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火候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三百九十三章火候老十雖然對其木格沒到言聽計從的地步。但總的來說,還是頗為尊重其木格的意見的,料這次非要意氣用事,儘管其木格做出了妥協——請老十吩咐徐公公只放出變賣財產的風聲,實際行動暫時押後,但老十還是油鹽不進,非要叫京裡的人瞧熱鬧,弘暄和安安這次都站到其木格一邊了,畢竟有些事鬧鬧就好,但過猶不及這個道理,兩孩子還是懂的。

但老十卻偏偏要當文盲,表示他不懂什麼大道理,就知道一條,得讓那些打他主意的人長長記,他十阿哥可不是任人拿捏的。

弘暄和安安見老十態度堅決,也沒多勸,反而叫其木格認命,他們阿瑪就這樣…

其木格心想,什麼叫老十就這樣?老十做事是少了些策略,但策略少,不代表沒策略啊。而且更不表示老十胡來啊,怎麼聽兩孩子的口氣,好像老十一般情況下都在胡來呢?

老十的公眾形象什麼時候漸變成這樣的?其木格看了看一臉無所謂的老十,懊惱的想著,這年頭要有公關公司多好,如今想給老十來個形象包裝,拿著錢都不知道該給誰送去…

民主表決結束後,安居島裡姓愛新覺羅的幾個人便將此事放之腦後,唯有其木格時時掛著個心,還換來“瞎心”三個字的評語…

相對於安居島三個愛新覺羅的淡定,北京城裡的愛新覺羅,只要是有半個行為能力的,全轟動了,愛新覺羅家不缺耍橫的人,但像老十這麼不顧臉面犯渾的還真找不出第二個人來,老十的一幫兄弟、堂兄弟、侄兒、堂侄兒全將視線投到了老十府,紛紛密切關注著事情的變化發展狀況,當然了,那些只有半個行為能力的愛新覺羅想法就單純的多,只想看看老十有沒有窮困潦倒的將弘暄的物件也給擺出來,讓他們淘換一二…

但是,很快,他們派出的探子便沒了消息傳回來,不僅消息沒反饋回來,人也沒了蹤影,過了好大一陣才知道,這些人給堵住回不來了。

自滿人入關以來。內城裡的漢人和商賈全被遷到了外城,內城裡全是安靜的旗民住宅區,沒一家商鋪。但內城幾十萬的旗人居民,如果沒商店和商人,生活會非常的不便利,王府倒可以派人集中採購,但王府畢竟是少數,大多數的平民總不能天天為買個菜跑上好幾裡地吧?因此,大清便允許商人白天進入內城賣貨,但不準在內城開設店鋪,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的也出現了一些店鋪,但數量是非常的稀少,整個內城各類商業活動場所加起來還不足百家。

因此,內城的人一般逛街全往外城走。

一大早還正常的,大夥都該幹嘛幹嘛,可慢慢的,在沒廣播喇叭的情況下,整個北京城迅速反常起來,內城城門的守衛突然發現,怎麼沒人出城。全改進城了?內城有什麼好玩的?

守門官還是很有責任,立即將情況彙報到九門提督處,這才知道,不光是自己守的這處城門如此,其他各個城門全一樣。

當然了,有的守門官更負責,不僅報告了反常情況,還拉人問了問緣由,因此,九門提督不用再派人打探便知道是老十家惹的事,趕緊一面派人在內城城門處設崗,嚴格控制入人口,一面親自進宮給康熙報信。

即使這樣,也擋不住大家的八卦熱情,內城很快就人滿為患,尤其敦郡王府附近的幾個衚衕,密密麻麻全是人,連螞蟻都沒個落腳的地方。

歷朝歷代,即使亡國,也沒哪家王府當街叫賣家產的——國都亡了,前朝遺老遺少能保命就不錯了,還想當幾輩子搜刮來的財產的所有人,無異於痴人說夢——因此,老十家的瓶瓶罐罐一拉到大門外,沒多久,幾乎全城的人都知道了,這種事可是萬年不遇啊,在文化生活比較匱乏的清朝,造成的轟動效應可想而知。

而此時。康熙還在乾清宮考慮著是不是小憩一會兒。

老十家一拉開清倉大甩賣的架勢,康熙就從各種渠道第一時間得到了消息,秘密警察打了報告、三阿哥也沒忘上眼藥、四阿哥職責所在,當然也給康熙彙報了一下工作…

康熙雖然對老十這種無賴做法很氣惱,但也沒當一回事,心想,你都不要臉面了,朕還幫你遮羞布幹嘛?而且康熙也存了點小心思,就是想讓蒙古人瞧瞧,老十的實力不過爾爾,已經頻臨破產邊緣了,別有事沒事圍著老十轉悠,還是討好自己這個正主兒才是正事…

因此,康熙這小算盤一打,便沒及時採取阻止措施,只是叫四阿哥去瞧瞧,至於該怎麼處置,那是一個字也沒提,因此,鬱悶的四阿哥也只好老實的去老十家門口轉了轉,還沒等問完徐公公的話,便被突如其來的人懵了,趕緊進了老十府…

因此。當熱情高漲的群眾變相包圍了老十府時,倒黴的皇子便是四阿哥了,坐在客廳裡,喝著不知哪年的陳茶——徐公公說了,好茶能賣個好價錢,全擺攤上去了——,耳朵裡聽著老十府的人聲如洪鐘的吆喝;如果只是吆喝大家“來一來,瞧一瞧”倒也罷了,可這些宣傳人員卻有點聲聲控訴的味道,當然了,聖明的康熙是沒錯的。錯的是人,一向老實的老十是被人陷害了,不過,即便如此,老十這個坦坦蕩蕩的君子在知道自家沒繳稅後,二話不說,就將鋪子裡的掌櫃給訓了一頓,然後便命人趕緊補齊稅款,說是人的事以後再說,先把欠朝廷的銀子給補上…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