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大戰略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當今一號首長上位之後,一直都把農村工作作為施政重點,先是農民減負,和隨後的農村醫保,都算得上是施惠於民的好舉措,在老百姓心中都留下了相當好的形象。

不過緊隨其後的第三項農民政策,卻是一個相當大的坑。

建設新型農村,搞農村集中遷居,把小村莊全都集中成小城鎮,把農民手中零散的土地集中起來搞成大農場,這些舉措說起來倒也彷彿對農村工作好處多多,不過這個方針卻是隱藏著非常嚴重的大問題,甚至可以說,這本就是一個陰謀,是團係為將來權利接設下的一個大伏筆,挖的一個大坑!

首先,且不說這新農村建設究竟好不好,看一看老百姓的態度就能明白。

大農莊的核心就是把個人承包的土地,再集中起來,成立公司形式的大農場,以便進行大規模機械化種植,每個擁有耕地的農民都算是公司股東,每人每年都能從農莊分到一部分分紅,而願意去農場幹活的還有工資可發,聽起來倒是不錯,好像農村老太太都成了股東,不幹活都能有錢拿了。

實際上,在當下農村,真正願意出土地的並不多,除非是那種全家都出去打工,土地荒著沒人種的當年鬥地主,為的是啥?不就是為了分地嗎?到如今這地又得給地主了?別給我提什麼我也是股東,俺不懂,俺就知道地理種啥不是俺說的算了,那地就不是俺的了!

另外,還要把零散的小村集中遷移安置,蓋單元房,住小區。這好像聽著也不錯,小區建成了,小高樓,帶電梯的,還有小區醫院和學校啥的,好像和城裡也沒啥區別了,可問題是要住進去的是農民啊,農村大院子住了幾十年,平裡養雞養鴨又餵豬的,家家還有兩條狗。你說這架勢住進單元房裡是啥覺?再說真要啥也不讓餵了,那老太太們還不得鬱悶了?

別說什麼社會要發展,總要付出代價的,什麼將來農村總得跟上節奏,走向現代化。城市化道路的,你沒見也有不少人擁護咱這決定嗎?

的確。也有不少農村人確實擁護這方案。不過那些人大多都是一些厭煩種地的年輕人,或者是一些長年在外打工的,早就不願意再回農村的人,指望著大農莊改造,拆遷了房屋能給點賠償,外加自己那點早就長滿了荒草的地能一年給咱分幾千塊錢的分紅反正白得。誰不想要啊?

不過也有一些老實的老農民,因為不用公糧了,還能領點補助,另外看病還能報銷點了。認為當朝執政是好的,只管盲目的相信“上面”不會坑咱老百姓。

反正這大農莊計劃在下面那是一窩蜂的爭議,誰也說不出個對錯來。

********************************************************************

“這個大農莊計劃,總體來說是一件好事兒。”高強對高衛國侃侃而談“不過,現在並不是實行的時候!”誰都知道,這大農莊計劃最大的問題就是太費錢了!

集中土地成立公司,你這公司得有啟動資金吧?想讓老百姓兌錢?要知道中華的老百姓可從來都沒有什麼投資意識,你讓他們集資,估計立馬所有人都不願意把地出來了!

遷移居住,那更花錢了,首先這村民們的老房子可都是大院子,祖祖輩輩住下來,你想讓人家搬走,容易嗎?除非多給點補償。而遷居的新房子你得給人家蓋好吧?那更得花錢!這錢從哪兒來?當然得zhèngfu買單!

這可不是小數目,可不是論“萬”就能解決的,國庫一年才能賺多少錢?除去援助兄弟國家建設的,免除人家債務的,真沒剩下多少了,這麼大的項目啟動起來可吃力的很。

你說啥?這項目不用一天就建成,可以慢慢來?

得,那就說說慢慢來的問題吧,那就相當於從現在開始,未來十幾甚至幾十年裡,國庫每年都會花個光,甚至為了支持這個項目,還得壓縮其他項目的經費,那影響有多大?

“這個問題一直都存在爭議,也是因為總|書記很堅持,所以這才暫時只搞幾個試點,先看看情況再說…”高衛國聽了高強一通分析利害,默然嘆道。

高強也不嘆息,現在這個問題和上一輩子的情況基本沒啥兩樣,依舊是先試點,然後試點結果出來,自然是利大於弊,有了試點結果,自然團系就有了更大的砝碼壓下爭議,開始正式推廣大農莊建設了,雖然高二哥沒有看到最終的結果,不過想想也可以猜到,一等換屆,下一任一號上臺就得叫停這計劃,不過到那時候可就晚了,國庫空虛,必然導致國家對經濟的掌控力度下降,再加上房地產的膨脹,必然導致經濟問題趨嚴重,什麼物價飛漲之類的問題越來越嚴重,老百姓的生活也就越來越艱難了。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