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高麗百濟新羅勿吉奚契丹室韋豆莫婁地豆乾烏洛侯求倭蓋天地之所覆載至大,
月之所照臨至廣。萬物之內,生靈寡而禽獸多;兩儀之間,中土局而殊俗曠。人寓形天地,稟氣陰陽,愚智本於自然,剛柔繫於水土。故霜
所會,風氣所通,九川為紀,五嶽作鎮,此之謂諸夏,生其地者,則仁義所出;昧谷嵎夷,孤竹北戶,限以丹徼紫
,隔以滄海
河,此之謂荒裔,
其氣者,則凶德行稟。若夫九夷、八狄,種落繁熾,七戎、六蠻,充牣邊鄙,雖風土殊俗,嗜慾不同,至於貪而無厭,狠而好亂,強則旅拒,弱則稽服,其揆一也。
秦皇鞭笞天下,黷武於遐方;漢武士馬強盛,肆志於遠略。匈奴已卻,其國乃虛;天馬既來,其人亦困。是知雁海龍堆,天所以絕夷夏也;炎方朔漠,地所以限內外也。況乎時非秦、漢,志甚嬴、劉,逆天道以求其功,殫人力而從所,顛墜之釁,固不旋踵。是以先王設教,內諸夏而外夷狄;往哲垂範,美樹德而鄙廣地。雖禹跡之東漸西被,不過海及
沙;《王制》之自北徂南,裁猶
居
趾。豈非道貫三古,義高百代者乎!自魏至隋,市朝屢革,其四夷朝享,亦各因時。今各編次,備《四夷傳》雲。
高句麗,其先出夫餘。王嘗得河伯女,因閉於室內,為所照,引身避之,
影又逐,既而有孕,生一卵,大如五升。夫餘王棄之與犬,犬不食;與豕,豕不食;棄於路,牛馬避之;棄於野,眾鳥以
茹之。王剖之不能破,遂還其母。母以物裹置暖處,有一男破而出。及長,字之曰硃蒙。其俗言“硃蒙”者,善
也。夫餘人以硃蒙非人所生,請除之。王不聽,命之養馬。硃蒙私試,知有善惡,駿者減食令瘦,駑者善養令肥。夫餘王以肥者自乘,以瘦者給硃蒙。後狩于田,以硃蒙善
,給之一矢。硃蒙雖一矢,殪獸甚多。夫餘之臣,又謀殺之,其母以告硃蒙,硃蒙乃與焉違等二人東南走。中道遇一大水,
濟無樑。夫餘人追之甚急,硃蒙告水曰:“我是
子,河伯外孫,今追兵垂及,如何得濟?”於是魚鱉為之成橋,硃蒙得度。魚鱉乃解,追騎不度。硃蒙遂至普述水,遇見三人,一著麻衣,一著衲衣,一著水藻衣,與硃蒙至紇升骨城,遂居焉。號曰高句麗,因以高為氏。其在夫餘
懷孕,硃蒙逃後,生子始閭諧。及長,知硃蒙為國王,即與母亡歸之。名曰閭達,委之國事。
硃蒙死,子如慄立。如慄死,子莫來立,乃並夫餘。
漢武帝元封四年,滅朝鮮,置玄菟郡,以高句麗為縣以屬之。漢時賜衣幘朝服鼓吹,常從玄菟郡受之。後稍驕,不復詣郡,但於東界築小城受之,遂名此城為幟溝漊。
“溝漊婁”者,句麗“城”名也。王莽初,發高句麗兵以伐胡,而不行,莽強迫遣之,皆出
為寇盜。州郡歸咎於句麗侯騶,嚴尤誘而斬之。莽大悅,更名高句麗,高句麗侯。光武建武八年,高句麗遣使朝貢。
至殤、安之間,莫來裔孫宮,建寇遼東。玄菟太守蔡風討之,不能。
宮死,子伯固立。順、和之間,複數犯遼東,寇抄。靈帝建寧二年,玄菟太守耿臨討之,斬首虜數百級,伯固乃降,屬遼東。公孫度之雄海東也,伯固與之通好。
伯固死,子伊夷摸立。伊夷摸自伯固時,已數寇遼東,又受亡胡五百餘戶。建安中,公孫康出軍擊之,破其國,焚燒邑落,降胡亦叛。伊夷摸更作新國。其後伊夷摸復擊玄菟,玄菟與遼東合擊,大破之。
伊夷摸死,子位宮立。始位宮曾祖宮,生而目開能視,國人惡之。及長兇,國以殘破。及位宮亦生而視人,高麗呼相似為“位“,以為似其曾祖宮,故名位宮。位宮亦有勇力,便鞍馬,善
獵。魏景初二年,遣太傅、司馬宣王率眾討公孫文懿,位宮遣主簿、大加將數千人助軍。正始三年,位宮寇遼西安平。五年,幽州刺史毋丘儉將萬人出玄菟,討位宮,大戰於沸
。敗走,儉追至赬峴,懸車束馬登丸都山,屠其所都。位宮單將
息遠竄。六年,儉復討之,位宮輕將諸加奔沃沮。儉使將軍王頎追之,絕沃沮千餘里,到肅慎南,刻石紀功。又刊丸都山、銘不耐城而還。其後,復通中夏。
晉永嘉之亂,鮮卑慕容廆據昌黎大棘城,元帝授平州刺史。位宮玄孫乙弗利頻寇遼東,廆不能制。
弗利死,子釗代立。魏建國四年,慕容廆子晃伐之,入自南陝,戰於木底,大破釗軍。追至丸都。釗單馬奔竄,晃掘釗父墓,掠其母、珍寶、男女五萬餘口,焚其室,毀丸都城而還。釗後為百濟所殺。
及晉孝武太元十年,句麗攻遼東、玄菟郡。後燕慕容垂遣其弟農伐句麗,復二郡。垂子寶以句麗王安為平州牧,封遼東、帶方二國王,始置長史、司馬、參軍官。後略有遼東郡。
太武時,釗曾孫璉始遣使者詣安東,奉表貢方物,並請國諱。太武嘉其誠款,詔下帝系名諱於其國。使員外散騎侍郎李敖拜璉為都督遼海諸軍事、徵東將軍、領東夷中郎將、遼東郡公、高句麗王。敖至其所,居平壤城,訪其方事,雲:去遼東南一千餘里,東至柵城,南至小海,北至舊夫餘,人戶參倍於前魏時。後貢使相尋。歲致黃金二百斤、白銀四百斤。時馮弘率眾奔之,太武遣散騎常侍封撥詔璉,令送弘。璉上書稱當與弘俱奉王化,竟不遣。太武怒,將往討之。樂平王丕等議等後舉,太武乃止。而弘亦壽為璉所殺。
後文明太后以獻文六宮未備,敕璉令薦其女。璉奉表雲:女已出,求以弟女應旨。朝廷許焉,乃遣安樂王真、尚書李敷等至境送幣。璉惑其左右之說,雲朝廷昔與馮氏婚姻,未幾而滅其國。殷鑑不遠,宜以方便辭之。璉遂上書,妄稱女死。朝廷疑其矯拒,又遣假散騎常侍程駿切責之,若女審死,聽更選宗淑。璉雲:“若天子恕其前愆,謹當奉詔。”會獻文崩,乃止。至孝文時,璉貢獻倍前,其報賜亦稍加焉。時光州於海中得璉遣詣齊使餘奴等,送闕。孝文詔責曰:“道成親殺其君,竊號江左,朕方興滅國於舊邦,繼絕世於劉氏。而卿越境外鄉,
通篡賊,豈是籓臣守節之義?今不以一過掩舊款,即送還籓。其
恕思愆,祗承明憲,輯寧所部,動靜以聞。”太和十五年,璉死,年百餘歲。孝文舉哀於東郊,遣謁者僕
李安上策贈車騎大將軍、太傅、遼東郡公、高句麗王,諡曰康。又遣大鴻臚拜璉孫雲使持節、都督遼海諸軍事、徵東將軍、領護東夷中郎將、遼東郡公、高句麗王。賜衣冠服物車旗之飾。又詔雲遣世子入朝,令及郊丘之禮。雲上書辭疾,遣其從叔升於隨使詣闕嚴責之,自此,歲常貢獻。正始中,宣武於東堂引見其使芮悉弗,進曰:“高麗系誠天極,累葉純誠,地產土
,無愆王貢。但黃金出夫餘,珂則涉羅所產。今夫餘為勿吉所逐,涉羅為百濟所並。國王臣雲惟繼絕之義,悉遷於境內。二品所以不登王府,實兩賊之為。”宣武曰:“高麗世荷上將,專制海外,九夷黠虜,實得徵之。昔方貢之愆,責在連率。宜宣朕旨於卿主,務盡威懷之略,使二邑還復舊墟,土
無失常貢也。”神龜中,雲死,靈太后為舉哀於東堂。遣使策贈車騎大將軍、領護東夷校尉、遼東郡公、高麗王。又拜其世子安為鎮東將軍、領護東夷校尉、遼東郡公、高麗王。正光初,光州又於海中執得梁所授安寧東將軍衣冠劍珮,及使人江法盛等,送京師。
安死,子延立。孝武帝初,詔加延使持節、散騎常侍、車騎大將軍、領護東夷校尉、遼東郡公、高句麗王。天平中,詔加延侍中、驃騎大將軍,餘悉如故。
延死,子成立。訖於武定已來,其貢使無歲不至。大統十二年,遣使至西魏朝貢。及齊受東魏禪之歲,遣使朝貢於齊。齊文宣加成使持節、侍中、驃騎大將軍,領東夷校尉、遼東郡公、高麗王如故。天保三年,文宣至營州,使博陵崔柳使於高麗,求魏末人。敕柳曰:“若不從者,以便宜從事。”及至,不見許。柳張目叱之,拳擊成墜於
下,成左右雀息不敢動,乃謝服,柳以五千戶反命。
成死,子湯立。乾明元年,齊廢帝以湯為使持節、領東夷校尉、遼東郡公、高麗王。周建德六年,湯遣使至周,武帝以湯為上開府儀同大將軍、遼東郡公、遼東王。隋文帝受禪,湯遣使詣闕,進授大將軍,改封高麗王。自是,歲遣使朝貢不絕。
其國,東至新羅,西度遼,二千里;南接百濟,北鄰靺鞨,一千餘里。人皆士著,隨山谷而居,衣布及皮。土田薄瘠,蠶農不足以自供,故其人節飲食。其王好修宮室,都平壤城,亦曰長安城,東西六里,隨山屈曲,南臨浿水。城內唯積倉儲器備,寇賊至
,方入固守。王別為宅於其側,不常居之。其外復有國內城及漢城,亦別都也。其國中呼為三京。復有遼東、玄菟等數十城,皆置官司以統攝。與新羅每相侵奪,戰爭不息。
官有大對盧、太大兄、大兄、小兄、竟侯奢、鳥拙、太大使者、大使者、小使者、褥奢、翳屬、仙人,凡十二等,分掌內外事。其大對盧則以強弱相陵奪而自為之,不由王署置。復有內評、五部褥薩。人皆頭著折風,形如弁,士人加二鳥羽。貴者,其冠曰蘇骨,多用紫羅為之,飾以金銀。服大袖衫、大口袴、素皮帶、黃革履。婦人裙襦加襈。書有《五經》、《三史》、《三國志》、《晉陽秋》。兵器與中國略同。及
秋校獵,王親臨之。稅,布五疋、谷五石;遊人則三年一稅,十人共細布一疋。租,戶一石,次七鬥,下五斗。其刑法,叛及謀逆者,縛之柱,爇而斬之,籍沒其家;盜則償十倍,若貧不能償者樂及公私債負,皆聽評其子女為奴婢以償之。用刑既峻,罕有犯者。樂有五絃、琴、箏、篳篥、橫吹、簫、鼓之屬,吹蘆以和曲。每年初,聚戲浿水上,王乘
輦、列羽儀觀之。事畢,王以衣入水,分為左右二部,以水石相濺擲,喧呼馳逐,再三而止。俗潔淨自喜,尚容止,以趨走為敬。拜則曳一腳,立多反拱,行必
手。
多詭伏,言辭鄙穢,不簡親疏。父子同川而浴,共室而寢。好歌舞,常以十月祭天,其公會衣服,皆錦繡金銀以為飾。好蹲踞,食用俎機。出三尺馬,雲本硃蒙所乘馬種,即果下也。風俗尚
,不以為愧,俗多遊女,夫無常人,夜則男女群聚而戲,無有貴賤之節。有婚嫁,取男女相悅即為之。男家送豬酒而已,無財聘之禮;或有受財者,人共恥之,以為賣婢。死者,殯在屋內,經三年,擇吉
而葬。居父母及夫喪,服皆三年,兄弟三月。初終哭泣,葬則鼓舞作樂以送之。埋訖,取死者生時服玩車馬置墓側,會葬者爭取而去。信佛法,敬鬼神,多
祠。有神廟二所:一曰夫餘神,刻木作婦人像;一曰高登神,雲是其始祖夫餘神之子。並置官司,遣人守護,蓋河伯女、硃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