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個仕女的身體表面太光滑了,光滑的讓人以為是天然形成的。
一般唐三彩都不會這麼光滑的,許多都留有唐代工匠的指印。這是因為人物多為分段制模,用手按坯,用陶泥粘接,然後裝模的時候收音還會留在上面,即使施釉也會有印痕。
可是眼前的這個唐三彩為什麼沒有呢?
難道是因為釉太過濃煙掩蓋了上面的指痕?
不應該啊?
林躍為了更好的確定一下,再次拿起放大鏡仔細的觀察唐三彩表面的釉。並不是太厚,也沒有印痕。
假的?
林躍收起放大鏡的時候,眉頭緊皺了起來。
很多證據都證明是真的,可現在突然出現了一個疑點,而且這個疑點只是疑點,並不完全證明是假的,因為古代的人的技藝不是現代人能猜想的絕對是媲美天工。
或許是古代的工人故意去除了這些印記。
林躍懷著疑問,繼續查看,不過卻沒有發現任何疑問,正當他準備放下手中的唐三彩的時候突然想到了自己沒在意的特徵。
沒有腐蝕斑塊?
原因為這件唐三彩太完美了讓林躍以至於忘記了這個特徵。現在想起來確實有人讓人值得懷疑。
部分唐三彩真品釉面還有一種特殊的腐蝕形式也是高仿唐三彩目前無法仿造的。那就是光潤的釉表極薄的一層釉水被腐蝕了,留下糙的釉面,形成大小不一的腐蝕斑塊。它們出現在釉面上會有一個清晰的發展過程,這一過程就是從無到有,由淺到深,再由深到淺。唐三彩出土後腐蝕不再發展,過程停在了釉面上。腐蝕出現時,開始是釉面上出現隱約可見的微孔。微孔剛出現時可以是幾個也可以是幾十個、上百上千個,剛出現時太渺小還不足以改變其釉面的光澤和顏
,乍看上去釉面正常,不用放大鏡觀察也可看清;隨著微孔的增多增大,其釉面的顏
慢慢變成淺褐
;隨著腐蝕的
趨嚴重,腐蝕面積逐漸增大,就出現了
糙的斑塊,用手摸之有刺手
,用指甲輕輕一劃可劃出痕跡…
腐蝕斑塊是所有唐三彩中極不容易發現卻很特別的痕跡。因為唐三彩埋在地下被腐蝕的,唐三彩最早發現時1904年,也就是這些陪葬品在地上至少埋了上千年。保存在好也不可能沒有腐蝕斑塊。
所以…
這件唐三彩是假的!
得出結論之後,林躍立刻變得興奮起來,幸好自己看出來了,要不然還真容易堅定地錯。
自己還真是命大!
林躍下心中再次慶幸不已,幸好自己最後發現了一點,要不然真的打眼了。這一打眼不要緊不知道要被扣掉多少分。
林躍微微的呼了口氣,然後慢慢的走向第四十三件瓷器。
第四十三件…
第四十五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