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未了的心願 第4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三天之後,趙匡胤像沒事一樣,照樣神抖擻,容光煥發,在晉王趙光義、宰相薛居正和戶部官員的陪同下,視察了封樁庫。

封樁庫是趙匡胤特設的一座倉庫,自收復荊湖、後蜀之後,左藏庫即國庫的積存逐漸豐盈,國家的財政收入逐漸有了積餘。於是,他命戶部設了這座封樁庫,每年歲末,命戶部將財政積餘從左藏庫轉到這座特設的倉庫,由於這個庫的財物是隻進不出,入庫便被封儲,所以取名叫封樁庫。

封樁庫是趙匡胤為最後統一天下埋下的伏筆,也是他高瞻遠矚的彩一筆。看來,封樁庫是要派上用場了。

趙匡胤知道時間不等人,他要在有生之年完成統一大業。於是他下詔討伐北漢,對北漢正式宣戰。他認為北漢乃彈丸小國,不須親自出馬就可以搞定。他想乘征討北漢之機,調養好身體,待消滅北漢之後,再御駕親征,收復燕雲十六州,一舉完成統一大業。

經過縝密思考,趙匡胤決定,以進為河東道行營軍都部署,以潘美為都監,以楊光美為都虞侯,同牛光進、米文義等兵分五路,分進合擊,征討北漢。同時,又命令郭進等人分別率兵對太原周圍的忻、代、汾、沁、遼、石等州發起進攻,與攻打太原的主力軍遙相呼應。

如此大的攻勢,在以前從未有過。看來,趙匡胤是想以泰山壓頂之勢,迅速解決戰鬥。

大軍出發之後,趙匡胤每天都關注著前方的戰報,積極地準備著接和犒勞凱旋的北伐將士。他相信,這一天已經近在咫尺了。

剛開始,戰局確實是沿著他的思路發展,各路宋軍連連奏捷,北漢軍節節敗退。

北漢主劉繼元見自己的國家狼煙四起,除太原陷入宋軍的包圍外,忻、代、汾、沁、遼、石等州同時遭到宋軍的猛烈攻擊,急忙向遼國求援。

遼主應北漢之請,派遣宰相耶律沙領兵南下支援北漢。

進等人得知契丹人出兵支援北漢,正準備分兵擊遼兵之時,突然,從京城傳來急報,說皇上病重,下令北伐之旅立即班師回朝,一場一觸即發的大戰,半途而止。

北漢又逃過了一劫。

5、未了的心願趙匡胤自派出北伐之師以後,便在御醫的診治下調養身體,入冬時,自覺身體恢復得差不多了,便想隨處走走。串門是他的一個習慣,趙普在朝為相的時候,去得最多的地方是趙普的家,不知是什麼原因,自從趙普被逐出朝後,他就很少串門了。這一天,他走出宮,在市場上溜達一會兒,然後信步向晉王府走去。

趙匡胤格和善,兄弟之間的關係一直很好,趙光義生病,趙匡胤與他灼炙,趙光義怕痛,趙匡胤便取艾自炙,笑著對光義說不痛。趙匡胤曾對他人說:“光義龍行虎步,他必為太平天子。”趙光義聽到哥哥這樣誇他,心裡當然很高興,對趙匡胤更是恭敬。

晉王趙光義見趙匡胤登門,喜出望外,留他在府上吃飯,趙光義一邊喝酒,一邊觀察趙匡胤的臉,趙匡胤問道:“怎麼樣,氣還可以吧?”趙光義放下酒樽,微笑著說:“好!好!已看不出病容了。”其實,他說的是違心的話,至於為什麼要這樣說,只有他自己知道。

趙匡胤又說消滅北漢後,他要御駕親征,收復燕雲十六州,此時,他似乎將空空和尚的話拋到了九霄雲外。其實,事實並不是這樣,他這是在給自己壯膽。趙光義知道趙匡胤的心情,他不敢說破,也不會說破,因為他也有自己的小九九。

趙匡胤看來是氣數將盡,自那天在趙光義家飲酒回宮之後舊病復發,漸漸就難以支持,繼而臥不起,萬般無奈之下,只好將一切國事委託給晉王趙光義處理。

趙光義倒是很盡心,白天處理朝政大事,晚上侍候在趙匡胤的病榻旁,忙得不可開

十月二十,趙匡胤突然駕崩,帶著他未了之願,離開了人間。

趙匡胤英年早逝,駕崩時年僅五十歲,在位十七年。

趙匡胤一生最大的願望是統一天下,最想滅的是北漢,最想擊敗的是遼朝,最想收復的是燕雲十六州,但是,這一切在他的有生之年未能達成,他帶著未了的心願離開了人世。而他的未了之願,竟成了兩宋時統治者一個長久之夢!

上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