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袁啟文他們歡呼著享受果實的時候,烏茲別克和哈薩克卻在北方打得不可開——1——烏喇秋別距離撒馬爾罕也不遠也就是一天多的路程,所以在撤退之後第二天下午昔班尼便帶著十幾萬大軍回到了撒馬爾罕。當時撒馬爾罕正是處於危機的關頭,雖然伊勒巴斯在整個撒馬爾罕的保衛戰中表現出了非常高超的指揮才能,奈何雙方實力差距實在是過於懸殊,即便是伊勒巴斯有千般計謀也始終拿城外那二十萬哈薩克騎兵沒有辦法。
由於要和大明打仗,所以幾乎整個烏茲別克的大軍都被調了,雖然之後昔班尼頒佈徵召令徵召了一部分的士兵,這才使得撒馬爾罕的守軍達到了三萬人左右的規模。三萬人面對二十萬人的哈薩克大軍相差的不是一點兩點的。要不是撒馬爾罕城牆堅固城內的三萬守軍早就被殺的全軍覆沒了,城內的王公貴族們也一個都別想逃跑。
也正是因為有了撒馬爾罕堅固的城牆所以伊勒巴斯才得以依靠僅僅三萬新兵便在哈薩克二十萬大軍的猛攻之下沒有立刻被攻陷。不過如果昔班尼不盡快支援撒馬爾罕的話,即便是有著伊勒巴斯,撒馬爾罕城的淪陷也是遲早的事情。
等到昔班尼帶著大軍趕回撒馬爾罕的時候,整個撒馬爾罕的局勢到了極其危險的境地了,由於連續幾天的猛攻,城內的守軍出現了極其嚴重的傷亡,導致伊勒巴斯不能夠完全兼顧整個整個撒馬爾罕的城防了。而到了中午的時候,更是讓的一部分的哈薩克大軍攻上了城牆。在城牆之上伊勒巴斯親自率領最銳的部隊多次把那些攻上城牆的哈薩克人打了下去,每一次用不了多節哈薩克軍隊便會再次攻上城牆來。
伊勒巴斯意識到在這樣下去撒馬爾罕早晚會被攻破,所以考慮再三之後伊勒巴斯決定放棄外城打算縮小防禦帶著大軍全面防守內城了。
不過就在伊勒巴斯下命令之前,經過下屬的提醒伊勒巴斯看到了從南方出現的滾滾的黃沙。這個時候能夠從烏茲別克的南方出現在撒馬爾罕的出了昔班尼之外絕對不可能有其他的人了。看到之後伊勒巴斯大喜,只要援軍來了那撒馬爾罕城的危機局面便絕對可以緩解了。
伊勒巴斯不斷的把下個消息傳下去,就這樣一個人傳一個人,片刻之後幾乎所有的守軍都知道了大汗昔班尼帶著大軍回援的事情了,本來被壓著打的守軍立馬爆發出了超乎尋常的戰鬥力。剛剛幾乎全面攻上城牆的哈薩克大軍又被殺了下去。
人就是這樣,在逆境之中如果沒了之火便會越來越沒有鬥志,如果能夠為絕望的人們找到一點,即便是有時候知道那個是渺茫的人們也願意為了他而拼搏。
本來在看到哈薩克大軍接連數次攻上城牆之火城內的烏茲別克守軍們幾乎喪失了繼續打下去的勇氣了,當時有不少的人在心裡想著待會自己要不要投降算了。隨著援軍來了,似乎所有人都看到了的了。投降從每一個人的腦海之中消失,所有的烏茲別克士兵們的都是怎麼把眼前的敵人給殺了好為自己掙得一份軍功。
昔班尼在帶著大軍回去之後正好看到哈薩克大軍和城內的守軍打得烈的時候,沒有遲疑,在距離撒馬爾罕城還有五公里的時候,昔班尼便下令所有的騎兵發起了衝鋒。…,十幾萬的大軍在整個廣袤的大地之上奔馳而來,晴朗的天空都因為他們
起的黃沙而變得看不清東西。就像無數條沙塵暴聚集在一起一樣,滾滾黃沙呼嘯著奔向撒馬爾罕城外的哈薩克大軍。
那一刻無數的哈薩克士兵都看傻了,這種局面絕對是無比的震撼人心的,十幾萬大軍就像一個碩大無比的怪獸一樣,人在他的面前是那麼的渺小。這一刻城外的哈薩克大軍的士氣遭受到了巨大的影響,雖然不至於讓的他們士氣全無,也絕對不會是剛才的士氣高昂。其實全部的哈薩克大軍加起來一點都不比昔班尼帶來的大軍要少,畢竟哈斯木帶領的可是整整二十萬的大軍,即便是這幾天的戰鬥死傷了一點,也有將近十九萬左右。在人數上還是要遠遠的多餘昔班尼的大軍的。要怪就只能怪他們是站在原地的,而昔班尼的十幾萬騎兵確實奔馳著而來的。那種十幾萬騎兵聚集在一起奔馳著產生的震撼力絕對不是一群站在那裡的人可以比擬的。
哈薩克的統帥哈斯木很快便發現了昔班尼的大軍的到來,這幾天他一直不間斷的對撒馬爾罕城發起猛攻就是想趕在昔班尼之前攻下以及控制住撒馬爾罕城,這樣即便是昔班尼了大局也定了,就是昔班尼有萬般的無奈、萬般的不甘也只能無奈的接受了。哈斯木有信心只要控制了撒馬爾罕城了就是昔班尼再如何努力自己都可保必勝無疑。
不過現在當看到昔班尼的大軍前來的時候,哈斯木也知道自己的計劃落空了,誰讓昔班尼趕在自己快要攻破撒馬爾罕城的時候了,只能說昔班尼運氣太好了。
在昔班尼還沒有攻過來的時候哈斯木便開始調兵遣將,既然昔班尼了,那自己就只能把主要的經歷放在對付昔班尼的身上了。只要打敗了昔班尼,就是撒馬爾罕城再堅固,被攻破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在出面安撫了因為昔班尼的到來有點低落的大軍的士氣之後,昔班尼從還剩下的十九萬多一點的大軍裡面調了十五萬最
銳的騎兵來對敵,剩下的四萬多人繼續向撒馬爾罕城發動猛攻。哈斯木既要打敗昔班尼也不願意放棄儘早攻破撒馬爾罕城的。
當天下午,哈斯木親自率領十五萬騎兵在撒馬爾罕城東面和昔班尼率領的回援的十二萬騎兵爆發了一整個下午的會戰。昔班尼將大軍分成六塊,每一塊將近兩萬人,然後一次一次的對著哈斯木的大軍發動攻擊,不過雖然昔班尼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只會能力超高的大汗,哈斯木也同樣不弱。哈薩克從建立到現在也是在不斷的戰爭之中成長起來的,哈斯木從小便跟著自己的父親上戰場作戰,在自己父親死了之後更是結果了父親的指揮的大權,這十幾年來和自己的堂哥現在的哈薩克的大汗穆倫德克汗兩人南征北戰無數次。而由於穆倫德克在內政上面的才能遠勝於自己在指揮軍隊作戰上面的才能,所以穆倫德克大多數時候都是把力放到了處理政務上面,而一般都是由哈斯木來指揮作戰的。這也是哈斯木在以後能夠輕而易舉的控制住軍隊並且將穆倫德克驅趕走的原因了。
哈斯木和昔班尼兩人的指揮才能也就是處在伯仲相當的局面。
所以最開始雖然昔班尼連番發動了無數次的進攻,但最後都沒有取得太大的,而最後在多次進攻無果的情況下昔班尼進攻的次數便逐漸的減少了,哈斯木開始轉守為攻,也想昔班尼一樣多次只會大軍向昔班尼發動進攻。…,在城外的決戰,第一天雙方打了一個平局,誰都沒有奈何了誰。而在撒馬爾罕城內,受到昔班尼回援的好消息的影響,城內的守軍的士氣空前的高漲,當天下午在攻上城牆的哈薩克士兵被趕下去了之後城內的守軍再也沒有讓他們上來。
第二天在再次分別向城外的昔班尼和撒馬爾罕城發動了兩次進攻沒有取得成功之後哈斯木果斷的下令撤兵了。哈斯木非常明白既然現在還取得不了,那在想要攻下撒馬爾罕城和打敗昔班尼的可能微乎其微了。既然這樣還是早點撤兵的好,免得在這裡時間越長對自己越不利。畢竟這裡是烏茲別克的都城,自己作為一個外來的侵略者在他人的國土之上面臨的未知的危險是多不可數的。最起碼哈斯木知道昔班尼再一次頒佈了徵兵令了,到時候用不了多久昔班尼的大軍便會越來越多,現在再不走到時候便不好走了。
不過哈斯木並沒有打算直接撤出烏茲別克境內,在起碼他之前打下來的那些地方他是不會輕易在讓給昔班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