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最後的鑑定1 第3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所以必須做好充足的準備,還要謹小慎微。

林躍拿起眼前的瓷瓶翻了過來看了瓶底的款識,心裡頓時有了判斷標準。

大清咸豐年制。

楷體但是字體很不規範,就想隨便寫上去的一樣。

看著這個款識,林躍心中有了判斷,咸豐年間的民窯的產品,如果是官窯的肯定不會如此隨意。

然後正當他準備看表面釉的時候,突然注意到瓷瓶上的畫像,不笑了起來。

假的,又是一件假的。

清朝咸豐年間的民窯瓷器典型特點是人物形象大多生硬、尤其是面部鼻骨高直隆起有勾,但是眼前的卻是天庭飽滿鼻子沒有高高的隆起,反而顯得很大,更談不上什麼溝了,所以肯定是假的。

林躍苦笑著放下手中的瓷瓶,心中嘆,這個作假的化工為什麼不想了解一下瓷器的常識在下筆呢,如果真的把畫像得和那好的偶爾話,可能鑑定的困難就要翻幾番。

第四件瓷器是一件人物紋雙耳扁壺。

瓷器上面畫著戰場的畫面,人物,長刀,壯馬,完美的體現了古代戰爭場面、戰馬嘶鳴的大場面。

林躍看著上面的服飾,是滿族人的服飾,應該是清早期的瓷器,因為康熙中期之前的瓷器很多都是表現戰場的,到後期穩定之後就出現了農夫耕作圖。

到了雍正時期已經基本見不到這樣的“刀馬人”的戰爭圖,到了清乾隆時期更是看不到了。

做出略的判讀那後,林躍翻過雙耳壺的瓶底暗了起來。紅字三行六字款。

大清道光年制。

假的。

林躍微微鬆了口氣,放下手中的瓷器,多一個假的瓷器他所面臨的困難就會減少許多,最好五十件瓷器就一件真的,而且就是他剛才選的哪一件才好。

不過很快他就笑了起來,為自己這個想法笑了起來。

如果真的只有第二件道光年間的蝠耳尊是真的,那這場比試就太像一場鬧劇了。他能看出來,那麼其他人都能看出來。那所有人第三場的成績都是滿分五十分,到最後還是林躍的成績還是最差的,倒數第一的帽子永遠摘不下來了,所以這場比試不能簡單了,簡單他就真的一點翻身的機會都沒有了。

越難越好,難道所有人都鑑定不出來才好,那個時候他還有異能來判斷。

上一页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