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亦不剌他們一開始只知道在失必兒汗國的西面還有一個喀山汗國,但是對於莫斯科公國就一無所知了,所以他們現實被瓦西里三世在後面偷襲了一次。後來隨著莫斯科公國的大軍進入喀山城之後,他們二十多萬大軍對於喀山城更加沒有辦法了。
他們畢竟不是明軍的步兵。本來就不擅長攻城,而喀山城不但堅固險峻,守軍更是不少,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幾人輪番進攻了多次無果之後大軍便陷入了停滯。
繼續進攻吧,勝利看著遙遙無期,而且他們從蒙古草原遠征到這裡畢竟是在別人的地盤上,雖然暫時可以靠著劫掠當地人生存,但是時間長了畢竟也不是一個辦法。
但是直接後撤吧,也不行,現在後撤了到時候面對朱厚照他們還是沒有辦法代。
所以三人在城外商量了之後最後採取了這種的辦法,大軍繼續在這裡圍困喀山城,但是卻派出了亦不剌返回大明向朱厚照尋求援助。
但事後要是朱厚照說繼續進攻,那大明就要親自出兵出力了,而如果朱厚照所可以撤軍了,他們就完全可以快速撤離。
面對莫斯科公國這個未知的敵人,亦不剌很是鬱悶,而朱厚照聽完之後也是暗暗心驚,沒想到現在大明已經開始和歐洲的國家出現衝突了。
以前隨著蒙古帝國的相繼滅亡,東西方的基本上已經陷入了停頓之中,這一次在喀山的衝突可以算作是兩三百年來東西方最大的一次衝突了。
到底是打還是不打,朱厚照也猶豫不決,不打的話一方面可能有損大明建立的威嚴,而且也錯過了一個讓大明從此和西方世界接觸的絕佳機會,但是如果打的話,想要攻克喀山打敗莫斯科公國的大軍就必須要有步兵才行。
也就是大明必須親自出兵才行。從大明到喀山,距離太遠了,喀山位於伏爾加河的中游,基本上大明想要到達那裡就要越過烏拉爾山了。這已經比萬里之遙還要遠了。
說實話如此遠的距離光是後勤輜重什麼的朱厚照都覺自己有點支撐不起來。
“算了,就讓苦勿和霍爾赤剌都回來吧,少量一個喀山汗國也無妨,告訴他們沒有喀山汗國,他們要的那些東西也是他們的。”想了想,朱厚照還是決定就算了吧,為了一個喀山如此勞師遠征實在是不值得。
而且這樣的機會以後說不定還要,等到以後大明的國立更加強大了,可以支撐得起數萬裡遠征的後勤消耗了再去征伐喀山汗國也不遲。
聽到朱厚照的話,亦不剌心裡微微高興,能夠不用再打仗也可以獲得想要的東西無疑是最好的了,而且這也不是他不想打,是朱厚照說了不打了,到時候他也不用承擔什麼責任。
不過朱厚照不打卻不代表有人不打,這個人就是李端澄了。
剛才亦不剌再說有關喀山局勢的時候,李端澄一直認真的聽著,同時在心裡他也在不斷的描繪喀山城大概的距離。
朱厚照認為雙方路途太遠是直接從大明的本土算起來的,但是李端澄卻不一樣,心裡對於喀山的大概位置有了估計了之後,李端澄便說道“皇上,那個喀山城也不是不可以打?”
“哦,朕也不想放棄,但是路途實在是太過於遙遠,為了一個喀山白白消耗太多兵力與物資實在是不值得。”
“不,皇上,”李端澄馬上命人拿出來了自己從哈薩克王宮裡面找到的哈薩克全境圖,鋪開之後對朱厚照說道“皇上,剛才聽亦不剌首領說完之後,臣心裡對哈山的大概位置已經有了估算,如果直接從我大明算起的話距離喀山確實是路途遙遠,但是皇上,如果我們不經蒙古,而是直接從哈薩克前往喀山,那麼路途就大大縮短了。”
“哦?”聽到這裡,朱厚照看向李端澄指向的幾個地方,確實是如此,朱厚照之前算的距離是從大明京畿地區為,然後途徑蒙古草原,再到喀山,路途確實是有數萬裡之遙。
但是如果按照李端澄所說的從哈薩克汗國經過,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如果要從哈薩克汗國經過,那麼大明一方面並不需要使用京畿地區的軍隊,西疆本地的大軍完全可以勝任這個任務了。而且就是現在在哈薩克也有不少大明的軍隊呢。其中還包括十三萬的步兵。
其次,他發現從哈薩克汗國的最北面到喀山竟然如此之近,哈薩克汗國現在已經是大明的國土了,從這裡行軍無疑後勤的負擔就可以加在哈薩克汗國內部了。
“好,”朱厚照大喜。
ps:ps:大家新書也不支持,老書也不投票,這是要咋啦?讓我萬念俱灰啊…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