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辦公室裡安靜下來,蕭原從屜裡拿出了幾封陳舊的信件與一個筆記本。他把筆記本慢慢打開,裡邊夾著一張照片,照片的背景像是一個儀式,兩個男人正在熱情地握手。這張泛黃的照片將蕭原的思緒帶回了當年…
二十年前的一個簽約儀式上,某出版社領導和作家吳潤安在協議上簽字之後,站起來握手,面對著一群記者的鏡頭。
出版社領導說:“吳潤安老師是全國知名的作家,他把自己多年以來的著作給我們結集出版,是我們莫大的榮幸。另外,吳老師特別提出,他的首印稿酬三十二萬元委託我們全部捐贈給永川十里坳山區的失學兒童。對於吳老師的善舉,我們深表敬佩。下面,我們請吳老師給大家講幾句話。”吳潤安接過話筒:“我自己就是在山裡長大的,我去年曾經跟著政協考察團去過一次十里坳,看到那些山村失學的孩子,我就想到了我的家鄉,我的童年。我認為,慈善應該成為我們社會的一個制度。”臺下一片掌聲,青年記者蕭原按下相機的快門…
蕭原放下照片,翻開筆記本,半黃的頁面上,三個大大的問號非常醒目,問號下面寫著一行字:疑點——謝信。
他看著那疊陳舊的信件,拿起一封打開,出已經發黃的信紙,當年的情景再次浮現在他眼前…
吳潤安把一疊信件放在青年蕭原的面前:“這是十里坳的孩子們給我寫的信。你看,他們都已經復學了,學習成績都不錯。”蕭原拿起其中一封,仔細地看著…
蕭原將目光投向手裡的信封,落款上寫著:十里坳小學向小菊。這個曾經悉的名字,令他
慨萬分…
十里坳小學校長辦公室。老校長從這封信上抬起頭來,對來訪的青年蕭原說:“向小菊?她早就輟學了。”蕭原有些驚訝:“她不是又復學了嗎?”
“沒有啊。誰說她復學了?”校長拿起蕭原給他的名單,說“你要找的這些孩子都是前幾年輟學的,目前都還沒有復學。”
“他們沒收到助學捐款嗎?”
“沒有啊。前不久我們還去給孩子家長做工作,希望他們把孩子送回學校呢,沒人說收到過捐款了呀。”蕭原驚訝不已…
砰的一聲,辦公室的門被撞開了。蕭原驚回現實,他抬起頭,看到一個年輕男子闖了進來,保安追在他身後拼命攔阻。
年輕男子甩開保安,看著蕭原:“你是這兒的領導嗎?”祝五一走進主任辦公室:“蕭主任,您找我?”蕭原剛要開口,坐在一旁的年輕男子忽然站起來指著祝五一大聲說:“沒錯,就是他,我一聽聲音就知道是他。”祝五一反地撥開他的手:“你是誰呀?”
“我是你們中都時報的一個讀者。讀者,啊!就是你們的上帝!”
“上帝?你有事嗎?”
“有事嗎?”年輕男子指著祝五一對蕭原說“看見沒有,跟沒事人似的。”又轉臉對祝五一說“你別在這兒裝傻,你罵我是那什麼你忘啦?”祝五一莫名其妙:“罵你什麼?”對方遲疑一下,說:“大便。你是不是吃完就拉,拉完就忘呀?”祝五一這才明白過來:“哦,你是那個人。是你先…”蕭原打斷他:“祝五一,罵過沒有?罵過就先道歉!”祝五一不服氣:“我憑什麼道歉,他先罵我是茅房的,道歉也得他先道。”蕭原大聲說:“祝五一,你先道歉!”見蕭原一臉怒容,祝五一很不情願地對那人低聲說:“對不起。”對方側著耳朵,裝聾作啞:“你說什麼?我聽不見。”祝五一突然衝他厲聲喝道:“對不起!”對方猛地打了個哆嗦。
經蕭原好言勸,年輕男子終於消了氣,蕭原親自將他送上電梯。回到辦公室,蕭原板著臉對祝五一說:“我聽來聽去,好像全都是對方的錯,你就一點錯都沒有嗎?你辱罵讀者,就是最大的錯。”祝五一辯解:“是他先罵我的。”
“是你記錄速度太慢,他才生氣的。所以,過錯首先在你!”祝五一無言以對。蕭原放緩語氣:“速記是記者的基本技能。你要當記者,必須掌握這門技能。”祝五一低聲回嘴:“不是有錄音機嘛。”
“錄音機可以沒電,可以出故障,有些採訪對象可以不同意你錄音,那你怎麼辦?”祝五一辯解:“其實我記得也不算太慢,是那個人說得…”蕭原立即從書架上拿起一本書:“我念,你記!”祝五一手忙腳亂地找來紙和筆。蕭原翻開書,開始朗讀:“…一個池塘裡,一輛汽車正緩慢地下沉,車裡困著四歲的萊恩…”祝五一打斷他:“萊恩的萊是哪個萊呀?”
“草字頭,下面一個來去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