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謎蹤第三十九章百步回魂陣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錯”老劉頭道“這個鎮關鍵不在於回魂,而在百步”

“百步?”張國忠下意識的看了看周圍,一百步大概有一百米的長度,此時這個山的直徑倒真是差不多“這個陣是幹嘛的?”

“成…仙”老劉頭一字一顫道“趙觀山*,聽說過沒?”

“趙觀山?”張國忠一愣,手裡的劍險些沒掉到地上…

修真入道,最大的目標無外乎“成仙”除了“修真”、“煉丹”這些傳統的修仙理論方法之外,還有一種被廣為認同的成仙理論便是“十善為仙”意思就是說十世的善人便可修成仙果,這種說法無異於大大降低了成仙的門檻,言外之意哪怕是普通老百姓,只要當十輩子的好人也能成神仙,就當時的修道圈子而言,這種說法無疑是瘋狂且及其“反動”的,既然多做點好事就能成仙,還修哪門子道?其質簡直就如同在中世紀的歐洲宣揚“不信耶穌照樣能上天堂”的理論一樣,然而提出這個瘋狂理論的人,就是那位傳說中的趙觀山。

提出“十世為仙”的“瘋狂”理論之後,趙觀山便頂著四面八方的壓力開始著手證實這一理論,然而一個人怎麼可能用一世的生命證實“十世”之後將會發生的結果呢?就在整個道門抱著看笑話的心情關注趙觀山的實驗結果時,這趙觀山竟然宣佈這一理論已經得到了驗證,並邀請包括自己的老師蕭抱珍*、王重陽*、李仙縝*等十數位道門臺柱級人物赴蒼巖山觀果,三個月之後,這十數位道門宗師竟然無一例外的肯定了趙觀山的實驗成果,並一致給出了“卻為其理,無可辯焉”的結論,意思就是說確實是這麼回事,沒什麼可商量的。

消息傳出,道門震撼,大家一是驚在這種荒謬的理論竟然是真的,二是驚在趙觀山竟然真的能在短時間內驗證十世之後所發生的事並且得到這些道門首腦們的一致認可。

震驚之餘,江湖上對於趙觀山的“實驗方法”也是猜測四起,甚至連當時一致沉於道法研究的宋徽宗趙佶也不惜先後三次下詔想宣趙觀山進宮想看個究竟,卻始終沒能找到趙觀山本人。

然而就在此時,與外界的騷動形成鮮明對比的,便是那些受邀親離現場的宗師大腕們的守口如瓶,這些人顯然不願意透其中細節,理由無一例外皆是“驚為非道之捷徑,不至無道於真修”言外之意趙觀山的實驗確實是能夠證明“十世為仙”是成仙的捷徑,但實驗本身卻不應當成為現今道門中人投機取巧的藉口,(實驗方法)如果大白天下的話,僅用數月之修即可完成十世之為,以後誰還修道?當然,這只是這些宗師們的一面之詞,後人甚至有過猜測,就是這些宗師們有可能只見到了“試驗結果”而並未親眼見到試驗過程,更有些“憤青”甚至猜測是這些宗師大聖們很有可能是從頭到尾全程觀看了試驗過程,只不過水平有限誰都沒看懂,又不好意思說自己看不懂,才被迫認可趙觀山的。

總而言之,直到最後這些宗師門一一歸仙,趙觀山驗證“十善為仙”理論的具體方法,始終都是一個謎。

據傳說在“十善為仙”的理論得到驗證後不久,這趙觀山又乘勝追擊提出了“十惡為妖”的配套論調,就好比陳景潤先證實“1+2=3”之後再次衝擊“1+1=2”一樣,但與“十善為仙”理論不同的是“十惡為妖”最終並沒有得到像前者那樣的有力驗證,就連趙觀山本人在提出這個猜想之後也銷聲匿跡於江湖了。然而礙於“十善為仙”的理論已經得到了驗證,所以“十惡為妖”雖然直到現今仍然處在“猜想”狀態,卻被人們與“十善為仙”放在了一起,當做成型的理論傳承了上千年。

“百步回魂陣,莫非是李觀山做實驗的陣法?”張國忠已經猜的差不多了。

“都這麼說”老劉頭道“這個陣名是晚清年間龍虎山的遊方散人童苦瞻起的,道光年間那個童苦瞻在雲遊蒼巖山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巖,巖壁上有太一派祖師爺蕭抱珍的題詩,明擺著就是當年趙觀山驗證‘十世為仙’的山,山方圓百步,應該跟這個差不多,而且那個山跟這裡一樣,也有水,也長了不少的‘燈草’”

“那個山裡也有雕像和一池子的死玉?”張國忠問道。

“這倒沒聽說”此時老劉頭已經走到了雕像跟前“如果這個里布的也是‘百步回魂陣’,那秘密應該都在這個雕像裡”說罷,老劉頭把七星劍背在了背後,掏出手電開始在雕像上一寸一寸的找。

“師兄,你找啥呢?”看老劉頭用手扒著“玉衣”的玉片找的帶勁,張國忠也不由自主的跟著一塊找了起來,但卻不知道要找什麼。

“傻子,這個雕像不可能是實心的鐵疙瘩”老劉頭道“裡邊肯定有東西,而且肯定是雕像鑄好之後再放進去的我找找有沒有機關暗門什麼的,能往裡放東西”註解*:*趙觀山:生卒年不詳,江西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太一教著名散人,自幼師從太一祖師蕭抱珍,後雲遊四海,號觀山子、癲道人、真乾仙人,*蕭抱珍:(?--1166),金代道士,道教太一道(也稱太乙道)的創始人。又名元升,衛州(今治河南衛輝)人,原從真人處授秘籙,演化為“太一三元法籙”遂在衛州自立教傳道。

*王重陽:(1112年—1170年),原名中孚,字允卿,又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後改名喆,字知明,道號重陽子,故稱王重陽。北宋末京兆咸陽(今陝西咸陽)大魏村人,道教全真派創始人。

*李仙縝:(1105—?),字生林,號仙縝。浙江天台人,北宋道學家、養生家,師從神霄派宗師林靈素,著有《混元靈注經》、《天空星行經》等。

[。]

上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