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國仇家恨需血償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安南那片土地從公元前3世紀的秦朝開始是中原王朝的領土。在公元10世紀,五代十國時,越南叛亂,從中國分裂出去,從此之後這片土地便脫離了中原王朝的直接管轄,後來在唐朝的雖然有反覆,但最終也都都沒能扭轉局面。

不過這一切好像和現在的和奐有點遠了,畢竟那些土地又不是在大明的手中丟的,在大明成立的時候那些土地已經被當地人據為己有好幾百年了,讓和奐一個大明人為一個幾百年前的朝代報國仇,估計就連朱厚照都看不過去了。

既然遠的不行,那當然得是近的了,往近了說大明同樣和安南有著莫大的國仇,元朝的時候元朝曾經一度統治過安南,但是後來隨著戰爭消耗過大元朝沒法維護漸漸的安南再一次脫離自立,而到了大明取代元朝之後,已經自立的安南陳氏王朝臣服於大明,正式的成為了大明的屬國。

大明和安南之間的仇恨其實從建國之初就已經埋下了伏筆,在元末內亂的時候安南陳氏王朝曾經趁亂出兵侵佔了當時屬於中國南部的一片領土,一直到明朝建國之後這些土地也還在安南的掌握之中。當時大明剛剛建國內部不穩、外部不平,再加上安南出兵的事情當時也由於資料不多有點說不清楚,所以太祖皇帝便暫時的將這點事情給擱置了下來,轉而安心的穩定國內局勢。

這一點其實算是大明和安南之間的仇恨的一個伏筆,兩國在建國之初就沒有將歷史上的事情給說清楚那在後來只要有心之人想要翻出來加以利用便是一個很好的出兵藉口。

後來太祖駕崩之後建文帝登基,其實那個時候大明的國力已經很強盛了完全由能力將那些安南侵佔的領土給奪回來,但是可惜建文帝沒有做皇帝的命。

剛剛登基沒多長時間便爆發了“靖難之役”當時被靖難之役所困的建文帝本就沒有經歷去管安南哪一點事情。

而後來的結果很明確,建文帝失敗了,而成祖登上了大明的寶座。在大明不太平的那段時間之內,安南也同樣不太平。在安南國內安南本來的陳氏國主以王室被國內權臣胡氏所屠戮,並且胡氏自立為王。

其實自從大明成立以來,安南的陳氏政權已趨式微,國內一直內訌不斷。在公元1371年的時候。安南國王陳堅就被自己的伯父陳叔明死,之後因懼怕大明反對,陳叔明未敢纂位。而是立其弟陳煓為國王。後陳瑞在入侵佔城時敗死,他的弟弟陳煒被立為國王。不過到了這個似乎後安南陳氏王朝的政權卻已逐漸的落入安南權臣黎季犛的控制之中。趁著新君即位不穩,不久他就殺掉陳煒。改立陳焜為王。…,公元1399年,黎季犛又把陳焜殺掉,改立其子陳顒,沒多久,再殺陳顒,次年,黎季犛看到自己好幾次殺了國王但卻沒人能拿自己怎麼樣之後膽子也打了起來,這一次他乾脆滅掉陳朝,大肆屠戮陳氏宗族,並且還自立為帝。定國號為大虞,改元聖元,自己也改姓胡,名一元,與其子胡漢蒼共理朝政。

在籠絡人心之上胡一元還是很是一把好手的。在自立之後為了獲得國內民眾、宗主國大明的支持,胡一元竟然敢自稱自己是帝舜後裔胡公滿的子孫,以抬高身價。帝舜就是國人耳能詳的堯舜禹三人之中的舜。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周圍的屬國之中帝舜的威望在當時都是相當的高的,所以胡一元此舉還是很厲害的。

在同年冬天,胡一元又自稱太上皇,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胡漢蒼。同時遣使奉表到明朝,詭稱陳氏宗族已絕,胡漢蒼為陳明宗之外孫,因此暫時登基理政請求大明正式的冊封胡漢蒼為安南國王。

這是當年大明與安南戰爭爆發的最直接原因。

因為當時大明國內正值“靖難之役”建文皇帝無暇它顧,對胡一元的請示未置可否,既不贊成也不反對。

不過後來成祖皇帝即位之後,情況就沒有那麼好了,成祖即位之後顯示派官員到安南通告,於是在永樂二年(公元1403年)4月1的時候,胡漢蒼再次遣使者到南京朝賀,並再次討封。

當時為了清楚安南國內倒地發生了什麼事情,成祖皇帝命人親自前往安南國內打探消息,不過那個被派去的使臣卻被胡漢蒼所收買反而反過來替胡漢蒼討封。

馬上打天下的成祖皇帝和太祖朱元璋以及後來的建文帝完全不同,太祖皇帝由於從小生活貧困見識到百姓深受戰亂之禍,所以在即位之後一直希望和周邊和睦相處,所以對於安南一直比較寬容,即便是後來大明強大了之後也沒有去討伐安南侵佔前朝國土的事情。至於建文帝,那和成祖差的更多了。

成祖皇帝和太祖完全不同,他沒有經歷過太祖的那種疾苦生活,從生下來的時候太祖皇帝便已經成為了天下的有力爭奪者,歸而言成祖皇帝和唐太宗李世民是一樣的人物,這種人更加在乎自己開疆拓土的功績。

馬上得來天下的成祖志向很大,他早就希望能夠收復前朝被安南奪取的領土,只不過是一直沒有機會而已,並且安南一直以來對大明不太聽話的表現也讓成祖皇帝十分的不喜。

胡漢蒼收買大明使臣的事情畢竟滿的了一是滿不了一世,沒過多長時間有一個安南前朝舊臣冒死的逃到京城向成祖皇帝告發了胡漢蒼父子謀反篡位以及收買大明使臣的事實,這一下子苦苦沒有藉口的成祖皇帝立馬心裡暗喜,一直沒有藉口,這藉口不是自己來了嗎。

到了這裡雙方之間的矛盾終於開始要爆發了。

上一页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