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蘇葉,溫,味辛,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甘草,甘、平,益氣補中,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藥
;藿香芳香化濁,只是太過辛辣,但是良藥苦口;龜苓膏潤燥護膚、調理臟腑、清熱解毒,即使苦,也是甜的殿外眾人就聽著張語一邊踱步,一邊喃喃自語。
“和你一個房裡的兜兜,怎麼樣了?”錦瑟低聲問小宮女小邑,兜兜昨天得了風寒,娘娘喜不自,一望而知‘終於有人得病了’的興奮。興致
的跑去望聞問切,然後塗改了幾遍,很鄭重的遞給她一張藥方子。今早起來就關切的詢問藥效。
“我早上起來的時候,摸她的額頭,已經退燒了。”
“讓小廚房給她熬點稀飯,一會兒你送去。”
“是。”錦瑟去回張語的話。
“好了?”張語的眉眼一下子便彎了起來。初出茅廬,第一次開方子能見效是很令人開心啊。
“咳咳,你們誰病了,儘管來找本宮。給你們對症下藥。”宮裡的規矩,宮嬪以下有病,只能以症取藥,不準醫生入宮診治。
“娘娘,奴婢能問一句,您到底是為什麼要學醫?”錦瑟大著膽子問。
“當御醫啊。”張語理所當然的回答。
錦瑟默禱:皇上保重!
近來皇后宮中地人一接觸到皇后‘你們怎麼不生病啊?’地眼神就有點發怵。那個江老頭。把皇后誇得。整就想找人練手。只是自從小廚房專門有醫士和御廚來熬製藥膳。坤寧宮地人也近水樓臺。學會了基本地調理、保養。沒人能再讓張語練手。她只好另想辦法。
“我走了。錦瑟。”張語換了身衣衫。快活地衝錦瑟揮手。
“娘娘。這麼大冷地天。您今天就別去了吧。”
“我自己要求地逢十看診。這個天別人都可以出門辦事。我當然也可以。”宮門口地人核對了張語地牌就放她出去了。
回堂是京城的一家醫館,大夫醫術甚好,雖然收費昂貴但生意仍然好得不得了。張語頭回站在門口,想的就是這麼沒創意的名字,肯定是來自“妙手回
”
“師姐。”從側門進去,就見到店裡的首席女大夫曲毓,江裡的弟子。
“你來了。”曲毓點點頭,引張語到問診的隔間。
畢竟書本上的知識還是死的,經驗更為重要,什麼樣的病症配上什麼樣的體質,該配多大劑量的藥量,都需酌情處理。張語來這裡打的就是這個主意。當她把脈後,曲毓會複診一次,然後給出她的藥方,再針對張語的給出評判。
曲毓當初接下這個差使,是極不甘願的。師傅只說是位貴人,務必周全。她深受師恩,只得應承下來。第一次見面,才發現是個十四五歲的少女,她自稱小魚,打扮成少年的模樣。每月只來三次,曲毓都會安排下一些平常病症的窮人給她診斷,只當她是來玩的。開始別人是衝著不要藥資試著讓她診脈。漸漸竟是門庭越來越熱鬧。只是小魚堅持只看老人小孩跟女子。她說這些人才最需要義診,青壯年可以去掙錢,所以要把機會留給老弱病殘。
看完了十個病人,小魚拿筆把病情,診斷結果,兩人的藥方都記錄在她的筆記本上就趕緊回宮了。還真是冷得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