠在三個天文單位之外的火星,站在會議室裡的陸舟等人,同樣在關注著這一歷史的時刻。
雖然隔著有著將近20分鐘的延遲,但這並不影響身為總顧問的他對這項工程的關注。
東亞重工火星分公司的總部大廈裡,陸舟通過總公司那邊拿到了直播畫面傳輸權限,並從分公司這邊借了一間會議室,觀看起了這場世紀工程的實時直播。
而除了他之外,站在這裡的還有王鵬,以及亞投行火星分行的鐘行長。
看著全息屏幕中,那座三萬六千公里長的軌道,他忍不住發出了一聲慨。
“這絕對是人類工程史上的奇蹟……在此之前,我從來都沒想過,有一天我們能把電梯修到天上。”
“凡事都是一步一步來的,之前我也沒想過會這麼快,”站在旁邊的陸舟笑了笑,輕聲繼續說道,“直到我發現了它。”王鵬:“它?”
“嗯,”點了下頭,陸舟的臉上帶著一抹自信的笑容,繼續說道,“那上天入地的終極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