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崔幼伯把楊婥送了回來。
官方的說法是楊婥身體病弱,解縣遠不如京城繁華,那裡缺醫少藥的,為了楊婥好,才把她送回來養病。
而真實的原因如何,雙方當事人雖然沒有明說,但蕭南及崔家的人都能猜到幾分。
就連大夫人,聽到楊婥被送回京的消息後,也忍不住嘆息:“也難為小八了,阿婥雖然什麼都好,但身子著實差了些,整裡吃的藥比吃飯都多,她自顧不暇,哪裡有
力服侍小八呀。”好吧,摸著良心說句實話,當初她力
著兒子帶楊婥去蒲州,一來是想給蕭南添添堵,二來也是想成全楊婥。
那楊婥來求她,哭得那麼可憐,大夫人實在不忍心。畢竟楊婥是她的嫡親外甥女兒,妹妹一家子都去了,如今她是楊婥的唯一長輩,她不多照看這個孩子,還能指望誰照顧她?!
但,外甥女兒再親也親不過兒子呀,大夫人一想到楊婥身體孱弱,非但不能伺候兒子,反而還要兒子分神去照顧她,大夫人就有些後悔,當初真不該一時心軟答應了阿婥,沒得拖累了兒子。
所以,大夫人知道楊婥回京的消息後,並沒有氣惱,更沒有像崔幼伯擔心的那樣寫信去斥責他,而是大大的鬆了口氣。
近旁伺候的趙媽媽聞言,忙湊上來,順著大夫人的話建議道:“楊姨娘的身子卻是嬌弱了些,她回來也好,夫人正好可以再給八郎君送幾個老實、聽話的侍婢過去伺候郎君。”大夫人微眯的眼睛瞬間睜開。似是在考慮這個建議的可行。
趙媽媽一看有門兒,繼續輕聲細語的勸說道:“夫人。老奴覺得郎君身邊的侍妾大多數都是郡主娘子給的,不管是那個生了女兒的玉葉。還是正在懷孕的金枝,個個都是郡主的心腹,您還記得那天的事兒嗎?夫人都祭出家法了,金枝還死撐著嘴硬,一句郡主的壞話都不肯說…”
“哼!”大夫人也想起了那的情況,不悅的冷哼一記,臉
也變得難看。
趙媽媽很瞭解大夫人,她知道,大夫人的那記冷哼不是為了她。而是為了隔壁的郡主兒媳婦。
心裡暗喜,趙媽媽稍稍停頓了片刻,又抬眼看了看大夫人的表情,小聲的接著添油加火“不是老奴饒舌,實在是郡主太霸道了些。
想當初您千挑萬選的給郎君選了四個伶俐能幹的大丫鬟,可郡主不能容人,如今只剩下了個芙蓉和阿槿,偏芙蓉還被郡主嚇破了膽子。如今大氣都不敢,只比死人多一口氣罷了。幸好阿槿還算聰慧,郎君對她也很不錯,但、但孤木難成林呀…
不如夫人多賞幾個安分、懂事的侍婢給郎君。一來讓她們好好伺候郎君,二來也能讓夫人多知道些郎君的近況…”三來嘛,自是繼續給蕭南添堵咯。
不過。這話趙媽媽並不敢明說,哪怕只當著大夫人的面兒。她也不敢,上次她可是親眼看到那些奴僕被郡主打得半死的悽慘模樣。
大夫人的表情鬆動了些。雙眼閃爍不定。
趙媽媽瞧了,心中更加篤定,她繼續道:“前些子大娘子不是還說夫人身邊的幾個大丫鬟年紀大了,也該放出去配人了嘛。別人還罷了,琉璃、珍珠兩個卻是夫人一手調教的,最是伶俐不過,讓她們直接配了外頭的小廝實在可惜。”其實大夫人倒是想把她們配給管事,可惜王氏不同意。
一邊說著,趙媽媽一邊下意識的摸著腕子上的兩個赤金鐲子,心說話,琉璃、珍珠,我幫你們說了這麼多好話,可是對得起你們的‘孝敬’了。若是這事兒不能成,只能怪你們的命薄了。
大夫人沉良久,才緩緩的說道:“唔,琉璃和珍珠確實不錯,我也捨不得她們出去。但把她們送去東堂,合適嗎?”蕭南可是個彪悍的女人呀,萬一惹火了她,她再叫來甲衛跟自己耍橫怎麼辦?
趙媽媽聽出大夫人話裡的擔憂,她笑著說道:“怎麼不合適?老奴也看出來了,那位郡主最講規矩,您是郎君的長輩,不放心他一個人在外地,送兩個貼身大丫鬟過去服侍郎君,這是情理之中的事兒,任誰聽了也不會挑出夫人的錯兒。而郡主呢,她若是不肯,那她就是善妒,是犯了七出之條。”趙媽媽見大夫人還在猶豫,加大勸說力度:“郡主最重她的名聲,再說郎君身邊也不是沒有侍妾,想來她也不會為了這事兒頂撞夫人。若是夫人不放心,不如讓老奴去隔壁試探一二?”趙媽媽說了這麼多,就最後一句話最得大夫人的意,她一聽趙媽媽願意去隔壁探口風,頓時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