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謎蹤第三十七章慶泰劍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建文謎蹤第三十七章慶泰劍回到屋裡,老劉頭用皮尺將這“長情劍”重新量了一遍。鐵鏽被去除後,寶劍劍長102公分,刃長71公分,寬僅2。9公分,尺寸上足足比剛才的鏽疙瘩苗條的一圈,分量上也比剛才輕了一些,畢竟砸了一層的鐵鏽下去。

碘鎢燈的強光下,張國忠拿著用放大鏡辨認了足足兩個小時,在將刻在劍刃上的篆字大體上看明白,原來這些字果真不是什麼裝飾,而是此劍的真實身世,在劍柄處,張國忠還找到了兩個被祥龍花紋包圍的篆字:慶泰,似乎是這把劍的真實名字。

劍身所刻篆字內容如下:太祖洪武十一年夏,吾以大洪山逍遙萃神劍獻聖上,聖悅,封孺人,賜金三百,銀兩千,賜名“斷念”概佩於御史馮佑林,斬龔學由於兗州。

永樂二年秋,聖上遣御史袁佔忠授吾鑄劍之職,須以太子承駕之用,夫自古造刃者,介以聖命為大耀,吾知此責之重,會當逍遙萃劍以報聖恩。

然,逍遙實乃天賜,集之月不滿斛,萃一劍須仙廿斛,吾當三年鑄一劍之念以報聖恩。永樂三年秋,吾體痛,索太醫切之,醫曰:不復載矣。吾大慟,非悲死也,悲夫縱死而聖恩不達,尋馮佑林復聖實情以求聖寬,吾楊孟氏聞之曰:不如鑄幼刃於其中,後補其寸面聖何如?遂以仙十五斛萃幼劍以為基,後以補之,見此文者,乃會吾之緣,是以知己也大概意思是說: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78年)夏天,我用大洪山*逍遙內的水萃了一把神劍獻給皇上,皇上很高興,封了我一個(七品)官位,並賜給我三百兩黃金和兩千兩白銀,並給這把劍賜名“斷念”御史馮佑林拿著(斷念劍),在兗州斬了(貪官)龔學由。

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秋天,皇上派御史袁佔忠找到我,派給我鑄劍的差事,(這把劍)將用於太子登基,古往今來,鑄劍的匠人都視皇帝的委託為最高榮耀,我知道這件事責任重大,便準備再以逍遙水萃劍以報答皇上(的信任)。

可是,逍遙水是上天所賜,一個月都收集不滿一斛,而萃一把劍需要二十斛的水,所以我做好了耗費三年時間鑄劍的準備,以報答皇上的恩德,永樂三年秋天,我到身體疼痛,找了一名太醫(為我)診脈,太醫說,活不過一年了。(聽到這個消息後)我大哭了一場,不是怕死,而是怕不能完成皇上的託付,想找到御史馮佑林,把實際情況告訴皇上,以求皇上的寬恕,我子楊孟氏(聽完我的想法)說,不如鑄造一把小尺寸的(劍)為基礎,等你死後(由我)為你將尺寸補齊,怎麼樣?此後,我(趁還在世)以十五斛水萃了一把(尺寸稍小的)劍,見到這篇(刻文)的人,一定是與我有緣的人,必定是我的知己“按這上面說的,這把長情劍…不,應該是慶泰劍,的確是一裡一外兩把劍,裡邊這把,才是楊古云鑄劍的真實水平”張國忠端起寶劍點了點頭,儼然一副佔了大便宜的表情,這可好,白落了把寶劍,還跟古代的鑄劍宗師成了知己了。

“看來這楊古云對她媳婦的水平也有信心啊?”老劉頭關上碘鎢燈,一個勁的捋自己那兩撇八字鬍“國忠啊,按劍上刻的,這楊古云還鑄過一把叫‘斷念’的劍,而且還有御史用這把劍殺過貪官?”

“是啊…”此時的張國忠,對這把劍顯然有點愛不釋手。

“你說裡那東西,會不會是被‘斷念’劍斬了的那個龔學由?”老劉頭眼珠滴溜溜亂轉“因為這兩把劍都是楊古云所鑄,所以會怕屋及烏,連這把劍也一塊怕了?”

“這…不大可能吧…”張國忠一皺眉“師兄你自己動腦子想想有這種可能嗎?”

“是不大可能…”老劉頭自己也樂了,天底下貌似還沒有這麼“識貨”的怨孽。

“我明天打電話問問這把劍的來歷吧…”張國忠用手指撫摸著劍柄“慶泰”兩個篆字雕紋“在八仙鎮妖的傳說裡,趙金舟最終是被八仙陣鎮住的,如果裡的東西真是趙金舟的話,那這把劍八成與趙金舟有關…”

“有道理…”老劉頭點了點頭,沒想到整件事的線索竟然集中到了一把劍上“國忠啊,這把劍你先放我這,我給你配個把”一夜的時間轉瞬即逝,第二天,張國忠起第一件事便是把電話打到了復真觀,得知寶劍“劍中有劍”的消息後,晨光老道也是吃驚不已,按晨光道長的回憶,這把劍好像的確也不是師傅自己來的,而是從師爺那輩傳下來的,理論上講這並不符合武當山一直以來的規矩,但作為弟子是沒權利更沒必要向師傅打聽這種事的,沒準是師傅心疼徒弟沒像樣的傢伙,破例相傳呢,所以誰都沒把這種事放在心上,電話最後,晨光道長答應盡力去打聽關於此寶劍在武當山的淵源,並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一定要看一看寶劍去掉鐵鏽以後的樣子,看來這晨光老道一時動把寶劍送給張國忠,此時也是後了大悔了。

掛掉電話,張國忠開車到了老劉頭家,一進門就吃了一驚,只見正堂正在擺慶泰劍的不是老劉頭,而是秦戈,站在秦戈背後的,竟然是多不見的大手劉,比起當年甘肅那個採藥山民的形象,此刻的大手劉竟然留起了油亮的小偏分,乍一看就像個一夜暴富的土老闆一樣。

“秦先生?劉大哥?”張國忠眼珠子都瞪出眼眶了。

“孫亭安排他來給我們幫忙”秦戈指了指大手劉“昨天我們剛好在北京下飛機,本來想在北京住一宿的,接到劉先生的電話說這邊發現了至關重要的線索,就連夜趕過來了…”說著話,秦戈抬眼斜了斜在正在一邊用砂紙打磨“劍把”的老劉頭,儼然一副識破騙局的表情。

“我可沒讓他來…”老劉頭拿著剛做好劍把一個勁的端詳“把劍拿過來是你的麼你就瞎鼓搗”說這話,老劉頭起身一把把寶劍從秦戈手裡扯了過來,把剛做好的劍把裝在了劍柄上“國忠,看看合適不合適?”用手握了握配上劍把的寶劍,手果然不同凡響,沒想到自己這寶貝師兄還有這麼一手,僅一夜的功夫,還真給這把重生的寶劍做了一個木製劍柄,也不知道這老小子大半夜的從哪來的上等“黃花梨*”木料。

“張掌教,我聽說,這是朱允炆的佩劍?”秦戈抬眼盯著張國忠。

“這…您聽誰說的?”張國忠一皺眉。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