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文學與歷史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些問題,如果它是問題的話,我們最重要的反應,應該是培養我們的思考能力。幾千年下來,一切東西都由別人──聖人或有權勢的大官之類,替我們想好了,自己不需要想,而且也不敢想。要怎樣做才對呢,中國人似乎需要練習自己去做傻子。洛克菲勒的兒子到新幾內亞去探險,被土人吃掉了,這件事發生之後,臺北報紙登出來,很多人說,有福不知道享福,要是我,我就不會去。這次我在鳳凰城一位美國朋友家裡住了五六天,主人的十六歲女兒margret,到洪都拉斯去幫助當地人,使他們瞭解眼睛衛生的常識。洪都拉斯的衛生跟中國相比的話,要比我們還差,當地非常的髒,以致這個女孩一覺醒來,竟然發現有一頭豬跟她睡在一起。我在那裡的時候,她恰巧服務結束,回家向她媽媽報告,眉飛舞地說,明年她還要再去,因為那個地方太貧窮落後了,需要去幫助他們,她母親立刻鼓勵她再去。我們中國人也許會想,要是我的話,我才不去呢。可是那個美國媽媽卻誇獎她的女兒,認為她的女兒有見解,有愛心,以她女兒能夠為別人獻身服務的表現,引為驕傲。她並不是向我表示她的愛心,我又不能給她官做(笑聲),也不能給她股份(笑聲)。我在她的眼中,不過落後民族的一員。而是那個媽媽內心深處真摯的想法。相形之下,中國人就聰明多了。因為中國人太聰明,我想世界上的民族,包括猶太人在內,恐怕都沒有中國人這麼聰明。假如是單對單,一個人對一個人的話,中國人一定是勝利者。但是如果是兩個人以上的話,中國人就非失敗不可,因為中國人似乎是天生地不會團結(笑聲)。團結的意義是,每個人都要把自己的權利和利益,拋棄一部分。比如現在有兩個圓形物體,必須用刀削成兩個較小的方形,才能緊密地粘在一起。可是彼此只希望自己不要被削,而只削別人的,要削掉自己的就不幹了,這樣怎麼能團結(大笑)?中國人是太聰明瞭,沒有一個人敢說中國人不聰明,中國人聰明到什麼程度呢,聰明到被賣到屠宰場的時候,還拼命講價錢,多賺了五塊錢,就心花怒放(大笑)。就是這種情形,中國人太聰明,太聰明的極致一定是太自私。凡是不自私的行為,不自私的想法,都會被譏笑為傻子。中國人不夠寬容,凡是一個人心情厚道,寬恕別人,讚揚別人,就會被人罵作傻子。人家打你的臉,你竟然敢反抗;人家違法,你竟然敢據理力爭,你就是傻子。一件冒險的事,既不能做官,又不能發財,你去做了,大家當然說你是傻子。我覺得一箇中國人必須多少有一點傻子的心情,然後我們這個民族才能得救,不然的話,就會像印第安人一樣,漸沒落。有句俗話說,人不自私,天誅地滅。可見得人不自私的話,就會被別人認為不可救藥。我們能不能夠從自己開始,不要靠政府,也不要求別人,只是從自己做起,做一些世俗認為的傻事?

總結我的意見,我們不要把人際關係搞得那麼複雜,先從自己開始,從自己的孩子開始,訓練起來!譬如,美國小孩子在自助餐桌上,媽媽告訴他,吃飯之後要把東西收拾好,乾淨,放在那裡。這種教育應該從本身開始,從孩童時代開始,我們應該把這種訓練當作一種起步和一種里程。中國人的美德多得很,可惜都在書上(笑聲)。我們希望這些美德都能出現在我們的行為上,看看我們自己是不是可以辦到。今天我報告我自己的意見完了,佔用的時間太多,還請多多原諒,多多指教(熱烈掌聲)。

聽眾a:我覺得問問題起碼要十分鐘才夠。

主席:對不起,只有兩分鐘,因為很多人都想提出問題。

聽眾a:先生剛才提到封建制度摧殘人權的問題,你提到明王朝摧殘人權,其實西方情形也差不多。我想西方文化也是同樣經過君主專制的洗禮,為什麼能夠產生後來那種個人自由主義的人權觀念,為什麼中國就不能產生…

主席:停一下好嗎?你的問題已經超過了兩分鐘。(笑聲):這不是討論,這是‮試考‬(笑聲)。不過用不著考,我已經是博士,是綠島博士(笑聲、掌聲)。可惜我沒有能力答覆你這個問題,就好像我們沒有能力瞭解為什麼西洋人吃飯用刀叉,中國人吃飯用筷子一樣。文化的產生是逐漸的,這兩種文化在最初沒有通,互相影響的可能很小,每個文化都照各自的模式去發展。個人的人生和民族的命運,往往被一個很小、很弱的因素,使他轉變方向。但我們不曉得這個很小、很弱的因素是什麼,或是在什麼地方。

聽眾b:我想就這位先生所提的問題,向您再請教。剛才我聽您的演講,得到以下這樣的想,覺得您對中國文化的結論是這樣下的:因為我們中國傳統的文化,過去是一個專制的文化,有一個專制的政體,因此今天社會上才會演變成這樣一種風氣,也就是官場風氣。因此,我想剛剛這位先生的問題,還是可以解釋出其中的道理,因為您認為既然有了專制政體的大前提在,因此才產生這樣的風氣。既然兩個文化都有同樣的歷史傳統,為什麼今天會產生不同的結果,依照您的結論來看,似乎結果應該一樣。我也許是亂替柏老的結論下個卷標,我想您的結論是文化遺傳論。記得容格曾經說過,文化是可以遺傳的,如果人的老祖宗持有怎樣的觀點,子孫也會受到影響,因此我們過去有專制政體,即使我們今天受了西方文化的洗禮,在我們今天的文化中,可能還留有過去文化的專制因子。容格從心理學的立場提出這樣的論點,但今天很多人卻認為大有問題。第二點,聽了您的講演,使我們過去非常樂觀的年輕的一代,有點難過。以我來講,可以說是年輕的一輩,是新生代的一員,我始終覺得我們這一代,在整個社會風氣和思想方式上,一定要和我的前輩不一樣。譬如說我今天並沒有做官,我不能保證我將來做官是不是變成只有官沒有人(笑聲)。但我覺得,有一天我到了那個場合,我相信我的官仍然要比過去的人要少一點,人還要多一點。但是您今天這樣一講的話,我覺得和我的想法不太一樣,謝謝您。

:我想我只是講歷史事實,因為時代和環境的轉變、教育的導向,現時代可能不再會這樣。而且我相信你的誠心,也相信你做得到。

聽眾b:我想您的詮釋,也許跟我的不太一樣。

:我要強調一點,中國的專制政治和西洋的專制政治,在深度和廣度上,差異很大。西洋歷史我還沒有開始念(笑聲),不過我覺得有所不同。比較起來,中國專制是極端的,西洋宮廷裡只跪一條腿,只有對上帝才跪兩條腿,對人恐怕很少跪兩條腿。中國不但跪兩條腿,而且還要磕頭,而且還要磕響頭(笑聲)。清王朝末年有句話說:多磕頭,少說話。所以我想中國專制的內涵、專制的程度,恐怕跟西洋不一樣。我看過法國路易十四一幅油畫,路易十四很偉大地坐在當中,大臣坐在旁邊,皇后也坐在旁邊,這種情形在中國不可能發生,中國的大臣一定是戰戰兢兢,誠惶誠恐地跪在下面。

聽眾b:我想…

主席:請等一下,讓別人有機會問問題。

聽眾c:我從小就看過先生的書,今天能看到先生,到非常動。講到中國人的個、民族、政府,剛才先生從古代史一直談到近代史,而我們對現代史比較關心。第一個問題是,我們不知道先生來美國之後,講話的開放,有多大?您講話能講到什麼程度才能夠回到臺灣…(笑聲)。第二個問題是,中國人的個常常因為政府而受影響,譬如政府常常喜歡愚民,很多地方明明大家已經知道了,他還是要壓住,讓大家覺很多事都是很secret。不講實話也是中國官場想要達到政治目的的手段。

聽眾f:我手邊有本《語錄》,我們談太多話不行,主持人剛才說的。我想我們的民主還有一個特點,你這本書裡沒有提到,就是不可以提政治問題(鬨堂大笑,掌聲不絕)。

聽眾g:今天先生談到學術問題,您研究歷史得了五個結論,前四個結論我可以百分之八十同意,最後一個結論說,中國人口太多,所以造成我們今天這種不幸,這個問題我有個疑問。本,他的國家很小,人口也很多,但他們生活水準很高,他們沒有接受我們官場文化的缺點,所以有今天的成果。我認為不是我們中國人口太多,才造成我們這種不幸,假如我們把工商業做得很好,假如我們改變了我們的病態和缺點,我們中國人可以維持這個現狀,甚至我們更可以容納一倍的人口。我們不應該說中國人口太多,就要限制我們的人口,就要去侵略人家,或者互相殘殺。這是個現象,現象和結果是不能融在一起的。所以我的結論是,我們研究中國歷史,並不是我們人口太多造成不幸、災難、貧窮。我們很可以在中國這麼大的領土上再容納多一倍的人口,沒有問題(笑聲)。假如我們的科學、文明的發展,可以達到一個水準的話,我想我們的生活水準,不會低於本。

:我非常贊成你的見解,應該是這樣的。不過“假如”的前提太多,而在這些“假如”實現之前,人口仍是很大的問題,太多的人口才使我們的工業、科學、文明,永不能發達到“假如”的那種地步。

聽眾g:這個我能夠接受,您的結論是說從歷史的研究、學術的觀點,指出中國的人口太多,所以才會有這樣的不幸。我的意思是說,其他的四項結論,我贊成。而人口太多,並不是造成不幸的原因。將來我們中國人口是不是再增加下去?我們還會不會繼續這種不幸?這是另外一個問題,值得研究。

聽眾h:先生談中華民族的問題很有趣,我有一個錯覺,不曉得是因為您有顧忌不願意講,或者是…總之,我有個印象,中華民族是有這麼多的缺點,自私得沒有救藥。但是關於中國現代史,先生沒有提到中國人民反帝國主義、反封建轟轟烈烈的鬥爭。在解放以後,一九四九年之後,建設整個社會主義,在整個過程中,一方面在經濟方面、物質方面…建立一些科學基礎,另一方面在人的意識形態上,做很多教育的工作,不知道先生願不願意評論這件事…

:這是政治問題,我們不談。我們只談歷史,同時,這個我也不太清楚(笑聲)。

聽眾i:我有一個要求,請問您,關於簡體字,我想聽您的意見。

上一页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