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對於女兒昨夜的表現,蕭南動、心痛而後是懊悔,但最後待她靜下心細細回想的時候,她又發覺不對勁。
崔靈犀才五歲呀,丁點兒大的小孩兒,就算再妖孽,也不可能從她平裡的一些言談中總結出蕭南與大夫人不和,甚至兩人相互怨恨的情況。
要知道,過去幾年間,崔幼伯沒少在兒女跟前講鄭氏如何的慈愛、對他們的阿耶如何寵愛的話。
試想,一邊是含糊不清的抱怨,一邊則是言之鑿鑿的讚揚,正常情況下,聰明的孩子都會選擇聽信後者呀。
偏靈犀就選擇了前者,這不科學。
蕭南反覆思索下,覺得肯定有人在靈犀耳邊說了什麼,甚至昨靈犀的種種舉動,也是受人挑唆。
而這個人,十之**是靈犀身邊的母方氏。
儘管昨夜靈犀之舉,幫蕭南狠狠出了一口氣,但蕭南猜到了某種可能後,依然非常憤怒——她的女兒,豈能被外人誤導、挑唆?
如果事情真是方氏做的,那麼這個人絕對不能再留在女兒身邊——昨她可以挑唆女兒陷害親祖母,那麼明
就有可能攛掇女兒疏遠蕭南這個親孃。
蕭南在古代生活了兩輩子,她很清楚,對於大家族裡的小娘子或者小郎君而言,最最親近的往往不是父母,而是他們的母。
為了避免兒女太過依賴母,蕭南採取了許多措施,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照料、教養兒女身上。除了偶爾外出,以及夜間。蕭南幾乎都跟兒女們在一起。
結果,就這麼點時間。還是被人抓到了空子。
或許,方氏沒撒謊,她在背後‘指點’靈犀,確實是為了靈犀好,甚至是為了討好蕭南。
但,蕭南卻不領這個情,靈犀是她的女兒,如何教導,是她的問題。而不是一個母可以指手畫腳的。
而且,拋開蕭南與鄭氏的恩怨,昨夜靈犀的言行本身就有問題,畢竟大夫人是她的嫡親祖母,不管是站在情理上,還是禮法上,靈犀此舉都有忤逆之嫌。
幸而靈犀小,旁人見了,也只當她小孩子不懂事兒。童言無忌嘛。
但之後呢,如果任由方氏誤導、帶壞女兒,待靈犀長大後,豈不要成為一個目無尊長、肆意妄為的女紈絝?!
這是蕭南絕對不能容許的。她寧肯花心思暗中算計鄭氏,都不肯明面與她對抗,不是她不敢。而是她不想。
蕭南費盡心思的謀劃,為的就是一個好名聲。而這個好名聲也不全是為了自己,她還在為兒女的將來考慮。
世家望族結親。一來看門第,二來看教養。為人母親的名聲不好,也會連累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