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登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正月初一,這一天,幽州的文武百官等待在秦王府門口,恭薛禮之大駕。薛禮一身玄龍袍,因為薛禮起兵之初尚黑,而且全軍上下以黑為尊,而且以五德終始說,漢朝是火德,而薛禮自然是水德,水德即是黑,加上薛禮之前是秦王,所以這服飾自然是按照秦皇而來。只見薛禮一身龍袍:皇帝冕冠為十二旒(即十二排),為玉製。冕冠的顏,以黑為主。冕冠兩側,各有一孔,用以穿玉笄,以與髮髻拴結。並在笄的兩側繫上絲帶,在頜下繫結。在絲帶上的兩耳處,還各垂一顆珠玉,名叫“允耳”不入耳內,只是系掛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聽信讒言。後世的“允耳不聞”一語,即由此而來。按規定,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硃下裳,上下繪有章紋。此外還有蔽膝、佩綬、赤舄等。組成一套完整的服飾。

龍袍下襬斜向排列著許多彎曲的線條,名謂“水腳”水腳之上,有許多波翻滾的水,水上面立有山石寶物,俗稱“海水江崖”它除了表示綿延不斷的吉祥含意之外,還有“一統山河”和“萬世昇平”的寓意。

龍袍上除了龍紋,還有十二章紋樣,其中、月、星辰、山、龍、華蟲、黼、黻八章在衣上;其餘四種藻、火、宗彝、米粉在裳上,並配用五祥雲、蝙蝠等。它們分別代表了不同的含義“月星辰取其照臨;山取其鎮;龍取其變;華蟲取其文、會繪;宗彝取其孝;藻取其潔;火取其明;粉米取其養;黼若斧形,取其斷;黻為兩己相背,取其辯。這些各具含義的紋樣裝飾於帝王的服裝,喻示帝王如月星辰,光照大地;如龍,應機佈教,善於變化;如山,行雲布雨,鎮重四方;如華蟲之彩,文明有德;如宗彝,有知深淺之智,威猛之德;如水藻,被水滌盪,清潔淨;如火苗,炎炎上;如粉米,供人生存,為萬物之依賴;如斧,切割果斷;如兩己相背,君臣相濟共事。”總之,這十二章包含了至善至美的帝德。

薛禮為皇,若曦為後,而蔡琰自然是皇貴妃,而袁紫嫣雖然已經打入冷宮,薛禮依然是以貴妃的等級。薛禮的身後是太上皇薛庭以及皇太后和太皇太后。薛禮一行走出秦王府大門,百官以及百姓齊聲高呼萬歲,薛禮提手示意免禮,而後整個典禮的司儀蔡邕宣佈擺駕紫荊城,進行登基大典。

昭武元年,圜丘告祭禮,禮門成,遣校尉設金椅於郊壇前之東,南向,設冕服案於金椅前。總理率諸大臣、百官望座位跑奏曰:“告祭禮成,請即皇帝位”群臣扶擁至椅上坐,百官先排班,執事官舉冕服案、寶案至前。總理、諸大臣奉袞冕跪進,置於案上。總理等就取袞冕加於聖躬。然後總理等入班,通贊唱:“排班”排班齊後,眾大臣鞠躬,奏樂。然後眾大臣三拜,平身,樂止。然後再三拜,平身,樂止。通贊引總理至皇帝寶座前,通贊唱:“跪,搢笏”總理搢笏,承傳唱眾官皆跪。捧寶官開盒取玉寶(即皇帝的玉璽)授總理,總理捧寶上言:“皇帝登大位,臣等謹上御寶”然後尚寶卿受寶,收入盒內。通贊官唱:“就位,拜,平身”百官按通贊指引拜、平身。通贊官再唱:“復位”引禮官引總理自西復歸原位。通贊官接著再唱:“鞠躬、拜興、拜興、平身、搢笏、鞠躬、三舞蹈、跪左膝、三叩頭、山呼萬歲、再三呼、跪右膝、出笏”等,百官按通贊官所唱步驟做。做完之後,皇帝解嚴,通贊唱:“卷班”百官退下,禮畢。具滷薄導從,詣太廟,奉上冊寶,追尊四代考、妣,告禮節社稷。還,具袞冕御奉先殿,百官上表稱賀。然後總理等百官各就位,皇帝穿袞冕升御座,大樂鼓吹至樂止。將軍捲簾,尚寶卿捧御寶置於案上,拱衛司鳴鞭,引班引文武百官入丹墀拜位中,向北立。樂作,百官在通贊官的指引下行三跪九拜之禮。賀畢,遣官冊立皇后。至此,皇帝登極禮算完成薛禮登基為帝,國號“秦”都北京,以長安為西京,封武若曦為大秦皇后,薛循環為大秦皇太子,蔡琰為皇貴妃,袁紫嫣為莊妃;各級官員職位暫且不變,各司其職,秦皇在紫荊城太和殿完成登基儀式,隨即再次擺駕天壇,以堂堂天子之名進行祭天大典。

皇帝薛禮率領麾下文武百官,浩浩蕩蕩的前往天壇,一路上百姓見到天子車駕到來,紛紛下跪叩首,三呼萬歲,薛禮站在龍攆之上:免禮,平身。”在來到天壇之後,司儀蔡邕說道:“天子祭天,百官就位。”文武百官各就各位,按班站好,薛禮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祭詞,在一陣宣讀之後,表示大秦皇朝順天應人,在此成立。整套程下來,時間已經過去了半天,新皇薛禮下令在皇城之內宴請群臣。

薛禮來到乾清宮,薛禮在這裡接見了左慈、童淵以及張天放三個人,薛禮身穿龍袍,在宮中等待著三個人,這三人也身穿華服在一個女兵的引領下,來到了乾清宮,左慈等三人分別執臣下之禮見過薛禮:“貧道見過陛下。”薛禮說道:“師傅,師叔,大師兄,你們何必在意這塵世間的虛禮呢,以後你們可不要如此行禮了,我可受不起喲。”張天放說道:“陛下,此言差矣,現如今,陛下乃天子,雖然陛下取消了這跪拜之禮,但是這作揖之禮可不能少,在臣工面前,陛下依然需要這天子之氣,所以貧道之禮陛下必須要受,否則何以服天下人耶?”薛禮說道:“大師兄,十幾年沒見,你如今是如此之仙風道骨,而且這口才之利也非當年可比,大師兄,要不你還俗來做我的外官吧,可堪大用呀。”張天放說道:“陛下說笑了,貧道自幼隨師傅修習,早已看透了這紅塵,還是遨遊於這世間自由的多,若要為官,豈不是要苦煞了貧道。”薛禮說道:“師傅,師叔,大師兄,此次請你們回來,的確是要你們來做這個官了。”左慈說道:“我們這三個人老的老,出家的出家,有什麼官是我們可以做的?”薛禮說道:“難道師傅就不想發揚我們華夏的傳統道教麼,不希望我們的道教傳遍全天下,乃至於天下間所有的國家嗎?”左慈聽到薛禮如此說,心裡也是動了,他遊歷天下多年,就是為了傳播這道教教義,現如今,薛禮這個皇帝如此一說,那還不正是撓他的心癢癢麼,忙問道:“陛下,請快說說。”薛禮說道:“朕打算立道教為我華夏之國教,奉師傅為我大秦國師,童師叔為我道教之護法,今後這國師之位,由道教之人世代相傳,今後只要我大秦軍隊所到之處,我們就把道教之教義傳向那裡,這樣歷經千百年之後,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我們的道教,到時,這天下間自然被道教所遍佈。”張天放說道:“此言大善,陛下功德無量。”童淵想了想,自己雖然不是道教的,但是陛下如此說,將來千百年之後,自己也就成為這道教的鼻祖之一,此事大有可為呀,大有可為。左慈說道:“既然陛下如此厚愛,那貧道就接受這大秦國師之位了,好好的傳播我道教之華。”薛禮說道:“不過,師傅,我得先說,今後凡是道教之人,不得煉丹,不得干預朝政,以免後世之人犯下彌天大錯。”左慈說道:“此話何意。”薛禮說道:“目前信道教之人尚不多,數百年之後,全國百姓必然崇奉道教,到時,如果有道教之人參政,有一個人心懷野心,那到時,苦的就是天下百姓了,黃巾之亂必然又將奏起。所以凡是出家之人,不得參政。而這煉丹,據我所知,世上哪有什麼長生不老之藥,而且煉出來的丹藥皆是毒藥,常常服之,必然害人命,所以煉丹之事做不了。師傅,這具體的事情到時候我朕會派人前來與師傅商量。”左慈說道:“如此甚好,到時,陛下可讓人先行寫好教義,可讓貧道一觀即可。”薛禮說道:“師傅,徒兒忘記說了,朕在這道教之中設立一個教皇,這教皇之位,只有歷代皇帝可做。”左慈也是一個聰明之人,瞬間明白,說道:“此事甚好,就依陛下所言,陛下乃我道教第一代教皇。”薛禮說道:“既然此事已定,我們出去吃飯吧。想必酒席差不多可以開始了。”四人出了乾清宮,前往慈寧宮和壽安宮接了太皇太后以及太上皇、皇太后,以及皇后、皇貴妃、皇太子等人。

在太和殿外,侍衛喊道:“陛下駕到,太皇太后駕到、太上皇嫁到、皇太后駕到、皇后駕到、皇貴妃駕到、太子、皇子、公主駕到。”眾位臣工見到如此巨頭全部到了,全部起身恭,薛禮說道:“諸位愛卿免禮,今乃歡慶之,不必多禮。”

“謝陛下。”在薛禮等人落座之後,就開始大宴群臣了,各種美酒佳餚全部一盤盤的備端上來。眾人無不是食指大動,在薛禮落筷之後,文武百官全部開始了宴席。

而在這一天,當曹得知薛禮確實登基為帝了之後,而且拿出了真正的傳國玉璽,說當年袁紹的傳國玉璽是假的,這讓曹大吃一驚,曹知道薛禮南下是肯定了的,所以也開始下令準備作戰,可是由於曹長年作戰,已經沒有多少糧草了,而且將士也是疲憊不堪,畢竟作戰強度太大。

而在涼州的馬騰得知薛禮已經登基,心裡終於做實了這個開國功臣,雖然由於涼州剛剛收復,不能親自敢去參加開國大典,但是其子馬超、馬玩全部列席,也夠了,到時候,天下大定之後,必然是能夠得到封賞的。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