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不久,大麥地的人對它就有了稱呼:五七幹校。
後來,他們就“幹校幹校”地叫著:“你們家那群鴨子,游到幹校那邊了。”
“你家的牛,吃了人家幹校的莊稼,被人家扣了。”
“幹校魚塘裡的魚,已長到斤把重了。”
“今晚上,幹校放電影。”
…
那時,在這片方圓三百里的蘆蕩地區,有好幾所幹校。
那些人,都來自於一些大城市。有些大城市甚至離這裡很遠。也不全都是幹部,還有作家、藝術家。他們主要是勞動。
大麥地人對什麼叫幹校、為什麼要有幹校,一知半解。他們不想明白,也
不明白。這些人的到來,似乎並沒有給大麥地帶來什麼不利的東西,倒使大麥地的生活變得有意思了。幹校的人,有時到大麥地來走一走,孩子們見了,就紛紛跑過來,或站在巷子裡傻呆呆地看著,或跟著這些人。人家回頭朝他們笑笑,他們就會忽地躲到草垛後面或大樹後面。幹校的人覺得大麥地的孩子很有趣,也很可愛,就招招手,讓他們過來。膽大的就走出來,走上前去。幹校的人,就會伸出手,撫摸一下這個孩子的腦袋。有時,幹校的人還會從口袋裡掏出糖果來。那是大城市裡的糖果,有很好看的糖紙。孩子們吃完糖,捨不得將這些糖紙扔掉,抹平了,寶貝似的夾在課本里。幹校的人,有時還會從大麥地買走瓜果、蔬菜或是鹹鴨蛋什麼的。大麥地的人,也去河那邊轉轉,看看那邊的人在繁殖魚苗。大麥地四周到處是水,有水就有魚。大麥地人不缺魚。他們當然不會想起去繁殖魚苗。他們也不會繁殖。可是這些文文靜靜的城裡人,卻會繁殖魚苗。他們給魚打針,打了針的魚就很興奮,在水池裡撒歡一般鬧騰。雄魚和雌魚糾纏在一起,
得水池裡
花飛濺。等它們安靜下來了,他們用網將雌魚捉住。那雌魚已一肚子籽,肚皮圓鼓鼓的。他們就用手輕輕地捋它的肚子。那雌魚好像肚子脹得受不了了,覺得捋得很舒服,就乖乖地由他們捋去。捋出的籽放到一個翻著
花的大水缸裡。先是無數亮晶晶的白點,在
花裡翻騰著翻騰著,就變成了無數亮晶晶的黑點。過了幾天,那亮晶晶的黑點,就變成了一尾一尾的小小的魚苗。這景象讓大麥地的大人小孩看得目瞪口呆。
在大麥地人的心目中,幹校的人是一些懂魔法的人。
幹校讓大麥地的孩子們到好奇,還因為幹校有一個小女孩。
他們全都知道她的名字:葵花。
這是一個鄉下女孩的名字。大麥地的孩子們不能理解:一個城裡的女孩,怎麼起了一個鄉下女孩才會起的名字?
這是一個長得乾乾淨淨的女孩。這是一個文靜而瘦弱的女孩。
這個女孩沒有媽媽。她媽媽兩年前得病死了。爸爸要到幹校,只好將她帶在身邊,一同從城市來到大麥地。除了爸爸,她甚至沒有一個親戚,因為她的父母都是孤兒。爸爸無論走到哪,都得將她帶在身邊。
葵花還小,她不會去想像未來會有什麼命運在等待著她、她與對岸的大麥地又會發生什麼聯繫。
剛來的那些子,她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了新鮮
。
好大一個蘆葦蕩啊!
好像全部世界就是一個蘆葦蕩。
她個子矮,看不到遠處,就張開雙臂,要求爸爸將她抱起來。爸爸彎將她抱起,舉得高高的:“看看,有邊嗎?”一眼望不到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