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集團化,都是企業發展到一定時期必須的臺階要上!
袁克承的眼界,因為王平的描述,一下子就打開了。路,也一下子變得寬廣無邊起來。
“王老師,如果你不介意的話,我想打電話給華糧的項寒,叫他過來我們三個好好的聚一聚,你的想法和眼界,對我們今後的發展太重要了。”術有專攻,袁克承這樣高度的人,可是第一次有人跟他這樣的討論共和國農企的未來。領導們都是看業績,下屬們都是聽指揮,能有人共商農企未來的能人,王平是第一個!
“好!”王平也很乾脆。
不管是企業的三年計劃還是五年計劃,首先你得有個計劃,有個指導思想,有個明確的方向和目標。
跟對的人在對的地方對的時間裡討論對的事情,可遇不可求!
兩天後,華糧的項寒就來到了南方福興公司,見到了王平和袁克承,三個老大在王平的房間裡神神秘秘的呆了一週時間,每個人在筆記本上都寫滿了未來的計劃和創意,除了吃飯上廁所,三個人都基本不出門。
其實這一週時間,對於確定未來的發展方向來說時間足夠了,但是要制定計劃和規則,起碼也要半個月以上。
劃時代的決策,總是在這樣的痛苦而興奮的討論爭執中產生出來的!
一週後,三個人出來,神很好,但是臉
很不好,很明顯三個人都沒有休息好,只有臉上的笑意無法掩飾。
他們約定幾天後在共和國的上京紅葉酒店秘密碰頭,這一次,大家都會帶上公司的高層見面,詳細落實大聯盟的細則。
一個月後,共和國實力最雄厚的中糧,創新能力最強的良美,穩紮穩打的華糧秘密結成了聯盟,簽署了合作的細則和行業的競爭規範,這在其他國家,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競爭聯盟:共享專利打破了業界的規則,要是傳出去,全世界的企業家都不會相信;共享優秀管理經驗,也是整個西方發達商業社會里絕對不可能有的;至於企業間如銀行一般的資金拆借,也是完全劃時代的創舉。放在發達國家的農企家們的眼裡,這
本就是瘋了。
一切都是顛覆,是創新,也是唯一!
袁克承和項寒相信王平,是因為王平具備他們不具備的前瞻,他們被王平的前瞻
完全說服了,心服口服!
三大糧企,在同一時間,開始了在自己城市周邊圈地,一些不被人看好的爛地成了搶手貨,願意賣掉土地的農民,都能進入農企裡上班;各種糧油企業,養殖企業,水產企業,種業公司,都紛紛的在一些小村鎮上出現,並且兼併周邊所有的在視線範圍內的小農企。
三大企業步調一致同時發力,誰能阻擋?
良美的現金能力是三大企業裡面最強的,圈地也是最多的,王平明白,良美中糧和華糧在北方中原和南方大後方圈的本不是地,是錢。王平的個人第一桶金到手了,但是企業的第一桶金,除了專利費用外,希望就在大量的地皮上。共和國地產界的
天已經無聲無息的吹起了
風,今後地皮會瘋狂的上漲幾十倍上百倍的價格,企業不發財,怎麼能發展農業衛星科技和智能農業呢?
與此同時,三大糧企暗地裡投資籌建了一家南方華興電器公司,開始跟摩托羅拉公司合作無線通訊:bb機業務和大哥大業務雙線並行。王平也從國外購買了自己的第一臺笨重的臺式計算機。
時間過得很快,半年後,88年的三月,一份國際電報拿在了王平的手裡,是聯合國糧農署的一份電報,糧農署接到歐盟和米國等國家的申請,希望在全球建立一套完善的質檢測標準,目前歐盟發達國家內部的標準都是不一樣的,米國的標準也只是
據自己國內情況制定的,發展中國家,那就
本沒有什麼高水準的檢測標準可以遵循,這在
類貿易中免費病菌就非常容易出現不可控
。為此,糧農署希望在全球範圍內製定出
類產品的一套可以供各國檢測檢疫局可以依循和參考的一個標準,希望王平能夠參加這次的標準制定工作。
除了類產品外,還有關於水稻,大豆玉米和小麥的一個龐大的統一標準的科學制定。
王平是水稻專家,從再生稻士翔1號開始,已經研發出行銷全球的再生稻2號、3號到8號,他是共和國的農業科學部委員,也是聯合國糧農署特聘的再生稻技術指導大師,所以聯合國糧農署除了給共和國發來函件外,還專門為他個人發來了一份邀請函。
制定行業標準?
王平看著這份函件笑了,這不過又是西方發達國家想出來的今後想先一步控制市場的一個絕佳的方法罷了。
全球發展中國家的力量漸漸顯現出來,不管是農業工業金融都在飛速發展,一直佔著絕對優勢地位的西方跨國糧企們於是開始想新招數了,只要標準一出來,相信發展中的國家今後大多數農業商品都很難符合這些標準裡的部分要求,無法通過檢測在國際市場上通。除非大家都選擇西方跨國糧企的種子,或者是跟他們展開商業合作。
這是一場看不見的戰爭!
戰爭拉開了序幕!誰叫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後勁看起來越來越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