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索他的防守還是很有效的,湘軍雖然每天都會來騷擾,但是並不敢大肆的強攻,因為那樣對他們而言也就失去了優勢。
局面似乎就這樣僵持了,時間進入到八月中旬,正是到了一年最熱的時候不管是宣德還是張寧都希望戰爭早些結束,對於這些士兵們而言,每天烈下訓練並不是什麼享受的事情。
時間到了八月底,事情似乎來了一些變化,在外負責設伏的楊昱發現叛軍逐漸開始將火炮等重要資重,向後方運回去,每
的佯攻問候也變得不痛不癢,連每
三次請戰都變得時有時無。
這些消息自然傳到宣德的耳中。
“報…雲南巡撫沐晟同貴州巡撫安文合兵已攻佔長沙,向東直南昌。”不一會又一探子來報。
“報…廣西巡撫李由帥軍攻下吉安,向北直南昌。”
“太好了,陛下,天佑我大明,此時叛賊定然首尾難顧,疲於奔命,待其最虛弱之時我們給其致命一擊即可,如此天下可定也。”楊榮作為制定計劃之人此時心中頗為得意當即發表意見。而一旁的英國公張輔作為一個真正常年掌兵的人總覺得這事說不出的蹊蹺,不過為了免受誹謗他沒有開口,畢竟一個輸掉的人突然開口勸將要贏的人淡定屬實很諷刺。
宣德當然也十分高興,水師頻繁失利他也知道,這麼多天了總算有一個好消息傳入耳中了。張寧自然也知道後方遭到了背叛,九月初,他悄悄的將一切佈置好,某天夜晚準備悄悄撤軍,他的一舉一動都在楊昱的眼中,雖然朝廷給他五千人,但是每次收集情報都是隻帶一百人自己親自偵查。
月初的月亮並不明亮,非常吝嗇的施捨給世人,不過這樣的子正好適合撤退。早在傍晚看見張寧軍中升煙的時候就察覺有些不同,他立刻傳回消息去,不過他並沒有直接勸宣德的追擊,因為他覺得湘軍的紀律太好了,雖然一直以來湘軍就以軍紀出名,但是在撤退時候還那麼整齊就顯得異常誇張。
所以他在彙報當中不帶任何主觀觀點,只是單純陳述事實。直到夜裡湘軍丟下部分輜重,大軍浩浩蕩蕩往後撤退他這才相信湘軍確實已經要退了。
而宣德那邊從下午就開始對是否追擊如何追擊產生了烈的討論。楊榮作為此次謀劃的主要貢獻者自然第一個主張追擊。
“多來叛賊的表現已經表明他們心虛了,後方的刺骨之錐,已經產生了效果。我們只需乘勝追擊,一鼓作氣,拿下建文,則天下定矣。”楊榮高聲道。
“末將同意楊公看法,此次機會不把握住,待湘軍回去解決雲貴廣西之亂,來年整頓兵馬恐怕又將陷入尷尬局面。屆時邊軍見朝廷平叛不力恐寒了邊軍將士的心,倒戈向反賊。”楊榮一系的武將立刻有人附和道。誠然沒有人真的指望邊軍平叛此刻若朝廷,放任湘軍回去恐怕不等湘軍到了南昌那些人就已經退了。
而那些人受到被朝廷賣了指不定哪天就叛變了。宣德當然也很動心,他當然知道湘軍回去只是暫時的,若是一舉殲滅叛逆則可往後無虞,況且這次是建文御駕親征,有了一次失敗下次再想活捉建文就不知道什麼時候了。
他正下令,英國公張輔起身反對道:“老臣以為追擊不妥,此時湘軍水師未退,大有待戰之意,恐有埋伏,不若等湘軍退後拿下其水師也可讓他們元氣大傷。亦或等水師退兵再行追擊也不遲。”
“張國公,很明顯此時湘軍水師就是用來殿後的他們假意戰實則掩護主力撤退,等到他們主力退了,水師再丟棄輜重我們如何追的上?”
“末將聽聞湘軍主力丟棄輜重和帥旗星夜撤退想來後方戰事告急,此時不追更待何時?”被連續的反駁張輔並不好受,即便只有一個人不同意追擊但他也要據理力爭“我聽聞沐晟在雲南之時曾幫助叛賊造船,此刻怕是二者合謀之計。”
“那貴州巡撫在沐晟一旁打到長沙還能有變?那廣西巡撫在吉安莫非也是計謀?”
“依我看國公過分謹慎。”
“恐怕是被湘軍嚇破膽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