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304章小子呵呵一笑“大人,小的見李大人要受杖刑,所以就給他帶了些傷藥過來。”小李將軍心中一暖,這小子不錯,僅僅一面之緣就能這樣做,是個可
之人!
光爺也是呵呵一笑:“小子,看來你這些傷藥是多餘了,你看李大人現在怎樣?”小
子這才發現小李將軍站的筆直,絲毫沒有剛剛經歷了杖刑那種痛苦的樣子。眼珠一轉,就猜到了怎麼回事,一拍腦門“喲,瞧小的這記
,有陳大人在李大人自然是安然無恙了。”不留痕跡的一記馬
讓光爺很是舒坦,擺手笑道:“好了,李大人咱們趕緊回去吧,莫讓皇上等急了。”說罷,和小李將軍就向著不遠處的大殿走去,小
子站在一邊彎
恭送。
走到小子近前,小李將軍低聲道:“小
子,謝了。”小
子憨憨一笑“大人,應該的。”
…
到了殿門前,光爺回頭對著小李將軍小聲道:“李大人,裝著痛苦點,可別讓皇上發現了不對!”小李將軍趕緊點頭,一張臉瞬間變得扭曲起來,兩條腿也分開了,那樣子和真捱了三十大板別無二致。
走進大殿,光爺裝作一臉冷漠,理也不理跟在身後的小李將軍,對這趙皇帝抱拳道:“皇上,三十庭杖一下不差!”趙皇帝看著跟在他身後滿臉痛苦的小李將軍,倒是沒想太多,看著一臉不忿的秦檜言道:“好了,此事到此打住,以後就不要再提及了。”小李將軍躬身再拜,這才挪到嶽老大身後站定。
“子玉,沒事吧?”嶽老大聲音有些焦急。
“將軍,你是不知道有多疼,末將這次知道錯了,回去後你能不能不收拾我啊?”小李將軍滿臉懺悔道,機會難得,要不然回去嶽老大再尋麻煩,可就沒有陳大人照顧自己了。嶽老大微微的點了點頭,子玉自從跟了自己還沒吃過這樣的苦頭,這次的教訓一定很深刻。
這事完了,提升劉復的事終於開始了。隨著安大公公一聲高唱,殿內眾臣紛紛回首,一個個睜著兩大眼看著門口。
沒一會兒,衣著還算乾淨的劉王爺就在四名威風凜凜的皇宮侍衛帶領下哆哆嗦嗦的走了進來。成了俘虜,劉王爺早已沒有了當的傲氣,就見他兩眼亂轉,草草的打量著殿內情形。大家都看著他,自然發現了這一情況,當場就有人笑了起來,緊接著變成了鬨堂大笑,一個個志得意滿,狠狠地羞辱著這個偽齊的王爺。
原本就害怕不已的劉王爺更是站不住腳,直接跪在地上撅著腚喊了起來“罪臣劉復,參見皇上!”
“大膽劉復,你一個叛逆之賊也敢自稱罪臣!”某位不知名的大人立時站了出來呵斥道,看他咬牙切的神情,向眾人宣告著他是多麼的忠心。緊接著一個個大臣接踵而來,引經據典對著叛逆之人罵的是不亦樂乎。劉王爺哆哆嗦嗦的跪在那裡不敢說話,也不知道該怎麼說,只能任憑義憤填膺宋臣大聲責罵。
痛快淋漓的大罵整整持續了一刻鐘,直到眾臣說的口乾舌燥再也罵不動時才告一段落。趙皇帝身為天子,自然不會喝罵劉復,那樣有**份。待到眾位臣子停下,這才開口道:“劉復,抬起頭來!”語氣輕緩,卻有一股人的氣勢。劉王爺戰戰兢兢的抬起頭來,滿眼祈求的看著趙皇帝,期望他能饒自己一條小命。
“劉復,你可知罪?”趙皇帝張口來了一句廢話,神情很是得意。
“劉復知罪,不過請皇上看在草民一心報效朝廷的份上能饒草民一條賤命。”六王爺可憐巴巴道。眾人一愣,你丫都叛逆了還心懷朝廷?趙皇帝也是納悶,在他的預想中會有兩種情況出現,一種便是劉復昂首,想著慷慨赴死,面對這樣的情況,自己聯合下面諸位愛卿引經據典將他辯個冷汗淋淋,最後跪地求饒。另一種是進來後卑躬屈膝,抬手就自己掌嘴,說一些懺悔的的話,讓自己樂呵樂呵。無論那種情況自己都要好好的羞辱他一番,而後是殺還是暫且關押起來待來
將偽齊劉豫抓來後一塊處決那可就是看自己的心情了。劉復開始也是按照第二條路來了,可是萬萬沒想到事情到了一半劉復竟然冒出這麼一句話來,事情預料不及,當時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此話怎講?”
“皇上,草民雖然成了那勞什子武恩王,也是被無奈,只能委曲求全以待良機。其實心中一直堅定地認為自己是大宋的子民,所以很早以前就開始謀劃該如何為皇上做些事情。這次終於等到了機會,那天殺的劉豫命草民帶領五萬人馬去抗拒我朝廷大軍,草民故意緩慢行進,以達到拖延時間的目的,而後又是自投羅網,這才回到我大宋境內,今
能夠有幸一睹天顏。
“劉王爺翻臉不認人,對他百般恩寵劉皇帝成了天殺的,自己愚笨落入小李將軍的圈套也成了自投羅網。這等話自然沒人會信,可是聽起來卻是讓趙皇帝很高興,這不正是說明自己統治有方,乃難得的賢明君主嘛,連那些身處敵營的百姓都知道為自己盡忠,難得,實在是難得!
趙皇帝高興了,自然就不想為難劉復,也不會再去羞辱他,直接進行最後一項吧。眼睛對著殿內眾臣一掃“諸位愛卿,對於偽齊叛逆劉復,究竟該如何處置呢?”趙皇帝滿臉帶笑,話裡的意思已經在明白不過了,若是真要把劉復怎麼著,定然是另一副臉,也決計不會問眾人怎麼辦,一道聖旨就可以將劉復大卸八塊。大家都不傻,都看得出趙皇帝想留劉復一條
命,現在問怎麼辦,那就是想著找一個藉口。很多急於在趙皇帝面前表現一把的人趕緊開動腦筋,看看能有什麼藉口保住劉復一條小命。
秦檜自從得知劉復被抓後就想到了這個問題,辦法也想好了,就等著趙皇帝要殺人時看情況再拿出來保住劉復一條小命。這時一見這樣的情形,當然是高興不已,如此一來自己的安全就有了保障,不會因為劉復的事陷進去。稍微一頓就站了出來,躬身道:“皇上,劉復身為偽齊武恩王,身份不低,若是我們現在能留他一條命,必定會
引偽齊那些依舊
懷朝廷、但是生怕回來丟了
命的人來歸降,到那時只需派出一路兵馬就可以將偽齊徹底平定!”趙皇帝聽的微微點頭,這倒是個不錯的注意,在場的人也是紛紛點頭,絲毫沒想到自己會落盡秦檜佈下的陷阱。要知道那些個在偽齊掌有實權的人那個不是貪戀榮華富貴之輩,否則怎麼會甘背罵名做漢
?又怎麼會因為劉復逃的一條
命,放著好好地榮華富貴不享乖乖的跑來住進一所小院子,或是在這大宋朝當一個有名無實的朝廷命官?
小李將軍倒是不管這些,無論他劉復怎麼樣,將他生擒的功勞都跑掉。滿朝無人反對,這事便這麼定了下來,趙皇帝頒下口喻,名人在城內為劉王爺建一所小院子暫且住下,這一暫且很有可能就是一生。劉王爺保住一條命,自然是千恩萬謝,面帶喜
的退了下去。
劉王爺的事情擺平,那接下來就是論功行賞了,嶽老大此行不但平定楊么之亂,而且還收回了被金兵偽齊佔領的襄陽,更是一口氣打入偽齊境內連下三座大城,再有就是生擒劉王爺了,幾件事無論哪一件都是大功,現在一加起來想不升官都難。秦檜早就知道這一點了,雖然心有不甘也不出言阻攔,攔也攔不住。
一陣討論,雖然嶽老大不停地重複自己資歷淺薄難以勝任,可還是按了一堆頭銜:清遠軍節度使、湖北路、荊、襄、潭州制置使。節度使要是在前唐那可是軍政大權一手在握外號土皇帝的一方霸主,不過在宋朝就不是那麼回事,只是個虛銜,提高身份的一種途徑。真正厲害的後面的制置使,所屬州府的軍務之事一把抓,設有制置使司,別號帥司,故制置使在軍中也稱作大帥,就是宗爺爺那一級別的人物。當然了嶽老大現在兵微將寡,品階是正四品,和他老人家當年從二品的大帥統領三十萬大軍比起來要差上不少。
小李將軍也不差,作為先鋒大將不但連下數城,更有親手抓了楊么和武恩王的大功,光是俘虜就抓了近三萬!要不是他歸嶽老大統屬,他的功勞可要比嶽老大大上不少,不過這也沒辦法,主將是嶽老大,這大頭自然就被他拿走了。一番商議,小李將軍也領了個虛銜:嶽州觀察使!觀察使也不小,就排在節度使之後,從此要是士林中人稱呼小李將軍,最好的就是喊一聲李嶽州。職位也升了一格,成了從四品的都統制,不過仍歸嶽老大統屬,就像嶽老大和韓世忠合兵作戰,也要聽從韓世忠的吩咐一樣。至於麾下倒地有多少兵力這可就不歸趙皇帝管了,得張浚回樞密院好好思考一番再作計較。
再下來就是沒有趕來的王貴和李橫了,兩人比起小李將軍來表現平平,風頭都被小李將軍佔盡了,所以領了個團練使的虛銜,外加就是一大堆財物的打賞了。
從早朝一開始就忙活,好幾件事趕到一塊可是費了不少事情,最後的封賞議定,已經是午時了。…卡住了。好像就是傳說中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