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最後,沒能夠說服朱厚照的劉大夏只能留下一個“請皇上慎重考慮一下。”的話便不敢的離開了。
不過劉大夏未盡的事業會有人去接替的。這不,在劉大夏沒走多上時間,朱厚照要親征的消息便在大臣之中傳開了,得朱厚照都在背後惡意的猜測是不是劉大夏出去就把自己剛剛才告訴他的要親征的事情給說了出去了。
不過。朱厚照忙著應付這些聒噪的不行的大臣,哪裡有時間去追究到底是不是劉大夏出賣了自己啊。
明朝的皇帝為什麼大都不願意上朝啊。一個重要原因就在這裡,明朝文臣的地位太高了,明朝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文臣可以和皇帝對著幹的朝代,所以在皇帝面前,這些文臣們說話也就沒有那麼收斂了。
以前有孝宗在前面頂著還不顯什麼,現在這一波一波的說個不停的大臣可真是讓朱厚照體會到了前世自己這位老兄的痛苦了,特別是孝宗皇帝十幾年把這些文臣慣得不行,更是說起來肆無忌憚了。
朝中倒地有多少大臣朱厚照不知道,但是他知道自從劉大夏走了之後整整一天的時間前來自己這裡勸說自己的大臣就沒有消失過,一個不行,另外一個立馬進來,要不就是成群結隊的。你以為是打架呢,還想來個人多勢眾不是。
不過現在孝宗已經重出江湖了,朱厚照也不敢把這些大臣給怎麼樣了,只能和他們辯唄,反正這些大臣呀說的理由基本上都是一樣的,你們說危險,那我就說身為皇帝怎能因為一己之安危置大明江山而不顧呢,在然後就拿出成祖的例子,再不行就是自己前幾年還親征來著,這不都是很好的例子嗎。
至於說親征的意義,那更是難不倒朱厚照了,反正說起這個朱厚照可是能夠說的沒忘沒了的,反正沒有意義到了朱厚照的嘴上那也是好像不親征大明就不能中興,就不能強大似的。
事實證明這些大臣們一旦認準了一個道理真的是多少頭牛都拉不回來啊,不管朱厚照怎麼說他們就是一樣,不贊同。
眼看大臣們耍起了無賴了,朱厚照也裝起了無賴,你們不是不讓我去嗎,那我就自己下旨。
其實明朝的皇帝有一點是其他朝代皇帝真心比不上的那就是明朝的皇帝大都不貪權,他們願意放權給大臣。雖然明朝大多數聖旨都必須經過內閣和大臣的同意才具有律法意義,但是同時依照律法事關重大事宜以及危急情況皇上可以不經內閣准許便發佈聖旨。
什麼事重大事宜,什麼事危急情況,在這年代不都是皇上一句話的事情嗎。所以說其實如果在大明皇帝真的想要幹什麼事情的話那些大臣本就沒有辦法,看看其他朝代的皇帝是什麼樣的就可以知道明朝皇帝的難得之處了,除了開國的太祖和成祖之外,沒有真正貪權的,也沒有利用權力窮兵黷武、大興土木的。
後世每當看到這一點朱厚照都是慨良多,明朝不得不說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奇葩的朝代,他們的皇帝也都奇葩無比,只不過就如本來剛正不阿的陳世美遭人嫉妒被說成了負心漢的代名詞一樣,本來有無數值得稱讚的大明也經過滿清的加工成了可以送上罵到下無一值得稱讚的唯一一個朝代,果真是世事難料啊。
現在,嘿嘿,朱厚照不得不開始動用一下自己特殊的權力了,既然你們不配合,那我就只能強行下了一道中旨。
中旨,顧名思義,就是皇帝特殊權力的體現,不經過內閣可以直接下發並且必須強制執行的特殊聖旨了。
知道你們內個不會批准我的各種調令,那我就自己下旨行了。
很開,在滿朝文武驚詫之下,無數道中旨發出分兵送往了兵部和京畿、陝西、山西等數省。
本來以為可以平靜下來的大明朝,隨著朱厚照的聖旨再次忙碌了起來。
接到聖旨的劉大夏很是鬱悶,他不想讓朱厚照親征也是為了朱厚照好啊,畢竟現在朱厚照已經不是當初的太子了,親征這麼危險的事情真的不能讓朱厚照幹了,這不得不說就是當年英宗的不良影響之一了。
但是現在,你不贊同又如何,中旨已下,除非抗旨不尊否則劉大夏只能按照朱厚照的要求開始去各部協商各種出征的後勤工作。
朱厚照的親征時間定的很近,三之後便是朱厚照離開京城前往前線的時候。
不過在走之前,朱厚照卻不得不頭疼的想該如何昏過去自己母親還有幾個妃子這一關了。
要說對朱厚照親征最牴觸的還真不是那些大臣們,真的最牴觸的還是默默的站在朱厚照背後的女人們。
這不,為了達到人多勢眾的優勢,朱厚照的母后,大明的太后張氏親自帶上朱厚照的幾個妃子找上了朱厚照了。
更讓朱厚照不敢開口的是,紫嫣竟然還將自己剛剛出生沒多久的兒子也給抱了過來,得就好像自己要是真的去親征了就有是個陳世美再世一樣。
“母后,您就放心吧,沒有事情的。”這句話朱厚照都不知道說了多少遍了,但是他還是不得不不斷的向張氏說下去。
但是效果嗎,肯定也是沒有的,張氏還是一句話“不行,說什麼你都不能夠去親征,你要是出了一點事了,你讓我們怎麼辦?”誰說婆媳天生是天敵的,這不,張氏一說完,紫嫣和冬雪她們非常配合的掩上開始掛著淚珠了,就連不安生的小傢伙這個時候也加進來搗亂,哇哇的哭聲響個不停。
“哎,”朱厚照抓著腦袋,有種想要撞牆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