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弟婦,您也來啦!”王氏領著兒子躬身一禮,柔聲道:“幾不見。弟婦的氣
愈發好了。”蕭南微微頷首權作還禮,笑道:“表姐的氣
才是真的好了呢。這是表姐的大郎吧,呵呵。好個聰慧伶俐的小玉郎。”蕭南這話不是客套,王氏的兒子唐棣長得真心不壞。五六歲大的小正太,生得
紅齒白。眉眼如畫,一雙清澈的眸子,一看便是個鍾靈毓秀的孩子。
見了唐棣,蕭南才明白王氏為何這麼在乎這個孩子。說實話,這麼個好孩子放在薛氏那等心狹窄、見識淺薄的婦人手裡,確實是太可惜了。
王氏聽了蕭南的誇獎,謙虛的笑了笑,但眉眼間卻是滿滿的驕傲,她推了推兒子,提醒道:“這是你表舅母,快叫人呀!”唐棣被王氏教得很好,小傢伙整了整衣袖,躬身行禮“兒請表舅母安!”蕭南忙笑著說:“好好,阿棣真是個好孩子。來這是你的表姐和表弟,靈犀、長生——”得到母親的提醒,兩隻小的紛紛行禮:“表弟/表兄好!”唐棣也連忙回禮“表姐、表弟好!”蕭南身後的玉簪已經取了表禮來,蕭南轉身接過來遞給唐棣:“這是表舅母的一點兒心意,不值什麼,你拿去玩兒吧!”唐棣回頭看王氏,見王氏微微頷首,他才乖乖的接了,然後又恭敬的道謝。
這邊,王氏也命人準備了表禮,分別送給靈犀和長生。
雙方見禮完畢,蔣氏方邀請大家一起去正堂的堂屋吃茶。
王梁的繼母王夫人與蕭南走在前面,蔣氏退後幾步,與小姑跟在後面。
“妹婿也來了?”蔣氏挽著王氏的胳膊,輕聲問道。
其實,蔣氏和王氏的關係一直不錯,之前沒能幫王氏討公道,實在是有心無力。
如今見王氏的氣愈發好了,蔣氏知她的
子過得應該不錯,也為她高興。
“嗯,夫君去尋大兄了。”提起自己的丈夫,王氏還是一臉淡然,似乎在說一個毫不相干的陌生人。
蔣氏看出不對勁,忙壓低聲音問道:“你和妹婿還沒和好?”在蔣氏看來,夫鬧成這樣,唐謙固然有錯,但王氏也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
世人勸和不勸離,蔣氏覺得,既然薛氏的問題已經解決了,王氏也不該拿著唐謙的錯不放。這樣堅持下去,唐氏小夫早晚要成為路人甚至仇敵。
王氏知道蔣氏是在擔心自己,她彎了彎角,勾出一抹嘲諷的笑,道:“阿嫂,你放心吧,他不敢對我怎樣。”經過這件事,王氏算是徹底認清了唐謙,這人欺軟怕硬,是個徹頭徹尾的虛偽小人。
蔣氏皺眉,又問道:“怎麼?郡主娘子的人還在唐家?”她可是聽說了。蕭南借給王氏好幾個壯能幹的婆子,這些婆子一到唐家。就給薛氏來了個下馬威,直接抓住薛氏的一個錯。拎著薛氏暴打了一頓。
薛氏跑去跟兒子哭訴,唐謙怒極,立時回來問責。
結果,還不等王氏開口,那幾個婆子便先你一言我一語的講開了,只把唐家說成個沒規矩的暴發戶,唐謙這個年輕俊彥也被罵成個不通禮數、不知好歹、不明事理的混蛋痴漢。
唐謙原就是個窩裡橫的主兒,在唐家耀武揚威,出了家門便成了‘謙謙君子’。為了維持所謂的禮儀體面,他連大聲說話都不會。
如今遭遇郡主家的婆子,唐謙立刻就啞了。
再加上他口才雖好,卻一人難敵數口,只蒼白的辯駁兩句,便被罵下陣來,當場給王氏認錯,直說自己多吃了幾杯酒,頭腦發昏。這才對娘子無禮,還請娘子勿怪。
道完歉,唐謙便在眾婆子嘲諷的目光中倉皇而逃。
想起那天唐謙的狼狽,王氏暗的同時又覺得悲哀:這、這就是她的男人。她要相伴一輩子的夫君?!
撇了撇嘴,王氏冷笑道:“弟婦的人早就回去了。不過,公爹的族叔卻到京了!”蔣氏一怔。她不明白唐易的叔叔到京,跟唐謙有什麼關係。
王氏勾了勾角。道:“跟隨唐老甕進京的還有個二十五六歲的小娘子。”蔣氏還是一臉
糊。
王氏直接給出答案:“唐老翁說婆母的孝期快過了,公爹也該續絃了。那位小娘子出身名門。為了撫養幼弟、服侍弱母才耽擱了婚期,人品自是沒得挑。所以,唐老翁做主,將她說給公爹做繼室。”蔣氏恍然的‘哦’了一聲,她明白了,唐易若是娶了這位出身名門、名聲好到爆、格絕對彪悍的小娘子,婚後再產下嫡子,唐謙那‘半個嫡子’的地位將受到威脅。
偏他為了薛氏已經得罪了唐夫人的孃家,名義上的外家是指望不上了,唐謙唯一能依仗的便是族。
正巧,王氏跟襄城郡主搭上了關係,王家也因為王梁入仕,對他們兄妹高看了幾眼,王氏的不少族人,在長輩的示意下,頗為王氏說了些好話。
如此一來,唐謙還有什麼不明白的,他的子,已經不是過去那個沒有孃家、沒有靠山的可憐女子。如今的王氏,能靠的靠山真心不少。
為了保住自己在唐家的地位,唐謙只能攏住王氏,拼命對她好,絕不敢再輕易訓斥責罵。
猜到了這些,蔣氏也是長長的嘆了口氣,低聲道:“這樣也好…小姑,只要他肯回心轉意,你也別太計較了。畢竟,他是阿棣的父親呀,你就當為了阿棣吧…”王氏點點頭“阿嫂,這些我都懂。對了,說到阿棣,我還有件事想問問阿嫂的意思。”蔣氏挑眉“何事?”王氏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我聽說,表弟請了三位名士回來做先生,我、我素仰慕魏先生的賢名,所以、所以想——”她的兒子也該正式上學了,若是能拜名士做老師,兒子這輩子算是有了保證。
名士弟子的名頭,在這個做官靠推薦的年代,非常好用,比考科舉可實用多了。
王氏是崔家的表親,所以說話比較直接,還有不少與崔家沒什麼親戚關係的人家,卻有些為難了。
崔幼伯一在前廳面,便被一群人包圍起來,這些人,有他認識的,還有他不認識的,但不管認識與否,大家都有志一同的
出最親切、最和善的笑容,拉著崔幼伯套關係。
被一群人團團圍住,崔幼伯覺自己都要淹沒在人海之中了,這一刻,他才深刻體會到,所謂名士的影響力究竟有多大…
ps:一更,小小聲的求個小粉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