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結盟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即使現在,老夫人八十多歲的人了,崔清的事被翻騰出來後,她依然不慌不亂、頭腦冷靜的分派任務:一方面派人將崔彥伯的尾巴全部處理乾淨;另一方面將歷年來收集的三戟崔家的種種**拿了出來,緊接著,她又悄悄的命人回老家,將祖宅四周上千頃的良田劃作祭田,鋪子什麼的也都處理妥當。

隨後,趕在崔清一家進門前,把三堂分隔開,祖產一併分做四份:崔守仁是家主,分得兩份,包括京中和老家的祖宅、若干田莊、鋪子和所有祭田;老夫人和崔守義各得一份,其中有京中各自堂號下的房產、田產以及商鋪。

直到那時,王氏才發現,老夫人竟是這般有先見之明,當初二叔祖娶了繼室劉氏後,她便做主將姐弟三人分作三堂,重新分割京裡的大宅。

中軸線周遭的院落自然是家主所在的榮康堂;而老夫人年長,居東側榮壽堂;崔守義最小,居西側榮安堂。

三個堂口,榮康堂面積最大,榮安堂次之,榮壽堂最小。

但佈置得也最為緻、雅觀,與榮康堂相連的地方,是一處山林,四周配以小亭假山、水深潭、花壇閣樓,景頗為雅緻。

當初崔清回來的時候,老夫人曾提議在榮康堂和榮壽堂之間劃出個院子給他們住,畢竟他是榮康堂的子孫,且又是老夫人處理家務時的遺留問題,理應由他們兩堂負責善後。

結果,崔守仁和崔守義都不同意。

他們覺得,讓長姐住在最小的榮壽堂已經夠委屈阿姊了,分家產的時候,阿姊又吃了大虧。

要知道,當年若不是崔三娘以命相護,崔守仁和崔守義兩兄弟早被有心人‘夭折,了,更不可能保住偌大的家產。

而且,哥兒倆都清楚,他們一個善文、一個喜武,惟獨不會打理庶務近七十年來,如果沒有崔三娘打細算,單靠他們的些微俸祿,崔家也早坐吃山空了。

更不用說阿姊準的兩次政治投資,讓他們家不但沒被戰亂波及,反而得到了極大的好處,甚至隱隱超過了嫡支。

毫不誇張的說,阿姊是崔家的締造者,是他們兄弟一輩子都報答不完的恩人(姐姐為了他們終身未嫁呀)。不能,臨老還為了給晚輩們收拾爛攤子而再受委屈。

協商到最後崔守仁大手一揮,將辰光院隔壁的一處院子收拾出來,暫且安置崔清一家。

至於為何要選辰光院隔壁的院子?

倒也不是欺負崔八是幼子,或是趁厲害的八娘子不在家分割她的地盤,實在是辰光院以及它附屬的小院落加起來,是榮康堂除去正堂正院外,面積最大的一個。

回想到這裡,王氏忍不住想笑說起來,所謂的合浦院,本就是劃在辰光院名下的小荒院因那裡靠近一處大水潭,房舍有些,這才被蕭南一直忽略,重建辰光院的時候,也沒把它考慮進去,這才讓姚氏有機會跟蕭南做鄰居。

只希望蕭南不會被這個鄙又厚顏的‘四嬸,磨得找老夫人告狀。

王氏一想到老夫人那睿智又威嚴的樣子,心中剛剛閃現的一絲歡愉又變成了無邊無盡的苦澀。

不是她悲觀,實在是以老夫人的機,不可能沒發現彥伯的缺點。

如果、如果老夫人覺得彥伯不堪冢子大任,力著老相公和相公另選繼承人她們一家子又該如何?!

目光再次對上蕭南,王氏腦中閃過一個念頭,並暗下決心——老夫人能未雨綢繆的提前分家,她為何不防患未然的多做些準備。

打定了主意,王氏見崔八和蕭南告退,她也迅速彙報完了工作疾步跟了出來。

“八弟妹,”王氏叫住蕭南。

崔八見狀,以為大嫂有事找蕭南幫忙,便對蕭南點了點頭,給她留了兩個大丫鬟、兩個二等丫鬟,自己帶著一群人先回去了。

“大嫂,有事?”蕭南跟王氏的情並不深,兩人還曾經為了重修辰光院的事,在私底下埋怨過對方。

王氏正待細說,眼角的餘光卻掃到姚氏和崔萱帶著幾個丫鬟朝這邊走來。

想了想,王氏覺得今並不是個說私房話的好時辰,便湊到蕭南近旁,低聲道:“四嬸是鄉野人,並不懂大家裡的規矩,說話難免荒唐。阿萱不止一次的對人說辰光院比合浦院強百倍,待八娘子回來後,定要去辰光院小住。”蕭南擰眉,一時不解王氏的意思。

姚氏和崔萱是什麼人,她是知道的,若是個一般的潑婦,崔八也不可能避出府去。

“幾天前,大家吩咐我,命我在合浦院也單設一個廚房,同八弟妹一樣,都是將滿院子的主人、僕婦的份例吃食折成銅錢給四嬸,”王氏見蕭南不解其意,而另一邊姚氏母女漸行漸近,便不再說客套話,直奔主題“在合浦院伺候的下人昨天還抱怨,說四夫人吝嗇,只顧著攢錢,不肯給下人們用好的食材,還嘀咕,等八娘子回來後,就有好吃的了。”ok,明白了!

蕭南聽到前半句就有些懂了,聽完後徹底明白。

她點點頭,衝著王氏頷首:“多謝大嫂提醒。其實,我還有些事想請大嫂幫忙,只是節下里,大嫂事兒多人忙,我不好打擾。待年後,大嫂空閒了,我去暉院求教,大嫂千萬別怪我麻煩才是。”ps:額,有點兒晚的第三更,多謝親們的支持,晚安,^…

上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