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走鬼婆婆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用籮筐作為武器的,在武林中目前僅有二人,一個是東瀛高手,而另一箇中土人,叫哥舒曉天,外號“月一籮筐”正是公子襄門下七十一弟子之一。

九臉龍王雖沒有避得開去,但在籮筐中套他的瞬間,已從對方武器中猜出來者是誰了。

九臉龍王執住那人的雙劍,本有厲害殺著,將那人致於死地,但他上身被籮筐所套,一時掙脫不出,那人應變奇快,立時將雙劍一旋。

雙劍劍鋒握在九臉龍王手裡,儘管九臉龍王的肥不怕刺剁,但用劍鋒嵌在肌上擰旋,就算是銅皮鐵骨也受不起,慕容不是在這剎那之間,當機立斷,立刻把雙劍放了!

這一放,持劍的人嘻地一笑。

原來九臉龍王痴肥臃腫,套在籮裡活像一頭肥豬裝在裡面一般,兩隻狹長眼睛還咕碌轉溜,那人看了忍不住笑了出來。

但笑雖笑,手下卻不容情,在一笑之間,已對九臉龍王刺了九劍。

這九劍一刺上、一刺下,但每一劍刺出,都換了一個方位,變成這九劍是刺向九臉龍王前後左右各個不同的重要部位上去!

而九臉龍王卻正在籮筐之中,難以閃躲。

這時唐方已看清楚來人,不叫了出聲:“歌衫!”來人正是秦歌衫及七十一門生中的哥舒曉天!

原來公子襄安排好護送仲孫湫返“梁王府”事後,即趕赴唐門,希望藉以謀救唐方,一路上,因唐方留下“往唐門”三字,所以他一路上,反覆思索,如果唐方是單隻到“唐門”寫“唐門”二字便可,又何必多寫一“往”字,顯然是往唐門一路上,都要留意,而且那些字明顯是沒寫完便被人擄走,所以公子襄對一路上情形,越發留意起來。

公子襄這下細心琢磨,果然跟唐方在地上刻下三字的心情相去不遠。唐方聽得海難遞聲音說要帶她走,心中捏拿不定,遠離唐甜和慕容不是這一狐一虎雖好,但落人悔難遞這頭狼的手裡,也是不妙;不過,這一狐一虎,一一惡,比狼來得難以應付,她至少可似肯定一點,要海難遞放她,只怕很難,但要他順她的意定下去向,並非難事,唐方一早就計劃著在沿途設法擺脫海難遞,但抱殘大師點手法太過詭異,唐方始終無法逃脫。

公子襄沿途分遣三路,自己率領主要部隊,跟唐藕、氣伯泰誓、落花娘子等,在主要沿途各大市鎮中一面前進一面留心唐方行蹤,歌衫則帶七十一門生中哥舒曉天、明掃華二人走山路,百里樹林率另二名門生水路推進,沿途注意,一有唐方消息,即飛鴿傳書,公子襄生恐眾人莽動,使得唐方危險,所以一再吩咐儘量等到他來會合後才動手,而他本身極盼望是他的主隊覓著唐方。

他希望能首先第一個找到唐方,在唐方遇難的時候,他若能救,縱九死無愧,正如唐方希望自己第一個先見到蕭秋水,不借自己以身代死。

公子襄切盼這緣份,唐方更渴望有上天的安排。

可是先覓著唐方的是秦歌衫這一組。

海難遞手下“乾坤八傑”在客店中逐走一文士二書僮,使是這歌衫和哥舒曉天、明掃華喬裝扮的。

三人本路經此地,也不想投宿,加夜趕路,復見飯館中幾名夥計的打扮人在大吃大喝,心中納罕:怎麼瞧這些人裝扮,分明客店夥計,卻有空一邊嗑牙?便留心細聽,知道這店因來了批客人,高價包下了客棧,卻連他們都逐出去,這些夥計們也巴不得不做生意,樂得清閒,也上館子來做“客官”一香,讓老闆獨個兒愁眉苦臉擔心去,正是一般苦哈哈兒難能可貴偷懶的好機會。

秦歌衫心中知那批人有些古怪,便花些銀子,探個明白,知道來人中確是武林人物,且有一女子似行動不便,又美得讓那幾個夥計說起來天上有、地下無,當下不動聲,便佯作投宿,去探個究竟再說。

果然一人店門,就被“西方霸主”的手下趕了出來,於是秦歌衫等料著七八分,正設法救唐方,卻見一白髮年邁的老太婆,形跡可疑,潛上了屋頂潛伏,其中明掃華對江湖中人,瞭如指掌,瞧出那枯瘦老太婆正是武林中人聞名喪膽的“走鬼婆婆”秦歌衫一聽走鬼婆婆也來了,九臉龍王當會在不遠處,慕容不是的武功,非他們三人所能匹敵的,於是便叫哥舒曉天放飛鴿傳書急告公子襄。

上一页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