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有車,不怕晚!”李老二開車,拉著張國忠、楊舟和李震父子再次來到了剛才張國忠上山的地方,由李帥帶路,幾個人不一會便走到了一個滿是碎石的小坳中“喏,就是這塊,我打老遠就看見這塊地方冒煙,等走過來就沒了。”李帥抬手指了指小山坳中的一片碎石,說是碎石,最小的也得有西瓜那麼大。
“這裡…?”張國忠拿著羅盤深一腳淺一腳的再碎石上轉悠了兩圈,發現自打進山後就紋絲不動的指針竟然隱隱約約的動了起來,顯然碎石底下埋了什麼東西,按地形來說,這個小山坳也算是個聚陰的死角,陰氣本就比山中其他地方要強,照常理講,羅盤到了這裡應該就處於半失靈狀態了,倘若在這種情況下都能讓羅盤有反應,其陰氣強度是可想而知的。說實話,如果說沒有李帥帶路,單憑張國忠自己用羅盤找的話,是打死也找不到這種犄角旮旯的。
“我明白了…”合上羅盤,張國忠又來到了李帥跟前“小夥子,像這樣的事,你以前還見沒見過?”按張國忠的猜測,這李帥有可能就是民間傳說中的“陰陽眼”至少視覺對陰氣的程度也要比常人強,所以才會看到這塊地方“冒煙”按這個小山坳的地形而言,陰氣是容易形成漩渦效應的,就好比溪
底部的某些旮旯死角經常會有水
的漩渦一樣;而李帥當時看見的,很可能就是山坳中形成的豎直向上的陰氣漩渦。在慧眼之中,陰氣應該是灰黑
的,所以這李帥才會看見燒溼柴火一樣的灰濛濛的煙霧。
“以前?”李帥搖頭“這裡我以前也來過,沒啥事,單就那天冒煙。”
“不單是在山裡!”張國忠道“你平時在家,或者出去玩的時候,經沒經過類似於冒煙這種事?”
“沒有…”李帥搖頭。
“張半仙,你說這地裡平白無故冒煙,會不會是妖出
啊?”站在一旁的李震眉頭緊皺,聽兒子這麼一說似乎還
擔心。
“您放心,絕對不是…”張國忠也有點無奈,看來這李震想必也是西遊記看多了“來兩位李哥,還有楊老弟,你們幫我搬開這些石頭!”說話間,張國忠開始將一塊塊的石頭往旁邊搬,李老二和李震見狀,趕忙也開始幫忙,不一會工夫,被移到旁邊的石頭就堆了一人多高,把幾個人累的是上氣不接下氣,但奇怪的是,腳底下的碎石竟然不見少,依舊是裡三層外三層。
“不對勁…”張國忠掏出羅盤,只見指針微微顫動,幅度似乎是比剛才大了點,但仍舊不明顯。
“咋不對勁啦?有妖?”一瞅張國忠看羅盤,李氏兄弟馬上湊到了跟前。
“你們看這些石頭,不像是自然形成的…”張國忠抬頭看了看周圍的山勢,基本上都是整塊的岩石,即使有些地方有點碎石,也是大小不一零零散散,而眼下這個地方,不但位置處在聚陰的小山坳的正中間,而且往下挖了好幾層全是大小相似的石塊,明顯有人工的痕跡。
“對了張半仙,你先前問我的古墓,是不是就是這啊?”李老二忽然想起來張國忠曾在百丈池問自己古墓的事,表情瞬間就慌了“咱們擅自動人家的墳,不會遭報應吧?”
“這…是古墓?”李震也有點發傻“張半仙,你說孩子是不是把古墓裡邊的鬼帶回我們家啦?”
“誰說這是古墓了!?”張國忠一皺眉,心裡算是服了這兄弟倆了,想象力倒是真豐富,從古至今有把人往這種地方埋的嗎?不過話說回來,雖說可以肯定腳底下不是什麼古墓,但此時此刻,張國忠的心裡卻萌生了另一種猜測:寒骨
!
不論地形方面還是羅盤的反應,此時腳下這塊地方都符合寒骨的存在條件,首先,整個山坳是個死角,陰陽基本上不怎麼
通,二來,這山坳從地形上是個大“漏斗”而這片碎石區則正是“漏斗”的中心點,整個山坳的陰氣都往這一點上聚,倘若地下真要有個巖
溶
什麼的,在此處開一個“天窗”
了天,陰氣長年累月的往
裡灌,想不成“寒骨
”都難啊,況且在“八仙鎮妖”的故事中,趙金舟的屍身不宜遠程運輸,由此推測寒骨
應該就在湖北境內,從這一點講,娘娘山的地理位置也與傳說相吻合…
“莫非…”想到這,張國忠心中不由得一動,按傳說中的說法,那個疑似朱允炆的“言尚道人”的去向與寒骨有很大的關聯,找到寒骨
也就找到了“言尚”就找到了朱允炆,而在“黃仙”的遺詩中,找到了朱允炆,也就能找到蘇鐵力的下落,莫非真是冥冥之中早有安排?連晨光老道都不知道具體位置的寒骨
,竟然能讓自己如此誤打誤撞的碰上?
“半仙啊,咱…還往下挖不?”李震想繼續搬石頭又有些猶豫“您能不能給我個準話,這事和我家裡那些事到底有沒有關係?咋破解?”
“先不要挖了!”張國忠一擺手“先回去,我要去一趟武當山!回來再作打算!”說實話,此時此刻,雖說張國忠也想繼續往下挖以探究竟,但轉念一想還是先算了,自己此次出門什麼厲害傢伙都沒帶,萬一腳底下真是傳說中的寒骨,就這麼大搖大擺的挖開肯定是要捅婁子的,且不說傳說中的趙金舟趙大俠,哪怕隨便是個被陰氣漩渦捲進來的小鬼小怪,藉著這山坳子以及下面寒骨
的陰氣,都夠自己喝一壺。想挖
,雖說不一定非要手握巨闕,但至少也得是把像樣的傢伙式啊…“您…去武當山?”旁邊的揚舟也是一愣“那劉倩兩口子的事怎辦?”
“都是一檔子事!那兩口的墳地不用去了,可以肯定就是水的事!”按張國忠的推測,如果寒骨真的就在腳下的話,百丈池的水肯定是通過暗道從這寒骨
引過去的,很可能是後世某些人發現了這個陰氣沖天的寒骨
,為了避免禍害鄉里,才修了暗道和百丈池以做“洩煞”之用,水是怨氣的良好載體,養魚池從百丈池
水,勢必也會聚集一定量的怨氣,雖說此時一切都是推測,而且並不能解釋為什麼只有劉倩夫婦在養魚池中送命而其他人卻沒事,但已經基本可以排除墳地存在問題的可能
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