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高總你真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紅灣區zhèngfu辦秘書一科的主要工作就是為喬區長服務,一科科長是由喬佳琴的秘書楊芸兼任的,其實整個一科連帶楊芸也就四個人,也就是高強這個主管一科工作的副主任,手下也就四個兵,甚至楊芸還算不上是高強的兵,人家天天跟著喬區長,自然最主要的是受喬區長領導,你個副主任可沒權隨便指派咱什麼。

高強倒也不在意,甚至還有些高興,話說哥們當這個辦公室副主任本來就是趕鴨子上架上來的,真讓咱負責一攤子雞蒜皮的具體工作,咱還不得頭痛死啊?這樣正好,隨便掛個名,一般工作咱不參與,還樂得自在呢。

趙主任就鬆了口氣,本來他還生怕高副主任嫌咱給他安排的分工不滿意,生怕這個有名愣頭要奪權呢,那剛剛上位的這個主任,豈不就有名無實了?原來咱就如同護食的狗似的,生怕人搶食,可人家本就不稀得咱這點狗食兒啊。

“高主任,您老第一天上任,是不是請大夥兒一頓?”趙主任一走,秘書一科科長楊雲秘書帶頭起鬨,一幫小年輕紛紛響應起來。大夥兒都是年輕人,楊芸這個科長平時也沒一點架子,眼見頂頭上司都對頂頭上司這麼隨便,剩下三位小年輕也立馬沒了敬畏之心,那架勢很有幾分不把高主任當主任看的意思。

高強心裡無奈暗歎。話說哥們真的這麼沒官威?不過嘴上卻笑道:“這不是小意思?晚上下班。我請客!嗯,我想想,為了表示我的誠意,希望大夥兒以後多支持我的工作,今天我就咬牙放血,咱就去金運好了!”

“金運?我了個天啊,早就聽說那地放是咱裕南最高檔的酒店,一直沒機會見識見識,今天終於可以如願以償了!謝謝高主任!”秘書小許大驚小怪的嚷道。

高強就似笑非笑的瞥了楊芸一眼,可憐楊大小姐就鬱悶了。咱不過是讓你請個客,就給給咱擺難題啊?話說新領導上任,請請手下人也應該嘛,你至於這麼報復我啊?

“小許。你還真捨得這麼狠宰高主任啊?”楊大小姐只得轉口嚷道“主任的工資也不高,咱們總不能一頓飯吃得他下半個月喝西北風吧?我看還是隨便在區裡找個飯店,咱們大夥兒兌錢請主任好了…”高強不失笑,話說小楊秘書平時看著糊糊的樣子,原來也明油滑的嘛,這一手來的漂亮啊,換個別的領導,指不定就得對她好大增,以後工作上絕對不會給她穿小鞋了。

“好了。金運我是真的請不起,就去楚風樓吧,想吃什麼隨便點!”高強笑道。

“好耶,還是高主任,心痛我們這些小兵,不讓我們花錢啊…”小許嚷道。

“好了,好好工作吧。”高強搖頭笑道,然後轉頭進了自己的小辦公室。

為了方便服務領導,高強的辦公室就安排在秘書一科隔壁,看著這個不過十來平方米的小房間。高強又不搖頭苦笑,話說哥們真是越過越回去了,當初上班剛三天,當上派出所副所長的時候就有了**辦公室,那間房子也有十好幾個平方呢。更別提前一段當副鎮長的時候的辦公室可是兩間房子的大辦公室啊,現在卻只了這麼個比狗窩也大不了多少的地方…

在辦公室裡坐了半菸時間。高強就憋不住了,乾耗著也不是個辦法啊,還是找喬區長要個具體工作乾乾,最好是能跑出去的活兒,不然這樣憋下去,早晚把咱憋出病不可,就算憋不出病,也得重新染上網遊的癮…

“喬區長,我想請示一下,最近zhèngfu辦,更具體一點就是我的工作重點是什麼?”高強腆著臉問道。現在高某人當了zhèngfu辦主任了,最大的好處就是見喬佳琴更容易了,都不需要楊芸通報,這丫直接就進來了。

喬佳琴顯然很不適應一個男下屬不經通報就進門,不由得瞪了高強好幾眼,可這丫竟然還是一臉嬉皮笑臉的表情,愣是沒有一點自覺自己哪兒做錯了。

喬佳琴只得放棄目光殺器,無奈的說道:“現在最重要的工作還是振華投資這邊的問題,你本來就在工作小組嘛,應該比較清楚吧?”高強就不要意思了,他豈能聽不出來喬區長這是故意敲打咱的?話說自從咱進京一趟之後,還真沒再關注過振華投資的事兒,具體情況真的不太瞭解啊。

好在喬佳琴只是隨便敲打一下,立馬就開始跟高強代起工作來:“關於用地的問題,是市裡面負責處理的,咱們區裡的工作重點還是柳樹灣村的拆遷工作,你這段時間多關注一下這方面的問題,督促好、協調好各單位的工作就行了。”高強立馬就應了下來,協調工作要說好做也好做,要說不好做,也聽麻煩的。不過柳樹灣村的工作應該還是比較好做的,因為已經出了一檔子事兒了,還鬧得區委書記只怕都要挪股,下面那些局辦的傢伙們哪兒還敢磨嘰?只要各部門把事情當個事情去幹,還能有什麼問題?

高強接了任務,就有理由不在辦公室待著了,咱得出去協調振華投資的工作去嘛。

可實際上高強卻直接回了市裡,直奔強飛公司,找韓怡去了。

韓大小姐現在已經正式開始入手網絡視頻項目。可她卻找不到一點頭緒。雖然韓怡是媒體工作出身的。可電視不等於網絡視頻,在03年網絡視頻又沒有現成的成功案例可以借鑑,別說韓怡了,就是杜國強也對這個計劃有點無處下手。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