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眼光長遠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五百七十一章眼光長遠(下)聽康熙問起立儲之事,弘暄當即樂道:“皇瑪法,阿瑪登基以來哪得空啊…”康熙瞅了瞅弘暄,道:“你倒是心寬。”弘暄沒好說什麼,自己都住進毓慶宮了,這還有什麼懸念呢…

康熙頓了頓,道:“從長遠來看,你真認為他們去歷練歷練是好的?”康熙的意思就是問,後你放心將兵權到這三個小子手上嗎?

弘暄笑道:“俗話說上陣不離父子兵,我們兄弟幾個出息了,皇阿瑪也就輕鬆了。”說到這,弘暄想起自己那些同樣有出息的叔伯們,補充了一句“別看弟弟們有些沒大沒小的,但心地都純樸著呢,真的,他們的心思都簡單的…”這話康熙可不怎麼信,就算如今簡單,誰能保證後不復雜?但是,康熙還是嫉妒了老十好一陣子,要知道,自己的兒子在弘暄和三胞胎這麼大時已經很複雜了…

不過,康熙沒再就這個話題繼續下去,而是接著指導弘暄,到了福建應該關注的幾個小細節…

祖孫倆這一說,便忘了時間,直到一太監大著膽子在門外提醒該用晚膳了時,康熙才意猶未盡的住了口,覺得好像是有點餓了。

而在傳晚膳的時候,三胞胎的策論也上來了。

弘參的邏輯嚴密,環環相扣,弘豐的重在煉,言簡意賅,倒都能評個優,但弘曆的嘛,讓康熙很為難,你說他寫的差吧,可該說的要點那是一絲沒漏,弘參和弘豐想到的,弘曆也全想到了,但是,人家弘參和弘豐的算是文章,弘曆的充其量就算是列要點,一、二、三、四、五逐條的往下寫,一沒承上啟下,二嘛,中間還夾雜著許多大白話…

康熙真的不認為這篇文章能夠過關,但又怕弘曆問他“合著我知道該怎麼行軍佈陣還不行,還得會寫征討檄文?那養文人幹嘛?再說了,難道征討檄文寫得好,敵軍就會自殺一百?”果然,見康熙拿眼瞅他,弘曆便有些緊張的問道:“皇瑪法,我還有什麼沒說到的嗎?”瞧瞧,弘曆給自己的定位,人家只管說到點子上,至於文采那就不關他的事了…

康熙頓了頓,道:“你這文章嘛,寫得…”弘曆忙道:“寫得還好吧?先生都誇我字寫得好呢。”康熙點點頭“是,你的字不錯,勁道足的,像你皇阿瑪的字。”說完,康熙便開始暗罵老十了,自己就是個不愛學習的,幹嘛早早的就教孩子們寫大字,還是親自教,這下可好,連弘曆都能拿一手漂亮的大字當擋箭牌…

不過,康熙還是很堅持原則的,來了個轉折:“不過,你的用詞嘛…”弘曆就接道:“皇瑪法,我用詞簡單吧?

”康熙楞了楞,道:“啊,是簡單的…”就是簡單的太過了。

弘曆嘿嘿笑道“皇額娘也這麼誇我,說就我寫的文章,她基本不用猜也能明白我在說什麼,通俗易懂,和白居易的詩一樣,連掉牙的老嫗都能聽明白。”康熙終於明白為什麼弘曆在學業上老掉尾但卻不怎麼內疚了,都是這個蒙古女人給慣的竟然拿白居易和弘曆比,也不怕將白居易給氣得晚上來找她討要說法…

康熙看了看弘曆,心想,這孩子子象爹,又遇到一文盲但卻又不怎麼知道藏拙的娘,混成這樣,還真不能全怪他…再說了,不給他評優,這傢伙不知道還會扯些什麼歪理出來,誰知道會耽擱多少時間,自己可是真有些餓了。

可給弘曆評優,康熙也不樂意,主要是丟不起那個人,他可不想後人拿弘曆這篇文章出來點評時,說:“瞧康熙爺的水平,這等文章竟然還覺得好…”於是,康熙想了想,便決定轉嫁責任“弘暄,你來評評。”反正三胞胎能不能去福建,在康熙看來,既然這幾個孩子如今還純潔著,而且又是跟在弘暄身邊,本事可以學,名頭還不顯,有了功勞也越不過弘暄去,那麼去也可,不去也可,無所謂了…

於是康熙便叫弘暄自己去拿主意。

弘曆忙期待的叫了聲“大哥,我這些天都認真聽先生講課了的…”在康熙眼皮子底下明目張膽的拉起了票。

弘暄瞪了弘曆一眼,然後拿過三個弟弟的文章快速過目了一下,對康熙笑道:“皇瑪法,他們倒都寫在了點子上,思路都還不錯,孫兒覺得都還行。”弘曆笑了“皇瑪法,大哥在讚我們呢,我們能跟著大哥一起去了吧?”康熙想了想,道“朕沒意見,不過,還是徵求一下你們皇阿瑪的意見吧,他正該管你們,是吧?”康熙覺得還是讓老十擔點責任比較好,免得後孩子們變複雜了,老十將責任全推給弘暄,說弘暄自己不知道未雨綢繆…

看來康熙的確很護弘暄這個孫子啊…聽得康熙如此說,弘參有些為難道:“可現在城門都關了,大哥明天又要走…”弘曆則無所謂道:“皇瑪法,您給個手諭,派人進城通知皇阿瑪吧…”康熙糾正道:“不是通知,是叫你們皇阿瑪決斷。”弘曆忙看向幾個哥哥,用眼神詢問他們,皇瑪法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弘暄衝他搖搖頭,示意他閉嘴。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