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又被告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崔幼伯自承繼榮壽堂後,他就有點光桿司令的覺。

倒不是說崔澤、崔彥伯等人對他不夠照顧,而是崔家的政治資源雖然多,但崔家的子侄也多呀,一層層分割下來,落到崔幼伯手裡的關係、人脈什麼的真心不多。

雖然還有蕭家扶持,但蕭家也有兒子呀,過去沒有嫡出的兒子,大家看在蕭南的面子上,儘量多給崔幼伯些照顧。

但現在不同了,蕭家還有蕭直和蕭真呢,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樣將大半的資源給女婿。

另外,還有一點,榮康堂也好、蕭家也罷,終究不屬於崔幼伯。

他若想在官場上走得更遠,就必須有自己的勢力,擁有完全屬於自己的人脈網絡。

蕭南想到了,崔幼伯自然也想到了。

聽完蕭南的話,崔幼伯手著下巴,喃喃自語道:“唔,娘子說得沒錯,王家表兄是姑母唯一的兒子,就是看在姑母的面子上,咱們也該照拂一二。”這是表面上的說辭,實際上呢,別看王梁在王家混得挫了點兒,但他的先天條件真心不壞。

王家是太原王氏的分支,在京城的族人不少。現在王家之所以不看重王梁,一是因為崔江,二是因為王梁在眾多子侄中並不出

但,一旦崔幼伯將他引入了仕途,王家就不會再無視王梁的存在,畢竟個人與家族之間是互利互惠的關係。王梁的仕途走得順了,王家也會承崔幼伯的人情,這樣一來。崔幼伯便又結了一個盟友。

另外,王梁的子蔣氏也是名門之女。蔣氏在京城或許不顯,但在汝陽乃至洛陽一帶都頗有影響。

若是能借王梁與蔣氏好。即便蔣氏不能在仕途上對崔幼伯有所幫助,他們夫婦在洛陽的產業也定會受到蔣氏的看顧。

在官場混了這些年,崔幼伯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不要小瞧任何一個人的作用,哪怕那人是市井無賴、或是坊間小民,到了關鍵時刻,都有可能派上大用場。

想到這些,崔幼伯緩緩點頭,而後隨口問了一句。

“表兄善譜系?”蕭南想了想“姑母是這麼說的。”具體如何,她也不知道呀。

崔幼伯明白了,笑道:“好,後我休沐,不如請表兄一家來做客?正好也請表兄將王家的三郎帶來,讓他與長生認識一下?”說到這裡,夫兩個齊齊笑了。

當初他們兩口子決定重新修建一處專門的學堂時,就曾經考慮過。待學堂建成後,除了讓自家的幾個兒子入學外,還可以適當的納一些洛陽的族人以及好的朋友、同僚的子侄來附學。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第一。當然是有益於崔幼伯開拓人脈;第二,也是幫長生提前織就關係網。

因為世間的情,除了血緣牽絆的親情。還有友情。

對此,蕭南還曾經說笑話似的將後世免費的幾句話告訴崔幼伯。所謂好基友,須有四大鐵:一起同過窗、一起扛過槍、一起嫖過娼、一起分過贓。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