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公元1991年,我進礦務局二中讀高中,認識了同班同學劉波。那時他胖胖的身材,說話鏗鏘的聲調,都給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記得他作文寫的很好,每次得分總在80分以上,這讓我非常羨慕,自愧弗如。可是他高中沒讀多久,便轉學上技校了,我到很失望,有點戀戀不捨。人雖走了,不在一起,我們仍保持著來往。他家住在夏橋煤礦,而我家住在新工區,距離較遠。每次,我都是騎車到他家,玩很久才返回。他待人隨和,有禮貌。他家有一些書。
往中,我與他建立了友誼,並且得知他寫作好是由於他愛好讀文學書的緣故。
很快,他技校畢業,進了夏橋煤礦。而我高中畢業,考進了一所大學,後來又進了市區的一家銀行上班,我們仍保持著聯繫。當學生時,我們都見識短淺,思想簡單,不知該如何表達彼此間的情。如今我們都工作了,社會接觸面寬廣了許多,也逐漸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工資。工作以後,見面時,我總愛談談自己的工作現狀,發發牢騷,表達一下對工作的不滿意,而他總愛談談文字、作家、閱讀過的報紙和期刊。對於文學,我是一位門外漢,只有洗耳恭聽,絕不輕易
話打斷他。對於生活,劉波深有
悟。一次,我去夏橋礦看他,他說,他要出一本詩集,獻給自己的青
。當時,我想在我們不事張揚的青
裡,應該有詩,或者說,我們在本質上是屬於詩的。我表示贊同,對我的表態,他
到很欣
,臉上漾起親密的笑容。後來,他終究沒有出版詩集,這或者因為沒有充分準備,抑或因為善變的青
。他陸續寫了一些短文,發表在報紙上,文章洋溢著他鮮明的個
,充滿了憂鬱,放逐以及希望等情
元素。煤礦是礦工的家園,
糙有力的工作
發工人們火熱的創作熱情,作為朋友,希望他能夠在煤礦中得到磨礪,走上文藝之路,可是夏橋礦作為百年老礦,在市場經濟大
中已是遲暮夕陽,處於收尾期了。
生活充滿了變數,前途變得未知。劉波開始了他漫長的自學之路,並且談了位女友。這時候他經常來到市裡,到親戚家尋求幫助,順路到我這邊小坐,親戚都是普通人,沒有提供什麼幫助。劉波明顯消瘦了,神有點不振,他不再關心工作,到北京遊玩,到深圳親戚家小住,放鬆自己,開闊眼界,整理思路。希望找到一條經濟與文學平行的路。找路的歷程總是艱辛的。劉波來信告訴我他在深圳一家證券公司大戶室打工的經歷,講述了一座陌生城市帶給他的新鮮
受,鼓勵我要向從前一樣支持他。這讓我很
動,
說無語。從深圳回來,劉波便結婚了,結婚那天,因為其他原因,我沒有能夠參加他的婚禮。
2003年,我生病住進了醫院,出院後得知劉波全家搬到了徐州。經過一點周折,我終於和劉波聯繫上了。記得那是暑後的一個秋,我在白雲大廈前等他,姍姍來遲後,劉波騎電動車把我接到了他的新家。見面、會談是輕鬆愉快的,但話題有點凝重。劉波告訴我,煤礦解體後,他全家搬到了市裡,他開了一家書店,店裡有兩三個朋友,都是情投意合的年輕人。這年,他在海南的《天涯》上發表一篇二萬字的的小說,他現在仔細的閱讀歷史書等。讓我
到意外,但仔細想來又在情理之中,煤礦效益不好,以至解體,是不可避免的,無法挽回的事。難得劉波下崗不失志,能夠靠自己的勤勞支撐一個家,劉波同時又勤于思考,他用文字證明了自己。
在回家的路上,我浮想連篇,劉波不是一個幸運的人,但卻是一個執著的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像劉波這樣的勞動青年有許多,但像劉波這樣深愛文學的青年一定不會很多,在年輕的歲月中,劉波取得了一些成績,正像他所說的那樣有了一點思想的火花,這說明了他擁有的天賦與勤奮。一個在商海中奮力拼搏的人,終究會找到自己美滿的歸宿,我突然到劉波的形象高大起來,變得更加可親可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