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宿命二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否則,崔彥伯混到死也只能做某個衙門的老大,而不能成為總理全國事務的宰相。

為此,老相公和相公都很失望,可也沒辦法,畢竟格這種東西不是那麼輕易能掰正的。

在崔彥伯未能達到兩位當家人的要求前,他都只能在京城待著。

就在老相公父子為崔氏傳承心憂的時候,崔幼伯冒了出來,這小子過去荒唐了些,但看近兩年的表現,真心不錯。若是調教得當,再有家族的大力支持,十幾年後支撐雙相崔家的極有可能便是他。

孫耿的案子是老相公對崔幼伯的考驗,如今他順利通過了,輕而易舉的解決了麻煩,且不損傷老夫人及崔家的名聲,老相公和相公都很滿意。

在兩位看來,該項考核若是以百分計的話,崔幼伯能得八十分。

小傢伙既然表現不錯,老相公覺得該予以獎勵。

貌似昏黃的老眼看著笑得靦腆的少年,老相公放下茶盞,忽然換了個話題,問道:“聽說你了個家學?”崔幼伯提著小壺給老相公添茶,聽了這話,稍一怔愣,隨即點頭道:“是。”知道老相公是個明白人,崔幼伯也就沒說那些官樣話,回答的時候極盡簡單、真實。

老相公緩緩點頭,似是在思考什麼,好一會兒才又問道:“請了國子監的博士當先生?”崔幼伯放下紫銅小壺,回道:“是。另外兒還請了幾位拳腳師傅,教授孩子們弓馬劍術。”老相公坐直身子,從隱囊下面出一個信封遞給崔幼伯“既然要辦家學,那就好好辦。我年輕的時候,認識了幾位奇人雅士,跟他們的情也不錯,如今他們隱居邙山,你拿著我的書信親去趟洛陽,將他們請來做學院的先生吧。”

“是!”崔幼伯直起身子,雙手接過信封,他並沒有急著問是什麼奇人,而是異常恭敬的聽候老相公的吩咐。

不是他不好奇,他這是相信老相公的能力和眼光,話說,能讓崔守仁看重的人,絕非凡夫俗子。沒準兒,這幾位還是當世名士,或是博學大儒呢。

“我聽說,王家的孩子也來附學了?”老相公很滿意崔幼伯的態度,身子一歪,重新倚在隱囊上。笑眯眯的說:“呵呵,這件事你也辦的不錯!”崔幼伯眼中閃過一抹驚喜。老相公向來不輕易夸人,今一天之內。他竟接連誇了自己兩回,看來,他這幾個月的努力沒有白費,不止得到了敵人的關注,還得到了家中長輩的認可。

“過去兒不懂事,讓阿翁和阿耶費心了,”崔幼伯桿兒,以手加額,略帶愧疚的說道:“如今兒年歲漸長。回想幼時的種種荒唐,只覺得愧對祖宗、愧對二老…兒亦是為人父親,兒想著,不為別的,就是為了長生、長泰幾個,兒也當努力上進。如今不過做了一二該做的事兒,當不得阿翁的誇獎。”嘴裡說著不敢,語氣卻滿是歡欣雀躍,很顯然。崔幼伯對於老相公的誇獎還是很高興、很興奮的。

老相公瞧了,臉上笑開了‮花菊‬“你呀,剛誇你成穩重了。這會兒又頑皮。好了,不說玩笑了,咱們說正緊事兒。”崔幼伯忙又桿兒。異常恭敬的說道:“阿翁有何事只管吩咐。”老相公卻端起茶盞,輕啜了兩口茶。才緩聲道:“也沒什麼,既然王家的孩子都來附學了。自家的孩子更該去上課。咱們這邊的自是不必說,你此去洛陽,也可跟你三叔商量一下,在族中選些聰慧、上進的小郎,將他們帶回來,與家中的小子們一起學習。”崔幼伯連連點頭,他原就是這麼打算的。

老相公還在說:“另外,鄭、盧、王、謝、李、袁等幾家皆是崔氏的姻親,如有想入學的,亦可接納。”崔幼伯略有遲疑,不過,他還是沒有說出口。

老相公人老成,哪裡看不出崔幼伯的疑慮,他捋著花白的鬍鬚笑道:“放心吧,你只要把那幾位隱士請來,定會有人爭相前來附學。”那幾位,隨便哪個站出來都是聞名天下的賢人雅士,不知有多少人想投入他們的門下呢。

當年若不是他和阿姊救了那幾人的命,又常年資助他們,崔幼伯就是說出花兒來,人家也不會搭理。

這可是一個極大的獎賞,也是老相公特意分出來送給崔幼伯的‘資源’。

崔幼伯聞言,立刻就明白了,歡快的再三謝了老相公,而後便告辭離去。

回到書房,崔幼伯亟不可待的打開信封,看到裡面提到的人名,當場就愣住了,天呀,竟然是這幾位。

緊接著,他便是狂喜,立刻意識到老相公這封信的分量,寶貝一樣摺好,然後快步跑去找蕭南。

“什麼?去洛陽?”蕭南聽了這話,先是一愣,後聽說是奉了老相公的命令去請先生,她這才放心的點頭,隨口問道:“郎君準備何時動身?大約去幾?”崔幼伯急切的說道:“越快越好,最好明就動身…加上來回的路程,約莫半月就能回來吧。”蕭南沒有多問,直接讓人給崔幼伯收拾行李,準備出行的車馬和侍從。

崔幼伯則代了些家中的事務,著重提出:“阿槿的心不好,我已經處理了,娘子不必再為她心。另外,那幾個沒有生養的侍妾,娘子也看著安排下吧。她們是想嫁人還是脫籍,只要不過分,娘子都可應許…”這是崔幼伯第三次提出讓蕭南處理後院的侍妾了,第一次可能是心血來,第二次可能是故意作秀,這第三次可就——蕭南緩緩點頭“我知道了,郎君放心,我會處理妥當的。”次,崔幼伯去衙門請了假,中午用過晝食便騎馬領著一隊人浩浩蕩蕩的出了城。

他說是半個月,但足足去了二十,直到八月初九,崔幼伯才趕回京城。

與他一同返京的,除了三位名士,十個六七歲的崔氏族人,還有一個貌似遊俠兒的胡人。

一見那胡人,蕭南當場就愣住了,臉變得煞白“是他?怎麼會是他?!”

上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