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北方的鄰居不好惹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1、皇宮失火後罷了封禪之念趙炅的心情很好,因為對皇位繼承有著潛在威脅的趙廷美、趙德昭、趙德芳,不是自殺,就是病逝,他已經沒有了後顧之憂,眼前的一切是陽光燦爛,天下太平。他的這種心情,也染了朝中的幾位大臣,宰相宋琪、李昉等人建議他赴泰山封禪。趙炅心裡也癢癢的,但沒有立即答覆。李昉見皇上雖然沒有答應,但也沒有拒絕,便緊鑼密鼓籌備泰山封禪的事情。

封禪泰山,源於原始社會時期東夷人對自然山川的崇拜,是一種原始的祭天儀式。

封禪是古代帝王在泰山上舉行的祭祀天地的國家大典。在東嶽泰山築土為壇,祭天叫“封”報天之功;在泰山下的小山如梁父山、云云山、亭亭山等闢場祭地,稱為“禪”報地之功。

古代帝王為何熱衷於泰山封禪呢?因為古人認為,群山之中,泰山最高,離天最近,人間的帝王應到那兒去祭天,表示受命於天。泰山封禪不僅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國家大典,同時還是皇帝向天下昭示國家繁榮昌盛、天下太平的景象,進而炫耀自己豐功偉績的一個機會。這就是中國古代帝王之所以熱衷於泰山封禪的原因。

秦始皇是第一個到泰山封禪的封建帝王,漢武帝是封禪次數最多的封建帝王,先後五次到泰山封禪,唐太宗李世民雖然英明神武、國力強盛,但他一生都沒有赴泰山封禪。

漢武帝提出赴泰山封禪應具備三個條件:一統天下;天下太平、長治久安;有祥瑞不斷顯現。

泰山封禪,內宮嬪妃、文武百官都要跟隨,封禪的隊伍有數千人之多,沿途州縣都要接待,友好鄰邦要來祝賀,人、財、物的耗費是一個天文數字。

唐太宗一生不封禪,目的就是為節約民力,漢武帝對封禪樂此不疲,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不但老百姓怨聲載道,連史學家司馬遷也頗有看法。

山東泰安傳著一則故事:有一年,漢武帝聽說泰山顯靈,帶領群臣來到泰山,打算先拜泰山,然後封禪。路上,泰山附近沿途乞討的乞丐突然多了起來,無論是誰,錢再多也施捨不到山頂。漢武帝想,我是一國之君,金銀無數,還能捨不到山頂?他讓人從濟南郡裝了滿滿二十車銅錢,每個乞丐一枚,一路施捨過去,不料乞丐越聚越多,未到山,二十車銅錢已散盡。漢武帝心有不甘,又讓人從泰安府拉來二十車銅錢,繼續施捨,錢又舍光了,仍有乞丐蜂擁而來,再叫去拉錢,告知銀庫已空。漢武帝舉頭一望,離山頂還很遠,只好對乞丐說:“今天沒錢了,你們都回去吧!”漢武帝到了山頂,跪在泰山面前磕頭行禮,抬頭看時,忽見香臺上方香菸繚繞,形成十四個大字:一人求神花萬貫,眾人如草廢家園。

等到煙霧散去,漢武帝驚呆了,四下望去,見他剛才舍錢的地方草尖上頂著的是錢,花瓣上託著是錢,樹枝上掛著的還是錢。

這個傳說,是對漢武帝封禪提出了善意批評,他是個聰明人,一點即破,知道自己揮霍無度,已是人神共怨,託泰山予以告誡。他立即結束封禪大典,返回長安,重擬詔示,減輕賦稅,發展生產,西漢王朝又開始富裕起來。

就在幾位大臣緊鑼密鼓地籌備封禪大典之時,皇宮內的乾元殿和文明殿突然先後無故失火,其實並不是無故,而是沒有查出失火的原因,趙炅以為這是天象示儆,立即罷了封禪的動議。

2、皇子縱火自焚趙炅做了十年的皇帝,中宮還是虛位以待,後宮缺一個領班的。李妃德貌雙全,進宮數年,沒有出現什麼差錯,趙炅正式冊立李妃為後。皇上封后是一件大事,文武百官少不得要朝賀,禮尚往來,做皇帝的就賜宴群臣,君臣同賀。

趙炅是個喜歡附庸風雅的人,封后之後,心情更加好了,次年,他召集文武大臣到御花園賞花,對大家說:“風送暖,萬物生機,四方無事,國泰民安,朕願與民同樂,面對太平盛世,大家可以詩賦詞,以抒情懷!”這樣的事情已經有無數次了,群臣都知道皇上最想要的是什麼,於是,人人絞盡腦汁、搜索枯腸,將那些溢美之詞挖出來,搭配、拼湊,變成一篇篇歌功頌德的詩、詞、賦,送到皇上的御案上。雖然說倉促之間文采不怎麼樣,但吹噓溢美之詞用到了極致。趙炅看到這些歌功頌德的好文章,心花怒放,樂不可支,將這些詩文評論、讚揚一番。群臣見順利地差了,皇上也高興了,盡歡而散。

趙炅的大兒子趙元佐,是第一個李妃所生,自幼聰明過人,長相很像父親,頗得趙炅的歡心。元佐長大成人後,博覽群書,善於騎馬箭,曾隨趙炅出征太原、幽州,在軍前會議上,元佐經常有一些獨到的見解,這些使趙炅更加喜歡這個兒子,班師回朝後,拜檢校太傅,加職太尉,晉封楚王,命工部特地建造了一座宏偉氣派、富麗堂皇的楚王府賜給元佐,以示對他的寵愛。

趙元佐雖然身為皇子,在格上與趙炅卻有些不同,他有正義,有同情心,特別是在趙炅迫害秦王趙廷美這件事情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趙廷美獲罪重病期間,元佐多次懇請父皇赦免叔父趙廷美,將他召回京中治病,趙炅不但沒有答應元佐的請求,反而還將他痛罵一頓,說他吃飽了沒事幹,不懂得做父親的良苦用心。趙廷美死於房州之後,元佐對父皇的所作所為極為不滿,對叔父的辭世悲憤成疾,竟到了發狂的地步。左右僕從,無論是誰,只要有一點小錯,元佐都要用刀、來懲罰他們,得左右僕從人人自危,誰也不敢接近他。趙炅命太醫為元佐診治,並且還大赦天下,以求上天保佑元佐的病早康復,然而,元佐的病情並沒有多大起

雍熙二年(985年)重陽節,趙炅召集幾個兒子在宮苑中設家宴,因元佐病還沒有完全好,就沒有請元佐赴宴。散宴後,陳王趙元佑從楚王府門前經過,順便進去探望這個有病在身的哥哥。

元佐得知父皇設家宴沒有請他,以為父皇拋棄了他,一個人在家裡喝悶酒,左右僕從見他喝得酩酊大醉,一個個嚇得心驚膽戰,害怕他發酒瘋打人,站得遠遠的不敢近前,出人意料的是,元佐放下酒杯之後,竟悄悄地上睡覺去了,一點也沒有發脾氣懲罰人的跡象。左右僕從見他酒足飯飽後不發怒,悄無聲息地去睡覺,雖然有些奇怪,但誰也沒有多想,收拾好一切,各自去睡了。

元佐其實並沒有醉,躺在上只是假寢,過了一會兒,等大家都睡了之後,他悄悄地爬起,在寢室內放了一把火,先將蚊帳點著,火勢立即向四周蔓延,瞬間突破屋項,頓時濃煙四起,火光沖天,元佐站在大火中拍手大笑,聲嘶力竭地喊道:“燒吧!死吧!死了乾淨,這個齷齪的世界,有什麼看頭?”楚王府的上下人等在睡夢中被濃煙燻醒,大家慌張地跑出來,發現大火是從元佐的臥室燒出來的,僕從們拼命地衝進去,將元佐和家眷從大火中救出來,因火勢太大,本就無法撲滅,一座富麗堂皇的楚王府頃刻之間化為一片焦土。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