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此時李端澄心裡已經打定了主意,不顧今天最後自己到底有沒有采納連續的計策。從今往後這個連續都將是自己最好的接班人。作為大明的安山總督,最需要的並不是能力而是對於大明的忠心。
雖然在西疆之地大明已經設立了天南以及天北兩個省份的行政機構,但是由於這塊土地的特殊,安山總督府和唐朝時候的節度使幾乎是一樣的,在唐朝中後期一個節度使便能夠決定自己轄區之內的所有事情,而在天南以及天北,李端澄的一句話也幾乎同樣可以決定這裡的任何事情。
可以說對於安山總督來說,天南以及天北其實就和自己的獨立王國差不多了。如果這個總督對大明忠心耿耿了,那麼一切都好說,但是如果這個總督對大明產生了二心了,那麼總督的能力越高對於大明的危害也就越大。大唐滅亡之後的那些國家有幾個不是那些之前唐朝的節度使自己建立的,在安山這個地方,如果總督想要反叛大明成功的可能是十分的高的,大部分的人都對權勢有一種
戀,如果讓對方看到反叛大明的收穫以及成功的可能
之高之後,難保這個總督不會產生反叛的心思。
李端澄之所以能夠被任命為安山總督府的第一任總督而不是當時親征亦力把裡的明軍主帥袁啟文,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對於李端澄的忠心朝廷十分的信服。要知道李端澄成了安山總督之後在很長一點時間之內權勢都是在袁啟文之上的,所以按照正常情況這個總督應該是袁啟文這個主將來擔任的,但是最後是變成了李端澄。袁啟文當時職務比李端澄高但是卻仍舊與安山總督無緣的最重要原因便是袁啟文留給朝廷的印象除了有才能之外就太少了,朝廷本就無法去推測袁啟文對於大明的忠心有多少,就連朱厚照也不會因為自己對袁啟文看重而將這個總督
給袁啟文。
之後袁啟文在京城呆的那麼長時間除了是因為朝廷暫時沒有袁啟文適合的職務之外,也是朱厚照想要將袁啟文放到京城當中好好的觀察一下袁啟文的品行如何。從袁啟文之後再次被任命為軍總兵便可以看得出朱厚照對於袁啟文的考核還是很滿意的。要不然朱厚照也不會將自己的安危放到袁啟文的手中。
忠心,忠心才是最重要的,不管是對朝廷來說還是對李端澄來說,李端澄對朝廷對大明的忠心毋庸置疑,而讓一個對大明忠心耿耿的人選擇自己的接替者往往放在第一位的要素便是對方的忠心如何。一個忠心說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卻很難,而能夠找到一個這樣的人就更難了。…,正是因為此李端澄才會對連徐更加的看重。僅僅是因為連徐剛才所說的話,因為李端澄從連徐的話之中能夠看出來對方對於大明的那份赤誠,為了顧全大局連徐寧願拿自己的前途作為賭注。
李端澄對連徐看重。但是他卻不會告訴對方,因為李端澄還要對連徐進行進一步的觀察,剛才連徐的所作所為只不過是讓李端澄將他放在了第一選擇的位置之上。
“嗯。連徐的建議不錯,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了?”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李端澄讓大家暫停了爭論說道。而連徐在李端澄說完之後便再次做回了自己的座位,然後低著頭不再說話。
而其他人呢有了連徐的帶頭以及有了連徐的毒計之後也頓時放開了將自己的想法全都說了出來,之後的半個時辰之內,李端澄坐在上面則是不斷的點頭,在這半個時辰之內李端澄總共聽到了三十多條的建議,不過建議雖然多,但是卻仍舊沒有一個令李端澄滿意的。
之前連續的方法李端澄既贊成也不贊成,連續所說的方法李端澄也考慮過,不過在心裡李端澄卻將他當做了不到萬不得已就絕不使用的一個方法。如果今天晚上他能夠找到一個更好的方法了。則那條毒計就可以放棄了。但是如果今天晚上大家商量不出來什麼,而且情況也真的那麼危急的話,李端澄便決心使用連徐所說的方法。
而連徐之後雖然聽到的方法很多,但是李端澄分析了之後卻發現這些方法說了這麼多核心思想卻都是一樣的,那就是首先我們不能棄胡彥殊他們於不顧。我們應該等那幾萬大軍通過了大裕樂要之後在如何如何?
這些人說了這麼多都是說的等胡彥殊他們通過了大裕樂要之後在採取什麼樣的行動來阻止蒙古人同樣通過大裕樂要
。
比如有人建議到時候用弓箭驅趕蒙古人,但是一個要上面能夠站的下幾個人啊,這些人就是一個人能夠同時放十隻箭那也沒有多少,如果蒙古人真的不顧傷亡的大局進攻的話那些弓箭
本就擋不住蒙古人的腳步。
而更可笑的是竟然還有人說等到胡彥殊的大軍通過之後則以最快的速度將大裕樂要的通到堵上便可以了。這個方法看似可行,但其實完全就是放
。
如果真的能夠在蒙古人進來之前就將大裕樂要堵上那大家也不用在這裡商量來商量去了。建造一個要
再快也是需要時間的啊,雖然整個通到只有三米。但是那也不是說建造就能夠建造的成的,萬一到時候還沒有建造好了蒙古人便過來了,那這個責任誰來揹負?畢竟蒙古人到底在胡彥殊他們的後面多少距離現在大家並不知道。即便是蒙古人在胡彥殊他們通過之後便到達大裕樂的可能
只是很低的,但是可能
再低李端澄也不敢冒險。
而且雖然建造要使用的是石磚以及混凝土,但是建造好的要
要真正的乾涸那也是需要時間的,別到時候要
是
好了,但是蒙古人衝撞幾次便把它撞破了那就白搭了。
而剛才還有一個人竟然說等胡彥殊的大軍通過之後派出來大批的士兵在外面阻擋蒙古人,然後後面則以最快的速度將要封堵住,當時聽到這個方法李端澄便指著說這個方法的那個人破口大罵,有這樣方法的都是豬腦子,如果還需要自己另外派遣大軍在外面抵擋蒙古人的話那還不如不救他們呢,反正都要有人去送死誰死不都一樣。看著那個說話的將領李端澄都懷疑這個人是如何做到今天的位置的,要是讓這樣的人成了領兵主將,那還不得讓那些士兵冤死啊。
“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對這些方法都不滿意的李端澄大聲的問道。
這下子再也沒人說話了,剛才一段時間在營帳之內的所有將領都已經說過了,但是很明顯李端澄並不滿意,如果一個方法是那麼好想的李端澄也不用問大家了。
看到沒有人說話了,李端澄也知道能想到的方法都已經說過了,不說是因為再也想不出來其他方法了。既然如此,李端澄也打算採取連徐的那個方法了,雖然這個方法聽起來是那麼的殘忍,而且即便是李端澄心裡對這個方法都有點牴觸,不過為了不出現意外李端澄只能選擇這個方法了。
“既然沒人有其他方法了,那就只能按照連徐的方法行事了,吩咐下去,集合所有的工匠現在動工務必在天亮之前將這個要修建完畢。”突然站起來李端澄堅定的說道。(歡
您來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