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替罪羊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老十則楞在了那裡,倒不是糊塗為什麼弘政搶了安安的功勞,而是隱約覺得其木格與此事脫不了干係,否則,怎麼弘政提都沒提安安呢?

而且若其木格手,那麼弘政能指揮得動海關衙門也就解釋得通了…

老十和九阿哥一個發愣,一個心中得意。卻忘了一幫兄弟的受。

三阿哥似笑非笑的看了眼老十,挑撥道:“弘政小小年紀哪想得到這麼多,該不是被人當槍使了吧?”其他兄弟皆微微點頭,弘政在上書房好幾年了,從沒聽過他聰穎過人,怎麼一到安居島就成小大人了?

老十冷笑道:“三哥,你把話說清楚點,誰拿弘政當槍使了?”九阿哥則反駁道:“三哥,我家弘政腦袋瓜子好使著呢,小小年紀可就被皇阿瑪封為世子了,誰家府上的世子比他年紀小啊?”康熙覺得口有些發堵。早早封弘政是氣九阿哥的,沒想到卻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四阿哥也出聲了“弘政這些子的確出息了許多。”康熙一聽,對三阿哥鄙視了,瞧瞧人家老四多會說話,明著誇弘政,其實是告訴大家,怎麼弘政一到安居島就突然出息了?

康熙認為三阿哥簡直枉自自稱為文人,說話的水平簡直和老十一樣,丟人!

九阿哥仰著頭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嘛…”康熙擺擺手,制止了他們對弘政智商的進一步討論,而是叫大家商議商議,弘政的兩個提議是否可行。

這世道就這麼不公平,若是老十提的,那老十就是其心可誅,換成弘政提的了,儘管康熙心存疑慮,但卻還是很大度的叫大夥討論了。

關於叫洋船卸炮的問題,大家沒什麼反對意見,但卻不贊成立即馬上拿英國人開刀,畢竟朝廷沒宣傳過啊,容易出亂子,還是先大肆宣傳為好,不僅廣州海關衙門要宣傳,而且駐紮在呂宋的水師更應該加強海上巡邏次數,對過往的船隻發發宣傳單,宣傳個大半年再實施不遲…

至於農產品最低收購價,朝堂上則全是一片反對聲,安居島雖還沒正式划進大清版圖,但沿海一帶可沒人認為安居島是蠻夷的,安居島這麼搞了,呂宋島肯定也只能跟著搞,那麼接下來呢,本土怎麼辦?搞還是不搞?搞的話,若遇到豐年,朝廷哪有那麼多銀子去買農民的糧食?若不搞,那豈不是告訴大家。朝廷對南洋民比對本土良民還好嗎?這不是鼓勵大家都跑到呂宋去嘛,屆時還不知會荒蕪多少田地…

說到後來,朝堂上也有人將矛頭指向了老十,認為弘政此舉定然是受老十指使的。

老十鎖緊眉頭,道:“我讓弘政搞這一出,對我有什麼好處啊?”大家也都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弘政雖然是世子,但若沒十阿哥的許可,安居島的人會聽他的?”老十也不知該怎麼回答,按理說,弘政是不到手的,但事實擺在眼前,弘政的確在安居島發號施令了,那隻能有一個解釋,其木格手了…但這話不僅不能說,而且還打死都不能承認…

所以老十隻好道:“大家都知道我喜歡弘政,加之認為他說得在理,自然就聽了…”朝議最後在吵吵鬧鬧中結束,雖然大家都還是懷疑老十背後搗鬼,但弘政畢竟站了出來,老十的壓力小了許多。

散朝後,因驚喜而有點昏頭的九阿哥也清醒了過來,拉著老十上了馬車,問他弘政怎麼能指揮得動安居島的行政機構,到底是哪裡出了亂子…

老十想了想,道:“安安連張守備都敢砍,弘政怕更是…”九阿哥道:“不對,就算他們受不了弘政鬧,但也應該先給你送個信啊…”老十一聽信,腦子裡閃過那麼一個念頭,叫了聲:“糟糕…”的確,年還沒過完的時候,老十就收到了其木格的信,先是對自己的婆婆榮登皇后寶座表示了祝賀,然後便大篇幅的叫老十保重好身體,約束好三胞胎,雖然寫了兩頁紙,但卻沒再說其他內容,只是安安在信的末尾加了幾句思念老十的話…

老十有種不好的覺,大概自己誤事了…

果然,老十丟下九阿哥飛奔回到書房後,拿出那封信,又在書架上找了本《論語》,按幾年前的規矩將其木格的書信翻譯了出來…

其木格急了,告訴老十,要麼就趕緊帶著孩子回安居島,要麼就接她和安安進京,她實在不放心老十一人面對這麼多問題…

最後請示老十,安居島需不需要鬧點事出來,這樣沒準康熙就讓老十回來主持工作了…

老十這次回京走得急,臨行前沒和其木格商定說暗語,加之許久沒用過了,京裡事情又多,老十接到信後,壓就沒想到這上面去…

老十想了想,又將他命弘暄飛鴿傳遞的信件仔細回想了一下,默寫了個大概出來,然後翻著論語那麼一對照,老十想死的心都有了,譯出的暗號竟然是:“可行,但一定找好替罪羊…”請大家繼續多多支持,謝謝

上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