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卷第九十四章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川騎兵幾乎是暢通無阻地衝進叛軍陣營腹地,而這時再向前看,川軍將士臉sè無不大變,只見前面的叛軍陣營裡突然豎起一面面的巨型木盾。

這些木盾,就如同一隻只的木筏,是把數木樁子以麻繩捆綁到一起,足有兩米高,一米寬,在其盾面上,還滿了削得尖尖的竹籤子。

可是此時川騎兵再想改變衝鋒的方向已然來不及了,前面的騎兵幾乎是結結實實地撞在巨型的木盾上,隨著一陣嘭嘭的悶響聲,那些騎兵連人帶馬被竹籤子刺穿,直到死,人和馬的屍體都是掛在木盾上。

當然,頂在木盾後面的正是人山人海的貞軍士卒,他們完全是憑藉人力硬頂騎兵的衝撞。

那強大的衝擊力也讓頂在前面的貞軍士卒無不是口噴鮮血,有些人當場被擠死、震死,可是在前後的積壓下,他們的屍體仍是站立著的。

隨著木盾的阻擋,讓奔馳的川騎兵停了下來,騎兵最恐怖的衝陣也隨之消失,這時候,原本退避到兩旁的貞軍雙雙反殺回來。

哎呀!川騎兵的主將倒口涼氣,同時也意識到不對勁了,叛軍本不是在潰逃,這完全是給己方騎兵設下的陷阱。他來不及仔細琢磨,倉促下令,後隊變前隊,全體撤出敵陣。

但現在他再想撤走,已然來不及了。貞軍陣營原本裂開的那條大豁口重新合攏、封死,再看戰場上的局勢,業已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一萬左右的川騎兵被數萬之眾的貞軍團團圍在zhōngyāng,向他們的四周觀望,目光所及之處都是貞人,一眼望不到邊際。

當騎兵衝鋒起來的時候,無人能擋,可騎兵一旦停下來,而且還被困在一個狹小的空間內時,戰鬥力銳減,甚至還不如步兵。

很快,貞軍的全面圍攻開始了。只見貞軍將士們一各個瞪著血紅的雙眼,如同野獸一般向前衝殺,許多川騎兵坐在馬上,連哪裡來的敵人都沒看清楚,便被飛撲過來的貞兵硬生生地撞下戰馬,其中有不少人都是當場被挫斷頸骨,帶著頭盔的腦袋扭曲地歪到了一旁。

戰鬥由開始就異常血腥烈,川騎兵在馬上居高臨下,人們手持長槍,或刺或挑,殺傷周圍蜂擁而至的貞軍,貞軍則更是兇猛,前仆後繼的往前衝,而且還不時shè出箭矢,殺傷馬上的騎兵。

在雙方戰正憨之時,以陳麗華為首的川軍主力到了,看到前方已打成一團,己方的騎兵還被困在敵陣之內,陳麗華大急,立刻下令,全軍壓下,與叛軍決一死戰。

隨著川軍主力的到來,貞軍陣營裡哨音又起,這回貞軍不再戀戰,全軍後撤,將困在己方陣營最中心的川騎兵讓出去。

他們雙方戰的時間並不算長,可隨著貞軍全部退去後,再看那一萬的川騎兵,竟然死傷大半,僅僅剩下三千餘騎,如果川軍主力再晚來半步,這一萬騎兵非得被貞軍包餃子不可,恐怕最後一個人都活不成。

川騎兵的主將現也滿身是傷,他連人帶馬就如同血葫蘆似的,分不清哪是他的血,哪些是敵人的血。他策馬奔到陳麗華近前,停下來後,身子一側歪,險些從戰馬上摔下去。

氣急聲說道:“將軍,叛軍以巨型的木盾剋制我騎兵,顯然是早有準備,叛軍的潰逃可能也是他們所用的誘敵之計…”叛軍是先跑的,但卻能被己方大軍輕鬆追上,仔細想想,其中不合常理的地方太多。

他話音還未落,十六軍主帥馮玉已不滿地厲聲訓斥道:“你休要長敵軍的士氣,滅我自家的威風,叛軍只剩下三、四萬人而已,這四周又是一馬平川的平原,哪來的誘敵之計?”

“是啊!”十一軍統帥高鵬也yin陽怪氣地說道:“以萬騎追殺三、四萬人的潰軍,竟然自己折損大半的兵力,還被潰軍圍困,險些全軍覆沒,真不知道你這仗是怎麼打的。”聽著他二人的話,陳麗華不滿地沉聲道:“好了,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說著話,他看向川騎兵的主將,語氣柔和一些,說道:“張將軍辛苦,你暫且率領麾下的弟兄回城去休息。”

“將軍,叛軍確實反常,將軍不可大意啊…”陳麗華擺擺手,打斷他下面的話,說道:“本帥心中自有分寸。”等川騎兵的殘部退走之後,戰場上只剩下東西對峙的川軍與貞軍。

川軍的兵力有九萬,貞軍的兵力在四萬左右,雙方相差有一倍多。

陳麗華特意催馬來到兩軍陣前,望著對面的貞軍,大聲喊喝道:“我乃川國第九軍主帥,陳麗華,叫李舒出來與本帥說話!”等了好一會,貞軍陣營裡走出一騎,馬上坐有一名川將,看起來才三十多歲的年歲,身材平平,相貌平平,渾身上下也找不到出奇之處。

這人向陳麗華那邊拱了拱手,高聲喊喝道:“久聞陳將軍大名,今ri得見,實乃三生有幸啊!”陳麗華眯縫起眼睛,仔細向對面張望,由於距離太遠,他只能隱約看到對方的輪廓,至於具體長什麼樣子,他完全看不到。他疑問道:“閣下就是李舒?”

“在下yin離!”yin離?陳麗華滿臉的茫然,yin離是什麼人?在叛軍的主要將領當中,好像沒有yin離這麼一號啊!他臉sè一沉,喝道:“無名小輩,換李舒出來與本帥說話。”

“陳將軍可能還有所不知,在下現已是貞軍統帥,陳將軍若有什麼話,儘管向在下說好了,不必麻煩大將軍出面。”

上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