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大部隊從驪山返回京城的第十天,魏徵重病不治,歿了!
因為晉陽公主的關係,魏家和崔家也成了姻親。
是以,魏徵‘初終’(即死亡的那一天)那,魏家給崔家送來了訃告。
崔幼伯和蕭南沒有耽擱,接到訃告後,換了素服,便親去弔唁。
魏徵是天子近臣,又是皇家姻親,他的格雖然耿直得近乎不討喜,但前來弔唁的朝臣和勳貴還是不少。
當然,前來弔唁的人中,不少人是做給皇帝看的,聖人看重魏徵呀。為了他,特意提前從驪山趕回來,一回到京城,連宮門還沒進,就攜太子親去探看。
見到魏徵病弱消瘦的樣子,聖人甚至抑制不住的哽咽難言。
如今魏太師歿了,以聖人對他的看重,沒準兒還會親來弔唁。真到那時,皇帝都來了,自己卻沒來,這不是找不自在嘛。
所以,抱著這種想法,今前來弔唁的人很多,朝臣們湊到一起,竟比上朝要齊整。
果然,大家猜測的沒錯,臨近中午的時候,皇帝和太子親來弔唁。
扶著魏徵的棺槨,聖人痛哭失聲,說下了那句傳千古的名言:“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接著,聖人親自擬定了魏徵的諡號‘文貞’(宋時避趙禎諱,改貞為正),是文臣諡號的極致,是人臣的第一美諡。皇帝是不輕易把這個諡號給人的,整個唐朝。諡號‘文貞’的也就那麼幾個。
魏徵一生的功與過,以‘文貞’兩字蓋棺定論。
聖人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痛哭了這麼一場。已經有些撐不住了,宣佈完諡號後,便被太子和諸臣勸了回去。
魏徵是太子太師,是太子的老師,另外,魏徵的格雖然不甚討喜,但他對太子卻是真心,太子也領情。
如今魏徵去了,太子很傷心。真心輔佐他的重臣又少了一個,唉~~~陪著聖人痛哭了一回,太子的心情很是鬱悶,臉上也滿是沉痛。
這讓其它的貞觀元老看了,不由得暗暗讚許,覺得太子確實仁厚,有這樣的人做皇帝,可能不如當今那般英明神武、開拓基業,但作為守成之君。倒也合適。
對此,太子並不知道,反而是站在人群中的崔幼伯銳的發覺了。
太子回到東宮後,想起他去弔唁的時候。看到魏家儉樸,魏徵下葬的時候,連像樣的陪葬都沒有。便從自己的私庫裡取出不少金銀銅錢,以‘賻賵’(即奠儀)的名義送到魏家。
聖人回到太極宮後。又下旨賜魏徵陪葬昭陵。
這下子,魏徵的喪事愈加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