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榮是崔幼伯離京五天後抵達京城的。
一路走來,李榮單人獨騎,他又急著回京,所以並沒有一直走官道,而是抄著小路往回趕。
而崔幼伯呢,他帶著一大隊人,又有大批的行李和物資,只能走官道。
是以,兩方人馬哪怕是一個來、一個走,且從彼此相反的方向往前行進,也未能相逢。
李榮抵京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他不是回京述職的官員,不必受朝廷規定的限制。至於他那個所謂的‘放’,幾乎是個笑話,就是受害人裴家,也沒當回事兒。
所以,李榮並沒有急著給太極宮打入宮面聖的申請,也沒有顧忌規定的待在城外驛站不敢進城,而是策馬飛馳入了城,一溜煙的回到了家。
甩蹬下馬,李家門房的小廝已經了上來,雖然李榮這幾個月在外面頗受了些苦,身上的衣服也有些破爛不堪。不過他相貌沒變,所以小廝們只稍稍楞了下,立刻便認出了自家郎君,紛紛上前行禮,然後接馬鞭的接馬鞭,牽馬的牽馬,還有伶俐的,已經飛奔跑向內院去通稟管家,以及娘子王氏。
不多會兒,李家的大管家李方小跑著趕了出來,匆匆行了個禮,偷眼打量了自家郎君一番,見郎君身體康健,傷勢也已經好了,並沒有信中說得那般嚴重。
不過,李方還是雙手扶住李榮的胳膊,很是關切的問道:“郎君,您可回來了。上回你讓雪娘子送了信回來,娘子看了信別提多著急了。又怕阿郎那邊知道了擔心。還要瞞著…就是老奴,也是擔心的不行…郎君。您身體都好了?”李方嘴裡的‘阿郎’是指李榮的父親漢陽郡王,李方是漢陽郡王的老僕,因能幹、忠心,祖上又跟隨老王爺出征,所以被老王爺賜姓李,一家子頗受漢陽郡王的寵信。
當年李榮被封為國公,闢府別居的時候,漢陽郡王不放心兒子,便特意將他送到李榮這兒。
而李榮呢。最不耐煩這些俗物,那時他還沒成親,家中也沒有理事的主母,李方又是父親送來的信得過的人,便讓李方做了總攬事務的大管家。
李方也著實能幹,他和他娘子,一個主外、一個理內,硬是將榮國公府打理得井井有條。
見此情況,李榮更加放心的出去‘遊歷’了。
李方的年紀與漢陽郡王差不多。他幾乎是看著李榮長大的,說句託大的話,他是把郎君當做子侄看待的。
再加上李榮也沒把他當僕從,還是幼年的時候。就親切的稱呼他一聲‘阿叔’。
如今成了直屬的主人後,更是很信任的將整個國公府給他們夫婦,是以。李方對李榮除了下人對主人的尊敬外,還有很深的
情。
李榮未成親的時候。李方是除了漢陽郡王夫婦外,最著急的人。他還曾悄悄去求郡王,請郡王多勸勸郎君,在李方看來,他家郎君這麼有本事的人,怎麼能打一輩子的光?!
後來,李榮娶王氏,李方非常高興,新主母一過門,他就力
著娘子把內務統統移
出來,沒有半分倚老賣老、奴大欺主。
王氏見李方夫婦知趣,又深知李方一家在漢陽郡王府的地位,再兼之她是新婦,哪怕不與公婆同住,也不敢過於自專。
李方是郡王派來的,在某種意義上說,是長輩的代表,王氏更不敢慢待。