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個問題,袁氏也發現了,不過她卻不好回答。
倒是一旁的喬木,見阿孃為了她,已經亂了心神,忙說道:“阿孃,崔家出了那樣的事兒,八郎怎麼還有時間過來?!再說了,他每天都來,也不差今兒這一天嘛。”大公主這會兒的神經高度緊張,哪裡聽得進女兒的話,崔八的缺席,讓她又想起了一個問題:“…崔家可曾派人去寺裡請師父誦經?還有,現在是冬了,前幾天又下了初雪,城裡定有受災的難民,崔家可曾派人去施粥?!”古代女人生產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且因醫療條件等諸多客觀因素,新生兒的夭折率極高是以人們都寄希望於神佛,每當家中有產婦,在產婦臨產的那個月,婆家和孃家的人都要去寺廟許願燒香誦讀《難月文》。
條件允許的人家,還會施捨大筆的香油銀子,甚至是施粥、施米,廣做善事,以求佛祖庇護產婦胎兒平安健康。
蕭南迴到公主府後,大公主便遣人去了法門寺,捐了一百金的香油錢又捐了一千套的經書,請寺內的高僧們每為蕭南誦經祈福。
另外,大公主還吩咐大管家,減免了她名下田莊的三成田租,並囑咐家裡的男人們,出門的時候,若是碰到病弱鰥寡乞丐難民,都要施捨銅錢好給蕭南積善積福。
除了這些,這個月初一,大公主親自去了法門寺誦讀了九九八十一遍的《難月文》,以求佛祖保佑她的喬木和外孫平安康泰。
可以說,但凡是世人能想到的、能做到的事,大公主都做了,讓看在眼裡的蕭南動不已。
“阿孃,您行了這麼多善事,蕭家也是積善人家,佛祖定會保佑女兒的,您就別再擔心了。”蕭南見大公主臉不虞的樣子,很是心疼起身緩步走到大公主身邊,拉著她的胳膊,輕聲說道。
大公主聽到女兒的聲音,臉緩和了些,但眼中的寒意卻沒有減少分毫。
哄著蕭南跟兩個媽媽去院子裡散步後,大公主轉頭看向大兒媳“你派人去崔家,問問鄭大夫人是不是囊中羞澀,若是崔家沒錢,本宮借給她一千金,煩請她看在喬木懷著崔家子嗣的面子上,不拘去哪個寺廟誦誦經文、燒燒香,再不濟,好歹給喬木誦一遍《難月文》,就算本宮‘求,她了!”袁氏聽大公主說得極為難聽,連‘本宮,都說出口了,便知道婆母這是真生氣了。
其實,她心裡也暗惱崔家太沒規矩,兒媳婦要生產了,她們竟一點兒表示都沒有,這還是望族呢,簡直連寒門窄戶的人家都不如。
“是,阿孃,兒這就命人去!”微微躬身,袁氏答應的極為乾脆。
“還有,把崔八給我‘請,來,喬木這幾天就要生產了,他這個做夫君的卻不在身邊,像什麼樣子?”大公主越想越氣,女兒貴為縣主,嫁給崔八已是低嫁,結果崔家還這麼不重視她,簡直太不把她李麗質放在眼裡了。
“本宮知道崔家出了事兒,但崔家上有德高望重的崔老相公,下有能幹出的崔彥伯,少崔八一個人,應該也誤不了什麼吧?”哼,崔八原本就是個遊手好閒的紈絝,現在
得活似離了他,崔家就不能裁決大事一般。
大公主生著氣,袁氏也對崔家有怨言,是以派去傳話的人,說話也不怎麼客氣。
為了突顯崔家的失禮,大公主還特意命人抬去了一箱金鋌子,當著二夫人和不少崔家女眷的面兒,生生將大夫人的面子扯下來丟在了地大夫人又羞又惱,立刻叫來崔八,指桑罵槐的訓斥了兒子一通,心裡更是暗暗給蕭南記了一筆。
為此,當天崔幼伯來到公主府的時候,幾乎是黑著一張俊顏。
不過,還不等他跟蕭南鬧脾氣,蕭南已經發動了,滿頭是汗的被人攙扶去了產室。
“喬、喬木~~~”崔幼伯傻眼了,呆愣愣的看著眾人擁簇著蕭南從他眼前走過。
“喬木要生產了,你還愣什麼?還不趕緊跟上去?”蕭博見崔八呆滯的模樣很是不悅,用力捶了他肩膀一記,大聲喝道!
“哦哦哦,好,這就去,這就去…喬木,你、你別怕,我,我來了!”崔幼伯驚慌之下,也顧不得什麼儀容儀表了,幾乎是同手同腳的朝產室衝去。
ps:額,本來這章要把小包子蒸出來,只是某薩一寫到狗血的橋段就收不住了,小寶寶只能下章見了,抹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